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主角——潘金莲

2013-01-23 12:46 | 作者:若许 | 散文吧首发

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牛皮纸封面的《水浒传》,平静的心湖被某个哀怨的眼神深深的震撼了。闭上眼睛,仿佛那个素衣胜女子就在我的眼前。

也许,许多人读完《水浒传》后只会记住一百单八将,为他们的英雄事迹,高尚品质吸引,从而铭记于心。但是会有谁会记住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背后的一个一小小的配角,在《水浒传》中某一个角落占据的一个小小的情节,那个女子,那个幽怨的灵魂

不必说宋江的仗义疏财,济困扶贫的江湖义士;也不必说鲁智深的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硬骨头;更不必说武松的英勇善斗,憎分明的行者气概,但是潘金莲的聪明伶俐,敢爱敢恨就足以让我记住她。

潘金莲。几百年来,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成为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施耐奄陛下的潘金莲是一个富有心计,装模作样,美丽风流,心狠手辣,搬弄是非的淫妇。见武松刚正不阿,相貌堂堂便起了淫心。有诗为证:

武松仪表甚温柔,阿嫂淫心不可收。

但是,正是因为这一点,为故事的情节做下铺垫。西门庆与潘金莲毒害武大郎,武松为兄报仇,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

潘金莲之死是深感悲哀与同情的。“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旋剥净了,跪在灵桌前。……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脚只顾登踏。武松口噙着刀子,双手去斡开他胸脯,扎乞的一声,那鲜血就冒出来。那妇人就星眸半闪,两只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供养在灵前。后方一刀割下头来,血流满地。”

我同情她的遭遇,羡慕她追求自由反抗旧伦理的勇气。毕竟,在封建社会里,被封建思想深深感化的麻木的人们,有谁能有像潘金莲追求自由反抗旧伦理的勇气,又有谁能像潘金莲那样奋不顾身,哪怕是飞蛾扑火般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

如果没有潘金莲,没有她的出现,没有她的故事,那么武松就不会位武大郎报仇,就不会被刺配到孟州,就不会结识张青遇见施恩,就不会有家喻户晓的醉打蒋门神,复活快活林了。所以潘金莲的出现 ,她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

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潘金莲是一个女人,她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有追求幸福与真爱的权利和欲望,但因为身份的卑微、低下,因为肌肤胜雪,娇颜生香而被大户人家纠缠又不肯委身屈就,结果红颜薄命而错入武家,从错嫁的这一天起就注定了潘金莲悲剧的开始。

文章曾经提到这样的一句,“当初潘金莲嫁的是武松,也许她命运又会是另一番结局。”

潘金莲不屈服于命运,所以她选择的反抗,这份举动勇气可嘉。

潘金莲的悲剧正是整个封建社会妇女的悲剧啊。她其实是一个在不自觉间追求妇女解放的悲剧英雄。

关上这本书,我心中有些沉重,那个女子,那个聪明伶俐的女子,那个心思细腻的女子。我仿佛看见那个白衣胜雪的女子在幽怨的轻声吟唱着: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

你是否理解?

你是否明白?

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

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

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

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

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

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