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常常才是真

2008-06-07 07:59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我不吸烟、不喝洒;不会搓麻将、也不会打纸牌。在社交上,生性耿直,独缺媚骨;不吹牛、不攀龙附凤,更不擅长拉帮结伙搞关系。现实社会,这一性格决定了我社交圈子小、朋友少,且更不会有多少高朋临门,让蓬荜生辉。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因我少有朋友,尤其没有那种“高朋”,所以,办事显得比常人小手小脚,家里一些大小事情,尽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排场、不张扬。比如,结婚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家都想在这一大事上搞得隆隆重重,摆摆阔气。而我在这一大事上却“小气”得很,既没排场,也没搞仪式,只是小聚了一下。尽管响应国家号召,婚事新办,勤俭节约,但组织上不见得表扬过我们;尽管我们这样做,既为自己考虑也在为别人考虑,但不见得别人也会这样来理解你。听说著名作家梁晓声一次搬家,也是自己一个人吃力地在往楼上搬沙发。“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在我看来,这无疑是怕麻烦别人。但多少人也会象我这样去看呢?据说,当时就有人怀疑他的为人,你想想,一个大作家会没有朋友来帮忙?

如果按照时下一些人的做法,趁这大事之机,不管知交淡友,请柬到处送,不但赢得了“人头足朋友多”的好名声,实惠也是多多的。可惜,自己就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份自信

在经济社会里,人们普遍注重的朋友是厂长、总经理、董事长、大老板或者是当“官”什么的;而我注重的却是一些青少年时期的“泥腿子”朋友或者是单位里一些老实巴交的小职员。因为,我认为,前者望尘莫及、高不敢攀,自己不光没这样的企图,也怕搅乱平静的生活,而后者却属自己的类归。这一定位,就决定了我将平庸一生。

有时,我就这样傻想:造物主是出于什么原因要造就我这样的一种人?世间象我这样一种人还会有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一种境界的朋友到底还存于现世否?

然而,最近在报上看到了一则关于珍藏了一生的高级餐具的故事,让我幡然省悟: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在他们结婚的时候,一位朋友送给他们一套高级餐具。现在他们已是满脸皱纹了,可这套餐具,还是像当初那样光彩照人。一天,他们无意中把这套餐具翻出来。丈夫说:“看来,我们把这套高级餐具保存得挺好的。”妻子笑一笑,却说:“哪里是保存得好,它们从来就不曾被用过。”又说,“你看我们平时用的那些盘子、碗什么的,你再怎么保存,它们还是免不了这里碰裂道纹,那里撞缺个口,就是不裂不缺的,四周也磨损得像我们这张老脸了。”

一句话提醒了丈夫:“是呀是呀,当初别人送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说,把它们好好留着吧,等将来派得上用场的时候再把它们拿出来。”妻子知道,他所说的派得上用场,是指什么时候家里来的客人,要么特别珍贵,要么身份不同寻常,至于平常的亲朋好友来了,他们就用日常的餐具招待,也就感叹说:“唉,一辈子想着家里来个使它们派得上用场的人,可到老,也没等到这样一个机会。”

这一说,说得做丈夫的脸上一片难堪、一片苦涩。“是呀,我们这一生,到头了也没活出个不同凡响来,所以家里来的客人,也都跟我们一样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弄得这么好一套餐具,白白地在我们家里等了一场,也没等到让它们抛头露脸的时候。”他的语气里,多少有一点伤感。见他这样说,做妻子的也就一笑,说:“要说呢,还是我们不好,本来就是平平常常的人,本来也是托那些平平常常的亲朋好友的福,靠着他们的关心、照应,我们才平平顺顺安安稳稳地活到现在的嘛,可我们呢,却从来就没想到用这套高级餐具去招待招待他们。”一番话说得做丈夫的似有所悟,连连点头,并且说:“你这话说得对,是我们自己该珍惜的没有好好珍惜,反而把得不到的看得那么高、那么重。”随即提议说,“我看呀,趁我们还能做,我们何不把那些帮助过我们给我们带来过许多欢乐的亲朋好友,分几拨请来,用这套高级餐具招待招待他们?”于是,家里就常有了用高级餐具的机会。

原来,自己犯的也是个认识问题,自己虽然没有很多朋友,尤其是没有高朋,但细细想来,可算得上朋友的朋友也不止一个两个,这些朋友虽然如我等平平常常,没有大作为,但实实在在,可以信赖。我深切地感受到,正由于这些朋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生活过得安闲,过得平稳。可不是吗,最近,我的两位朋友因家务事的纠葛,和我少了联系,我的心里不就变得不安起来了?

看来,我的生活中是离不开这些朋友的,真正的朋友是不论地位、权利、金钱和学识等等附加条件的,这样的朋友一个也够了,十个也不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