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活动的现实转化

2008-06-13 22:45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毋庸置疑,审美对象具有客观性,并非仅仅因为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材料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更主要的是,这些客观物质材料总是承载着,蕴含着一定的客观生活内容。??

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形状总是某一具体事物的形状,作何一种色彩,音响也都必然与某种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声音,总是虫鸣声、啼声、水流声、马嘶声、雷吼声、风吹打声等;色彩,也无非是绿油油的草地,金黄色的太阳、湛蓝的天空、火红的鲜花、伸手不见五指的黑等,这些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事物并不是作为一种纯然静观的对象被人所注意的,它们也不是自动就进入了人的生活世界。??

人首先是通过自己的物质性的生产活动与这些自然实际打交道,这些事物才成为人的对象。而这些不同的自然物,由于在人的生活世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实际地渗透到了人的命运中从而对人才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在无际的田野和绿色的庄稼中就体现着人对大地慷慨馈赠的期盼;天寒岁暮、风凄木落总是伴随着人对生的艰难操持和辛劳作;在枯腾、老树、昏鸭所交织的场景中印刻着人的羁旅愁思,微风轻拂、酣日煦就参照与营造着亲人相聚时喜悦的氛围。因此,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纯粹的不表现任何内容意蕴的色彩、线条、形状和音响。??

每一个有意义的事物都属于人的世界,它本身也凝聚并映照着这个世界。再比如,一总艺术作品也并非只是一个等诗人们去赋予其意义的空洞外壳,艺术品就其不可代替性来说,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意义承担者,如果这样,其意义也可以由其他的承担者来承担了。一部艺术作品的意义宁可说是建立它自身的存在之上的。??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这种状态,庄子称为“忘坐”。杜大海纳所说:“在一幅形象画面前,我在雷斯达尔画的橡树荫下,在卡纳勒托市,与再现的人物在一起。任务何光线都不是不可能,因为那是画的光线;任何怪物都不是畸形,任何脏乱都不需要打扫,高脚水果盘有权成为歪斜的样子。这倒不说明绘画不现实,这说明我为了宣告绘画的现实性而使自己非现实化了,说明我已涉足绘画为我这价目变成新人的人打的那个新世界。”??

审美活动以其自由性、全面性和超强性,不仅使事物审美对象向人拓展出来,获得现实的存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