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麦子山游记

2009-12-19 19:54 | 作者:译天 | 散文吧首发

神奇麦子山

译天

在伏牛山南麓,豫西牵牛的解放战场遗址上,有一座象牛鼻架一样的山,有一条象牛缰绳一样的岭。在牛鼻架山和牛缰绳岭相接之处,有一座象麦堆一样的山,就是麦子山。

麦子山在南阳盆地的边缘,近热带,远寒带,一年有一到两场大。下大雪的日子,白雪皑皑,麦堆山变成了麦面山,更让人望景生意,浮想联篇,加上左右的牛鼻架山和牛缰绳岭,更有山舞银蛇之秀美。

麦子山不仅象麦堆,象面堆,更象一座无头的佛。从山头上生下的两条岭,形成环抱状,西岭低,东岭高,恰似一个在给施主施礼,口念“阿弥托福”的僧人,而修在肩头和胳膊上的石寨墙,又似袈裟的绣边,给这山增添了几分佛的装点。连在麦子山西边的籁顶寨和东边的横梁山,似圈椅的扶手;嵩立在山后层峦叠障中的省垛山,又似圈椅的靠背,让这麦子山大“佛”显得更加威武和气派。在半山腰偏东“佛”的心脏位置,冒出一股清泉,从“佛”的怀里流淌而下,浇着几十亩坡地,养着十几户人家。一条绕着小溪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可以翻过“佛”的左胳膊肘到山里去,下可以从“佛”两手间的南寨门入南阳盆地。“佛”抬着的左胳膊,秋常招东南;伸着的右胳膊,巧挡西北风。使麦子山成了祖师爷固若金汤的风水宝地,冬暖夏凉的避暑山庄。每年三月三庙会,人们借着春意和对丰收的期盼,从十里八乡纷至沓来,车山人海,甚是热闹。

有了祖师爷,麦子山自然是神山。取什么名字不好,偏偏叫麦子山呢?麦子是当地的主粮,又是细粮,种在地,收在天。那一年旱了,秋种无墒,春后无雨,人们都要打饥荒,可住在麦子山前的人家总是旱涝保收。涝了,这里是丘陵,水排得快,不怕涝;旱了,麦子山东边的山沟里就会神奇地冒出水桶粗的两股泉水,让人们自流灌溉。麦子丰收了,人们自然不会忘记这神山神水,成群结队上山去烧香和祭祀,感谢这山给他们带来的好福气,称这神山叫麦子山。

游麦子山,敬祖师爷,这里跟其它地方不一样,祖师爷就是这座山。庙会在山前举行,敬神可要下凡苦功夫了。敬神要心诚,敬麦子山的祖师爷,要到半山腰里的红庙里去敬祖师爷的“心”;敬神要显灵,敬麦子山的祖师爷,要返下山来,再绕到山顶上庙里敬祖师爷的“脑”。山陡路远,要累得你上气不接下气;山高路险,要吓得你心惊肉跳。当你登上山顶,近看伏牛美景,远眺丹江东去,心旷神怡,既会生出伟人毛泽东《重上井岗山》的快感,也会感动祖师爷,许什么事,随什么愿。

不登五岳,不知山之高,庙之大。不到麦子山,不知山之奇,神之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