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家级生态村—七门堰

2012-12-04 08:59 | 作者: | 散文吧首发

早就听说国家级生态村—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晚秋时节,我们前往该村游览,车子在317省道旁停下,我们顺着一条新修的宽3。5米的水泥路向南走去,只见两旁沟渠整齐,农家屋舍错落有致,一处占地17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和一个标准化的篮球场正在兴建之中。篮球场的北侧有一座造型别致的徽派建筑,像是农家新房,进去一看原是一所公厕,宽敞明亮,整洁卫生。同行的村干部对我们说,像这样的公厕七门堰村已建了三处。文化广场的南面有一片茂密的板栗林,沿着杭埠河北岸绵延五公里,面积达2000多亩,拥有百年以上的板栗树500余棵。尽管已入深秋,树叶枯黄,层林尽染,但却依然流露出傲然挺拔,五彩缤纷的气象。

顺着新修的水泥路继续前行,转了一个半圆弧后,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317省道旁,忽见一块巨大的圆形石头上写着“国家级生态村—七门堰”九个红色大字,鲜艳夺目。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宽阔笔直的七门林荫大道,沥青路面干净整洁,两旁水杉俊美修长,绿荫如盖,远远望去,像一道绿色长廊伸向远方。常有新郎新娘在此拍摄婚纱照,留住美妙的瞬间,也留下这里美丽的景色。

村部位于七门林荫大道的一侧,走进去稍许休息,村干部就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起该村的一些基本情况:全村土地面积6600亩,山场面积4500亩,共有9个村民组3162人。森林覆盖率近80%,村庄绿化率达90%以上,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安徽省百佳生态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是全国40个县板栗原产地之一,其板栗的品种、质量都独树一帜,尤其是叶里藏、大红袍两品种为最好。目前,美好乡村建设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要求,采取“统、拆、建、保、留、管”的方法,因地制宜,正在分二批开展实施。第一批以中和、中埂、河埂、新闸四个村民组为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大力实施“三清”(清理粪便堆、拉圾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畜栏)、“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服务群众150多户。第二批以西埂、建设为核心,服务群众100多户,二批工程的建成,就能覆盖全村2000多人,将会给七门堰村带来巨大的变化。

村干部还说道,这里有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七门堰”水利工程,近年在其后山上,新造了500亩桂花园。我们按捺不住驱车前往。一路上,一棵棵苍老遒劲的板栗树不时扑入视野,一幢幢新颖美观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一块块金黄色的稻田呈现出丰收的景象……如同走在一幅不尽的彩墨图画中。不一会儿,车子在一块高大的宣传牌前停下,细读宣传牌上的文字,进一步加深了对七门堰村的了解。环顾四周,满山遍野尽是桂花树,一株株,一丛丛,一片片,郁郁葱葱,清新静谧,赏心悦目。可惜我们错过了桂花盛开的时节,不能嗅到那醉人的幽香,无法品味宋代词人辛弃疾诗句“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的意境。沿着园中幽静的水泥路向桂花园深处走去,发觉路旁有几株桂花枝头上结着累累的青涩的小果实,令人十分惊奇。游过桂花园,我们来到了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七门堰。堰口左侧立了一尊白色的刘信雕像,只见他表情凝重,眺望东方,思接千载。七门堰闸虽不显眼但却古老,虽不张扬但却实在,像一位偏安一隅的乡间老母亲,默默地滋润着她的子孙后代。

步行在七门堰村密如蛛网的乡间道路上,不仅会看到现在美好乡村建设的变化与舒适,还能感受到乡下人的宁静和自在,更能领略到古老与现代的文化魅力。七门堰村将会成为舒城县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典型示范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