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英语教育不能弱化汉语教学

2013-04-03 11:58 | 作者:夕阳红 | 散文吧首发

普及英语教育不能弱化汉语教学

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讨论会上,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强行普及英语教育的非理性行为发言称,这些年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直至考研、读博盛行的“英语热”现象愈演愈烈。多年来,中学阶段英语始终是语文、数学之外的三门主课之一。英语在大学甚至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过不了四级就休想拿到学位。对于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而言,英语更是具有“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方式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而且严重弱化了汉语教学。对此,笔者作为一名曾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退休教师,深有同感。

众所周知,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突显人类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和文明进步的源动力。而作为中华母语的汉语,则是无与伦比的中华文明的语言瑰宝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纽带。同时,作为中华母语的汉语也无愧于是全人类所有语言文字中学之无涯、用之不竭的一种至善至美的语言工具。古往今来,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曾涌现出无数诸如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后鲁迅等,驾驭汉语言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语言大师。远的不说,就说文章大家毛泽东,他的那种文风、那种语言、那种气派,就足以让国人和我们的莘莘学子学到老学不了,受用终身。然而,令人感到痛惜和费解的是,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强调的不是强化汉语学习,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汉语水平,而是喧宾夺主地凸出强调普及英语教育。于是,社会上各种各样名目众多且收费不菲的英语补习班遍地开花,并因此而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最终事与愿违,英语和汉语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和提高。强行普及英语教育而弱化汉语教学,结果导致国人尤其是广大莘莘学子汉语言的读写应用能力普遍下降。仅就笔者所接触的一部分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作文在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诸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实在令人堪忧。即便对绝大部分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也不例外。据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相比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学习汉语人数的迅猛增长,汉语热持续升温,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国人的汉语日渐退化,相比国人学英语的狂热,不能不说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舍本求末。笔者以为,一味热衷于普及英语教育而弱化汉语教学的制度根源,是片面规定英语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设置中的领先地位。其思想根源,是近代以来在“西方中心论”主导下形成的“崇洋媚外”民族意识的一种表现。有专家认为,“当一个人整天满嘴英语时,这个人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讲的语言最好,进而屋及乌!试看今日那些满口英语,以讲英语为荣的人,有几个不是崇洋媚外的?” 曾记得,昔日有一位崇洋媚外的代表人物说,“中国的月亮不如美国的园”。难道时下我们能说,中国的汉语不如美国的英语美吗?!

窃以为,要彻底扭转妄自菲薄地看待我中华母语,克服在语言文字上盲目崇洋媚外的民族自卑心理,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汉语在传承中华文化、训练思维能力、塑造民族精神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学校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重视汉语教学,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读写能力的基础训练。此外,还必须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方式、考核制度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改革。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张树华所建议的:除语文、数学课程外,大幅度减少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使之成为高年级后的选修课;着力治理中学、大学、考研等各教育阶段的“英语崇拜症”;除外语专业外,降低外语分数在高考中的权重。照此办理,才能有望扭转片面强调英语教育的不良倾向,确保汉语教学的主体地位。

评论

  • 白雪草木:推荐好文,问好老先生
    回复2013-04-07 19:32
  • 白雪草木: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3-04-07 19:32
  • 青青华玲:原来老师是教语文的,难怪篇篇文章都如此精彩!问好老师,我是一位爱好文学和汉语言的高考落榜生,因为太偏爱汉言而没能上大学!但我不后悔,汉语言太精美了!我一生为之痴迷,虽然我写不出精美好文,但我能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美妙无穷韵味!!!!
    回复2013-08-03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