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杀手

2012-11-13 00:10 | 作者:印度野鸡 | 散文吧首发

看了一则消息。

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个个抱着手机,有的玩游戏,有的刷微博。看大家都不和他说话,老人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离席而去。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场面,立刻变得尴尬无比

因为孙子、孙女都只顾玩手机,老人受冷落愤而摔盘离席,当然是极端个案。但很显然,如今在聚会、宴请时,大家都拿着手机把玩,早已是都市一景。有个段子:外国友人好奇地问:“你们的手机有验毒功能吗?”“没有啊,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你们每次吃饭时,都用手机对着食物扫描呢?”

现代科技的进步,让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仅是通话联络工具,还是阅读、娱乐工具,乃至可以交友、购物等。不过,很多新生事物都是双刃剑。手机在给现代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绑定”了现代人的生活,让很多人成为它的“奴隶”。著名社会学者马尔库塞说,工业社会造就了“单维度的人”。毋庸置疑,如果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只剩信息技术一个维度,离开了科技产品就不能活,显然是莫大的悲哀。媒体曾报道,武汉大学有“手机控”大学生,连在寝室里让室友关灯都发手机信——我们真的到了“机器人时代”吗?

手机之所以成为“亲情杀手”,偷走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固然有现代科技的强劲侵蚀力因素,但在更大程度上其实是我们主动“缴械投降”,甘当现代科技的“奴隶”。尤其是在便捷的幻觉中,我们觉得不需要与他人交流,动动手指就能把所有的事情搞定。这也是很多人沉迷于战争类电子游戏的原因之一。四川大学教授王东杰曾在《南方周末》撰文,提倡多到实体书店买书。他的理由是,在校园和社区书店,时时会遇到熟人,这种真正面对面的交流,活生生的人之间的交往,是网上书店不能提供的。我觉得他的观点很有启发性。是的,如果打个电话或上网聊天就OK,老人还要孩子们“常回家看看”做什么呢?

(回到开头的新闻上来。当然,因大家玩手机摔盘离席的那位老人,脾气也有些暴躁了些。而且他也应该知道,他被大家冷落,问题并不出在手机上,而是出在人身上。所以,不该迁怒于手机。而我们要解决问题,避免出现类似的尴尬情形,也不必憎恶现代科技,像当年一些美国人号召“关掉电视”那样,去关掉或砸烂我们的手机。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手机成为亲情的纽带。不久前有个“新24”标准中有一条“教父母学会上网”,张先生和他的弟妹们,为什么不能也教爷爷用手机玩玩游戏、刷刷微博呢?)

评论

  • 远古的梦幻:在当时,难道也用手机玩玩游戏、刷刷微博,这个盘子就会免其粉身了吗?显然你最后的结论是错误的。如果是那样,还要聚到一起各自玩手机吗?看前面很想给你个赞一个,看到最后一句我想
    回复2012-11-13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