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的困惑

2009-09-17 11:36 | 作者:欣庸 | 散文吧首发

我非常欣赏毛泽东的远见卓识,更赞许他的果断决定。他站在对下一代认真负责的历史高度,向全中国发出了史无前例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位伟人隐隐感到,要让精神变成物质的巨大潜能,书本里找不到,坐享其成办不到。唯一的理论是把封闭的教室搬到广阔的田野,在实践中向大自然学习,向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民学习,清洗自己弱不禁风的书生气,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劳动者。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有6位亲人先后牺牲;我们更知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2000万人民英勇献身。他们身上的责任是让后代幸福生活!这种崇高的向往,是在艰难困苦中用生命实践着,用乐观的精神体味着。这一段历史,这个伟大时代,催化出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可是,时过境迁的现实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前进的声音在召唤,每个步伐都有自己的音符在撞击。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事实提醒我们,前人铺就的道路,永远是前人的自豪,但不一定是后人的荣耀。探索和发展的眼光吸引多少人前赴后继,迎难而上!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比自己更强。中国是个诗书国度,礼仪之邦。接受儒家的思想根深蒂固,历史悠久。从惜子子的伦理观念看,既有袒护自私的动物本能,又有阻碍后代开拓进取的陈规戒律。从隋代以来的科举制度看,前人的诗书典籍是选拔人才的框架,范围和结构的审视标准,严重束缚了整个时代的创新意识。整整2000多年,习惯成了不易改变的思维,固守在本土,经营自己的生活,为后辈儿孙打基础创家业的观念是生命的最好展现。这种责任心驻守在每个人的心里,像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希望自己终结不留遗憾,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儿孙。

可是我们大家都清楚,财富和知识都是身外之物,要拥有和享受它,必须亲自实践和亲自品尝才有深刻的体会。如果坐在金山上享受,在前人走过的道路重复,不仅感受不到新鲜,还会忧闷厌倦。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一个理想的花园。无论自己的思维与现实环境差距多大,能否实现,都不会减弱对心中绘画的憧憬。这也许永远是新一代给长辈留下的长叹!长辈在无奈的释放中会惊醒,也会惋惜。但更多的启发是长期的抚慰。责任的淡化和责任的转移,渐渐从表情走进心理,体现在放开的浪声中。噫,几乎很少有晚辈对前辈的的观念感兴趣,不想依赖的声音像霹雳在大地久久回荡。

人生有依赖期和断奶困惑期。因为这两个阶段是暂的,并不影响正常发育,反而正好与好奇的心理柔合,组成强烈的生长需求。也许老一辈的视野过于衷情于这个年龄段,把他们的需要误认为是难以独立的信号。低估是一种担心,是一种溺爱,是一种隐形的责任观察。但忽视了连自己都不清楚的命题,生命是优选,是新陈代泄,是创造更新。新一代不会把别人的荣耀穿在自己的身上,也不会过分拥戴逝去的风景。感谢父母的言词,似乎是情绪的点缀,形式的需要,如果让遥远的理想和目标选择的话,我想,探索发现的进取思维更有说服力!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一种理性的责任在呼唤。站在什么角度看他的出发点,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观点。我不敢恭维的理由,我们全部的责任体现在孩子身上,看似文化素质显著提高,而“眼高手低”的实际能力明显下降;纸上谈兵的理论是丰富了,幻想的意识增强了,而一针对现实就自形惭秽。高智能低能儿表现的非常突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要用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检验,都要审视自己在整个社会的应用价值。而又都在怀疑,我们身上背负的责任,是想体现自己的灵魂,还是顺应历史潮流无私的奉献?事实不断证明,传承的脚步早已把个人的幻想淹没,丢下一大堆困惑还在那里述说。

评论

  • 伊霜凌心:呵,责任的困惑。
    欣庸的字越渐的成熟了。
    小事,大事,都有了一番的变化。为此高兴。
    回复2009-09-17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