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历史的烙印

2008-06-13 22:45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衣食住行,衍生出布票、粮票、煤票、邮票、股票、国库券、公债券、土地证、房产证、自行车证等等;士农工商,离不了学生证、军人证、身份证、工作证、摊位证、登记证等等。这些票章证券,从古到今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社会发展的见证,更是人类历史的烙印。??产生较早的,当是地契、邮票之类。著名的清代大龙邮票,因为是邮市的宠儿,就有人以假乱真。曾有一位老人,拿出终生藏品,换得一枚大龙邮票,经专家鉴定后,竟然是赝品,气得老人吐血而亡。??地契多系官方制作,往往中规中矩。而卖身契则需当场炮制了。县文管会收藏有一纸卖身契,不是一个人卖了多少钱,而是换了多少粮,足见人生之艰辛。??土改时的土地证没有巴掌大,现在的土地证却比它大4倍。??上个世纪的学生证仅仅是小纸或大纸一张,而如今的学生证裹红皮、烫金字,颇有厚重感了。??就连结婚证也在随着生活进步日益赏心悦目了。??给我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活跃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票票证证。当时,买馍要有粮票,买布要有布票,买煤油要有油票,买肉要有肉票,买自行车也得凭票供应。往往是单位分到几张自行车证,大家都大眼瞪小眼地期盼“花”落自家,以圆全家人的飞翔。??随着上个世纪的渐渐远去,困难时期流行的票证也悄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新一轮的证券又填充了火热的经济生活。??先是股票来势猛烈,这个股,那个股,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它不再是具体的一纸票证,而是自打掏钱选股后,便与网络结下不解之缘,眼睛盯着红字绿码,个中喜怒哀乐,自有炒家知道。??接着是国债、期货、基金相继登场,一个钱字,勾魂摄魄,把多少人牢牢圈住——套你没商量。??上个世纪的票证是国家无奈之举,通过票证约束购买力,因为人们必需的生活物质实在供不应求。过去仅有1元钱,没有粮票还买不到1个馍;而现在不要粮票,1元钱就能买到4-5个馍。粮食富足,穿衣不愁。过去没布证买不到布,而现今花花绿绿的布匹随意选购。??社会进步,有目共睹。可是为了加速发展,又发行了股票、国债、基金等。这期间,是有利有弊,利在国家、企业调动了闲散资金,有钱用在刀刃上;弊在有散户不谙此道,盲目追高,有血本无归之虞。??说来说去,票证债券是国家权宜之计,个人怎样把持,吃饭穿衣量家当,还是慎之又慎的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