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 南 印 象

2009-10-21 20:39 | 作者:龚家凤 | 散文吧首发

从南宁的东兴,跨过北仑河,便到了越南芒街。河宽不到50米,清且浅,搁浅着几条小船。友谊横跨河上,便成了中越两国商贸、旅游的交通要道。

芒街是越南的经济特区。其城市建设、风物大抵与南宁一个普通乡镇相仿佛。走进商店,所经营的商品,除了少许的越南出产的椰子糖、绿豆糕及红木工艺品外,大多是中国进口的产品。走在大街上,越南的小贩往来如织,拿着一些墨镜、越南盾、地图及工艺品在叫卖着。他们好像都会说中国话,只是身材长相比中国人要黑瘦一些。令人发笑的是,他们大都戴着一顶绿帽子。据说,越南人把戴绿帽子,看成是勤劳勇敢的象征。

我们坐在一棵榕树下等旅游车。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在卖椰子,每个5元。小姑娘长得很清秀,中国话讲得非常的流利。她说他们从小学起,便有中文课。越南实行开放后,十有七八的游客是中国人。不会说中文就没有饭吃了。

旅游车来了。我们一行36人,要坐6各小时候的车,赶往下龙湾。导游姓陈,33岁。他不像一般的越南人那样黑瘦,脑门又宽又亮。他自我介绍完后,就给我们唱中越友谊歌曲《越南--中国》:“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共临东海我们友谊向朝阳,共饮一江水朝相见晚相望,清晨共听雄鸡高唱,啊--共理想心相连,胜利的路上红旗飘扬,啊--我们高呼万岁!胡志明--毛泽东……”

沿途尽是山丘。不见一家工厂,不见一条铁路,也不见一个大村落。公路仅容两辆车通过。所见的民居,也多是两三万人民币一栋的平房。就是城镇,也很少高楼大厦。正如导游说,在越南,版图小,公路小,房子小。

薄暮时分,我们到了下龙湾。这里是个海滨城市,倒是高楼林立,灯火通明;海上还有气势如虹的大桥。据中国的导游说,5年前来这里,还是一个渔村,由于近年来,越南加大开放步伐,才有今天这番景象。

我们下榻在鸿基宾馆。晚上,导游小陈请我和吕立志吃宵。我们来到一个露天小摊。小陈点了一个蛤,一个猪尾巴,一个包菜,一碟花生米,两瓶米酒。酒杯很小,我们一杯接一杯的喝着。我们先谈中越文化。中越文化似乎大同小异,一样有一年三节,一样会读李白的诗、苏轼的词,一样尊崇儒家思想,一样信奉道教、佛教,以至清明、七月半祭祖也一样。他们以前也识汉字,贴对联,到1917年,法国殖民当局的干预下,才废除。越南1989年,学中国搞改革开放,开发商也十有八九是中国人。小陈似乎“别有用心”,当我们说到一些生动的成语或谚语,便掏出纸笔,要我写下来。我们毫不忌讳的谈到中越战争,小陈说,中国和越南是同志加兄弟,兄弟不听话,教训两下,也没有什么。

酒很淡,但我们的谈兴很浓。我们一直谈到深夜12点才回宾馆。

游下龙湾。这里位于越南广宁的一个海湾,海湾有石灰岩小岛3000多个,且造型各异,景色秀美,犹如一幅幅风光绮丽的画卷。由于这些海岛的风貌与桂林山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有着海上桂林的美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下龙湾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我们在海岛上转悠,每到一处停泊,便有好几条卖水果、海鲜的小船像飞矢般划来。可见,越南人的商业气息无处不在。

有的一条小船,就是一个小家庭。男人在划船,女人在招揽生意,小孩或在甲板上嬉戏,或在吊床里睡觉。

海岛上有许多岩洞,我们只游了木头洞,洞内广阔,分为三层,可容数千人。洞中的钟乳石,形成各种动物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称奇。

从下龙湾到河内,一路上的地势到是平缓得多。民居多是法式小别墅。

我们到河内的那天下午,是自由活动。我们在导游的怂恿下,各打了一辆黄包车,把河内主要街道兜了个遍。街道不甚宽广,还保留了好多古风犹存的中式建筑,有宝塔,有庙宇,在异邦的夕阳残照下,显得格外的凄美而苍凉,又别样的亲切和感人。其匾额、对联,虽已斑驳,但那秀美大方的文字,依然激射着汉唐文化的博大与深远。摩托车来去如蝗,川流不息。大街小巷小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我看见一个村姑模样的人,挑着一担似芋头,又似慈姑的东西,问了半天价格,不知所云,便丢下10元人民币,抓了一大把,扬长而去。

晚上,我们来到河内最大的一家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其价却如天文数字。有在超市购物的华侨告诉我们,越南人人民币胜过越南盾。所有商品,抹去三个零,再除二,便是人民币的价钱。

接下来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巴亭广场、主席府、胡志明纪念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