芒果

2013-04-05 14:50 | 作者:东方欲晓 | 散文吧首发

朋友去海南给带回来的礼物中,有一只硕大的芒果。说实话,我确是孤陋寡闻,见识浅显,像这么大的芒果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真实的实物。这只芒果长有20厘米,重有2斤来沉,金黄色的外表泛着光泽,在表皮上均匀地散布着细细的白点儿,如同落金沙,煞是招人喜。这么大的芒果,在我们北方水果市场确实罕见,朋友说,海南人称其为“芒果王”。看到这只芒果,让我不禁想起了40多年前,当时过来的人,人人都记得的一件“毛主席送芒果”的往事。

1968年巴基斯坦访华代表团,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把一篮芒果作为礼物,送给了毛泽东主席,而毛主席当时表示要与中国人民分享。我依稀记得当时的芒果照片,就跟眼前的这只芒果一模一样,我不免好奇地模仿记忆中的照片,拍下了这只芒果的靓影。

时间过去了近半个世纪,那时我刚上小学4、5年级吧,也正是“文革”时期,在全国早已形成了追捧伟大领袖的狂热,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也都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来极力地宣传,直到把领袖捧上神坛为止。

就是一件毛泽东主席把芒果送给“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一件事情,在全国形成了大宣传、大学习的热潮。我们还小,看不到当时的报纸,但村里的广播喇叭,用最高分贝整天都在播放着全国各地革命群众上街游行、高呼口号的声音。我们作为毛主席的“红小兵”,自然不能落后,学校也组织我们打着红旗,举着标语,上街游行庆祝。一路走下来,嗓子也快喊哑了,但心里却热血奔涌,情绪昂扬兴奋,没有更多的芒果图片分发给全体同学,我们就在美术课上,画毛主席赠送给“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芒果,仿佛毛主席对工宣队的关怀,我们也体会到了“最大的关怀、最大的信任、最大的温暖”一样。我还记得,有的大人还从县城里买来了用玻璃罩罩着的、用蜡做的那只外国朋友送给毛主席的芒果的复制品,那时叫“请”到家里作为供奉和纪念。

其实,毛主席不吃芒果(这些都是近些年在资料中了解到的),所以就把外国朋友送的芒果送人了,毛主席不吃芒果,又不好对外国朋友说,加上对“毛主席把外国友人赠送的珍贵礼物转送给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事件的大肆宣传,好家伙,外国哥们儿真够意思!到中国来访问便纷纷送给毛主席芒果,毛主席随后都送个人了,就连毛主席的服务员和厨师都吃到过毛主席送的芒果。

那时人们的思想简单,对毛主席的崇拜是发自骨髓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都知道是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帮助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朴素的情感源自于伟人的魅力和功绩。但却被当时的一些人给利用了。虽然如此,却让人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有了信仰就可以做出许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本来很难做的事情,因为有了信仰而做到了。也就是在那个时代,毛主席接见百万“红卫兵”,全国到处都是一片混乱,无数青年人狂热地拥挤到了铁路,去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我的姐姐那一年15岁,也跟随“红卫兵”们一起去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想一想,一个15岁的女孩,就是现在,在没有家人的陪伴下去北京也是不可思议的。狂热鼓动了一代人畸形的思想,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一只芒果,可以成为一段历史时期的政治,它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是水果,同样是涉及水果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它的意义却大不相同。我们都知道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当年杨贵妃想吃荔枝,自然是唐玄宗一句话的事,尽管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这都不在话下。况且,皇上的姨太太要吃几个荔枝,对出产荔枝的地方而言,简直是极大的信任。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杨贵妃要吃荔枝,派人运送荔枝的情景,同时也勾勒出了皇帝与妃子骄奢淫逸的生活画面。那时是交通不便,从遥远的地方往皇宫里运送荔枝,是要骑马飞奔运送的,可苦了运送荔枝的人。大文学家苏轼有一首《荔枝叹》,诗中叹道:“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一次次跨山岗越河道快跑狂奔的接力赛,以致“惊尘溅血”,不少人把性命都搭了进去,最后荔枝传到宫中竟如新采摘的一般。

这个故事是通过皇上送水果博美人一笑,可见不同时代的事件有不同时代的含义。

我想,现在这个时代,该不会有哪个外国朋友送这些常见的水果给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了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过去那些稀奇珍贵的水果之类的东西,现在早就不是什么稀奇珍贵了,科学的发展,世界变小了,通讯和运输的现代化,平衡了地域,也逐渐平衡了世界。不是么,就连朋友外出旅游,都能给我带回当年外国朋友送给毛主席那样珍贵的芒果了!虽然这些水果不再稀奇,但涉及到它们留下的故事和历史往事,却让我们终生去品味其含义,借鉴历史,警醒后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