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共识网特稿《薄熙来事件的反思》

2012-10-14 17:06 | 作者:夕阳红 | 散文吧首发

评共识网特稿《薄熙来事件的反思》

近日,共识网发表了一篇颇为引人注目的头条特稿——《薄熙来事件的反思》(以下简称《反思》,原文网址附后)。该文借题发挥,试图利用反思薄熙来事件批判“四人帮”文革路线,进而通过批“四人帮”文革路线,否定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最终达到否定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政体国体的目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贯穿该文的攻击锋芒主要指向我党领袖毛泽东。作者说,“薄熙来利用了社会弱势群,通过弱势群体利用文革,实现其个人政治目的,可谓一箭三雕”。而《反思》作者却胜薄一筹,竟然一箭四雕。

纵观全文后觉得,《反思》有不少似是而非甚至荒诞不经的观点,是不能不予以分辩清楚的。

该文的基本内容和篇章结构是:开篇即点题说,“需要对薄熙来事件进行全面彻底的反思”,“粉碎‘四人帮’(毛泽东)是路线问题,薄熙来事件也是路线问题。‘四人帮’(毛泽东)走的是文革路线,薄熙来走的也是文革路线”。接着,作者从“文革走不通;唱红打黑走不通;靠毛泽东思想搞建设走不通;通过人治反腐败走不通;利用民粹主义搞运动走不通;利用权力搞走共同富裕的路行不通”这六个方面,对薄熙来事件进行了所谓“全面彻底的反思”,最后还有一个图穷匕首见的结论。

这里,不妨让我们按以上《反思》论述的段落顺序,针对其似是而非的一些主要观点作一番简要的点评甄别,以正视听。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充分肯定了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的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然而,《反思》的作者却完全背离《决议》定论,将毛泽东与“四人帮”、薄熙来等量齐观,相提并论地说,“靠毛泽东思想搞建设走不通。毛泽东的主要思想是革命,在建设时期也是通过革命搞建设”。这个论调,是顺应“非毛化”逆流,否定毛泽东思想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为党心民心军心所不容!此外,作者还别有用心地说,“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纪委《关于薄熙来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里已经没有了毛泽东思想,这句话尤其意味深长”。这个云山雾罩语焉不详的“意味深长”,暴露了作者不可告人的阴暗心理和主观臆测。

众所周知,中央纪委的《审查报告》说,薄熙来严重错误是:严重违反党的纪律;严重滥用职权;收受他人巨额贿赂;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用人失察失误以及其他涉嫌犯罪问题线索。而《反思》的作者却无视《审查报告》对薄熙来问题的定性,擅自毫无根据地把我们党与薄熙来之间的一场反腐败斗争,说成是与“走‘四人帮’(毛泽东)文革路线”的薄熙来之间的路线斗争。试问,《反思》的作者有什么权力和资格肆意歪曲篡改中央纪委的《审查报告》?!

《反思》的“文革走不通”一段说,“文革把政治专制发展到了极端。由于政治专制使经济、文化、社会都成了政治的工具,政治专制全方位浸入社会的所有层面,使所有人都成为政治动物,又成为政治的工具。彻底否定‘文革’就是彻底否定专制,就是进行宪政民主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句话中的最后一句是全文的核心观点,从而不难清晰地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不便明说的真意及其所包藏的祸心,即把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等同于封建社会的政治专制,力主用以民选政府、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分立”为主要特征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民主,取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取代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否定我党基本路线的立国之本。作者所竭力美化鼓吹的宪政民主,无非是不值一驳的“普世价值”陈词滥调的翻版。至于说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专制使经济、文化、社会都成了政治的工具”,难道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与它们的政治无关吗?!

“唱红打黑走不通”一段说,“毛泽东时代是一个唱红的时代,任何人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也打上专制的烙印。表面看来,唱是随意唱的,但是歌曲的内容被锁定在毛泽东的个人意志里,唱红成了控制人民思想的一种形式”。——用“唱红”概括毛泽东时代的本质属性,不仅是极不准确的以偏概全,而且是对毛泽东时代的贬斥和歪曲。亿万人民唱爱听的革命歌曲,歌颂了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弘扬了党的革命传统。比如一首标志性红歌《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多少中华儿女抗日救亡的革命斗志,最终被选定为我们的国歌。唱红何错之有?说“唱红成了控制人民思想的一种形式”,这是对唱红的肆意攻击和诬蔑。列宁说,“泼污水不能连婴儿一起倒掉”。我们不能因为薄熙来搞过唱红,就因噎废食地摒弃唱红;我们更不能因为薄熙来搞过“黑打”,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停止打黑。应该说,唱红打黑是完全必要的。

“通过人治反腐败走不通”一段说,“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腐败这是一个政治铁律,在绝对权力的情况下,没有人能逃脱这样一个铁律逻辑和控制。通过人治反腐败,握有绝对权力的人一定是最大的腐败者”。——参照此段上下文的表述,作者的观点是,只有通过宪政民主的法治反腐败才能行得通。那么,又何以解释搞了一百多年宪政民主的资本主义法治国家,为什么仍然存在腐败现象?殊不知,法是人制定的,又是人执行的,没有秉公执法之人,一切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任何法制的本质说到底也是人治,因为一切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其实,能否有效治理腐败的关键并非取决于人治还是法治,而是取决于人治或法制是代表和维护谁的利益。历史证明,如果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的人治,辅之以执政者自身的廉洁行政,照样能有效地治理腐败;如果用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和其他集团特殊利益的法制反腐败,照样是走不通的。同样,“权力会导致腐败”也不是绝对的,只有代表少数人利益且又不受任何制约的权力,才会导致腐败;而真正为民所用并接受人民有效监督的权力,是不会导致腐败的。至于“握有绝对权力的人一定是最大的腐败者”的观点,更是不值一驳的荒诞无稽之说。再则,如果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那么,一切权力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然而,有史以来却不存在没有任何权力的国家和社会。

“利用民粹主义搞运动走不通”一段说,“民粹主义走的不是‘人’之道,走的是‘人民’之道,是集体主义之道,是虚幻的人民之道”,“毛泽东搞无产阶级‘大民主’就是充分利用民粹来打击人,使人只有在毛泽东之下才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民粹”主要的特质是对政府的怨恨,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意识形态。民粹主义(Populism)又称平民主义,这个中性的政治语汇没有特定的思想内涵,基本上可以与任何意识形态结合,其思想内涵视其社会背景和怨恨反对的对象而定。而《反思》作者却故意偷换概念,把我们党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作为制胜法宝的群众运动,贬为不走“人之道”的民粹主义,这不仅是对群众运动的诬蔑,而且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难道“人民”不算“人”,人民之道不是人之道吗?此外,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绝非“利用民粹来打击人”,而是领导和组织人民去打击敌人,不是使所有的人都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到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只有人民才有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个“归属感和安全感”,是毛之亲民与民之亲毛的结果,正如古之管仲所言,“明主者,人未之见而有亲心焉者,有使民亲之之道也”。这个“道”,就是毛主席“天下推之而不倦,誉之而不厌,久远而不忘”的巨大魅力!而人民的敌人只有对群众运动仇恨心和危机感,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威力。

“利用权力搞走共同富裕的路行不通”一段说,“毛泽东利用绝对权力搞平均主义,以为平均主义就是共同富裕,结果共同富裕没走成,走成了共同贫穷,甚至在大跃进没有自然灾难的情况下饿死人口三千五百万。——此说完全不顾当时的国情和客观历史条件,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革命政权竭尽恶意嘲讽和攻击污蔑之能事。更为令人震惊的是,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知识精英”,竟然信谣传谣抑或造谣说,我国大跃进时期饿死人口3500万(另有饿死1000多万、2000多万乃至5000万人的流言),不知作者援引的这个数据从何而来?是否经过官方核实公布的数据?其实,只要去查阅一下有关部门当年统计的数据,经计算就能发现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以及实有人口,根本对不上号。而作者竟用如此不靠谱的数据作为立论依据,无异于把重复一百遍的谎言当作真理,其居心何在?!

《反思》的最后结论是:“薄熙来事件表明,文革走不通,走文革之路是死路。只有宪政民主才能走得通,这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国家的政治实践证明是成功的道路”。——这个结论确实不可谓不是对薄熙来事件的“全面彻底反思”的重中之重。本文开篇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图穷匕首见”的结论,因为作者终于按捺不住且不加掩饰地亮出了,他力主以虚伪的资本主义宪政民主取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底牌,彻底暴露了他反历史潮流而动的立场观点。其实,作者借反思薄熙来事件之名,嘲讽、歪曲、诬蔑、攻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领袖毛泽东的奇谈怪论并无什么独创的新意,都是一些多年来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外敌对分子的老调重弹。为此,笔者突然想起两句诗,特此赠予《反思》的作者木然先生,权当本文的结尾:

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附:《薄熙来事件的反思》原文网址作者:木然】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2100268680。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