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门

2013-01-29 17:48 | 作者:千年果 | 散文吧首发

这几天好几次看到花圈,在自己的小区,邻区的小区。

那种圆形的带着两条腿的白色花盘忽然站成了队,成片地挡在自己的前方,象另一个世界忽然走来的“队伍”。我站住了,不知该往哪儿绕。

那么多花圈密密重重地叠压在一栋楼前,楼忽然凝重了。楼前是树,树下一片白花风中簌动,许多条幅飞起落下,让人蓦生幽冥感。一个生命,已经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时候,穿过这些东西搭起的彩门,去很远一个地方了。

生命这种东西活着的时候百无聊赖,一直觉得枯燥难耐,但走时非常匆忙,甚至来不及告别。当这些花圈忽然成群出现时,活着的人往往一震:自己是多么幸运啊!在今后,自己还有那么多机会,每年每月每天每时,还有许许多多未知的故事、未知的机遇发生,是甜是酸是苦是辣都不重要了。而它们撞击生命,那种火花般的照亮和刀刻般的镂痕此时是多么珍贵,自己还有未知的时间空间在等着自己——自己原来还有那么多事可做,那么多事原来可以做!这个认识忽然诞生在这里,就象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猛然看到不同方向延伸而来的的世界——生死之门,是人们最后回顾的地方,那种滚滚而来的情感冲击岂是平常之想象?

我忽生荒谬念头——想象一个人没死,他大胆地制作了本人熟睡的蜡像,放出口风说他“去世”了。他化妆混在吊丧的人群中.......什么样的议论他都听到了!平时他根本听不到的——这些议论让他感动,感慨,懊悔,反省......他一定会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一定会强烈“意愿”地改掉自己的恶习,一定会坚决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被其他人的“想法”左右......但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因为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不是自己左右的人。把人的精神世界全都归还给人类自己(马克思——“人类的解放”),这个时代离我们还很遥远。如果真的让他重新生活一次,他或许还是老样子,麻麻木木,期期艾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因为他已经被岁月打磨,被打磨过的人大都失去了棱角。圆滑让人更能保护自己,却失去了自己的独特线条和艺术形状,一个个生动而独特的人最终逐渐消失而“趋同”,这样的生活,如果再延续多少年,还有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我们会不知觉的成了一些名人的“粉丝”?因为他们是如此的不同,另类,甚至把这种不同和另类保持到生命的终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生活了一生!我们在网上看文,那些与我们“异类”的人,文章煞是好看。这不光是文笔,还有他们的情感,他们独特的生活路径。一个人如果“不同”,如果另类,就会有很多麻烦和困境,导致他们“趋同”。但他们一直坚持下来,坚持到人生的终点,这肯定是他们更“热”自己的生活。

——难道我们不热爱吗?

每个人都热爱生活,无以言说。但他们看重的,是一种“真”,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这是一种高瞻远瞩、充实而自豪的幸福,是一种少数人看到的风景,这种风景让他们的眼界和胸怀包容了我们看不到的幸福.......或许那些才是生活真谛,或许那些在某个特定的社会阶段非常争议,但他们的去世,把这些积累带走了。这些争议或许会被后人的“登高”者看到足迹,而总结出我们人类对生活不同的爱,从而播撒思想的种子,衍生出更加动人的故事......

这一切我们都看不到,但我们仍可以被眼前感动。人性之美自古就有,挖掘不完,表达不尽。那年我去医院看望同事,正逢急诊处理一起车祸。几个伤者被匆匆地抬进手术室,还有人哭号。一个男子被伤及了胸腹,肋骨撞断,腹部露出一个创面,可以看见内脏,血流如注。他的夫人拉住他的手泣不成声,他赶紧盖住伤口不让她看,催促说:你快回去,孩子在家,你在这里害怕.......又不断地呢喃:做完手术你再来,听话。一会儿,手术台传来消息,他永远离去了......现场很多人为他的去世震惊,惋惜。因为刚才大家目睹了那动人的一幕,他太爱家人,太爱自己的生活了!分手那一瞬,他还在抚摸爱人的头发,低声呢喃......如果他有幸活着,他的精神将发生一次飞跃。这次生死之门的跨越,或许让他们全家从起点开始,焕发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我有时想:这个现场如果让贪官们看到,他们还那么关注“贪”吗?生活的真谛,是他们一天天的肉山酒海,绫罗绸缎吗?

那天,我从一个个花圈前经过,凝视的不再条幅上是哪些单位、哪些要人的落款,关注的也不再是丧事场面的隆重;而是很想知道这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的思想,他是否还被后人记得;是否有一种思想的种子,在这个世界落地开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