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东京

2012-09-15 17:23 | 作者:鄱阳湖的风 | 散文吧首发

李文旺

这几天,听到一首歌曲《踏平东京》,感觉到十分舒爽,眼前为之一亮。

我的感触很多,至少有五点:第一,革命自有后来人,原以为年轻人大多都是温室里的的花朵,至少暂时担当不了大任,没有想到,唱这歌曲的正是十分年轻的歌手——————川北。她唱得是多么雄壮,多么豪气啊。第二,原来以为好的歌曲大多都是过去的歌曲,很少有现在的歌曲,可是,《踏平东京》简直太好听了,简直比《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到敌人后方去》、《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等抗日歌曲还要好听,也许正是这歌曲大大鼓舞了中国人的心灵。第三,所谓诗歌,不管是现代诗,古体诗,还是古体词曲,从艺术的标准看,押韵似乎很重要,但是,和意境来相比,押韵其实一点也不重要,更不要说什么平仄了。大家知道,最为时尚而充满正气的歌曲《踏平东京》一点也不押韵,并且几乎是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还互相不挨着,竟然也这么好听,旋律优美,主要原因是歌词写得好,一下子把听众带到一个全新的意境里去了。如此看来,意境十分重要,其意义远远高于押韵和平仄。第四,国家大真好,泱泱大国,什么样的人才没有啊,就是没有川北这个歌手,也许还会有川南、川东、川西等等等等优秀的歌手,毕竟中国有着十三亿五千万人口啊,而小小的日本到哪里去选择这样优秀的歌手,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另外,我有几个聊天群,但是没有事情的时候,连二十五年前的同学也因为以前聊天太多觉得无话可聊,有的已经隔开三四年也没有聊天了,可是,自从有了钓鱼岛这个话题,同学们的聊天十分频繁,钓鱼岛事件反而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因为大家不但是中国人,更是同学,本身就亲如手足,哪怕是我们有什么嫌隙,在民族大义面前,我们自然团结得像是一个人。有人高深莫测地说,时代发展到现在,战争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依靠人口了。我十分反对这个观点,这种说法其实就和汪精卫相似————————树大了什么都有,汪精卫当时自有汪精卫的道理,可是,奴才自有奴才的理论。因为这样的看法过于突出了武器和实力的比较,再说这些条件中国也绝对不比任何国家差,就算是差些,也无关大局,现在和抗日战争时期相比似乎过去了七十年。可是,在战争中,人口的因素应该是一万年的话题,在一万年话题面前,这区区七十年根本不算什么,中国人千万不要自己吓唬自己。第五,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泉。正是因为有了活跃的生活,有了活生生的游行示威等等活动,才激起了大家的热情,激起了作者的热情,才有了如此优美动听的歌曲。

踏平东京,让日本人感觉到中国人的威力远远超过一万次地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