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姑苏

2012-09-01 12:08 | 作者:郭璟纯 | 散文吧首发

景纯眼底,或许,苏州应该是在里,在妻的吴侬软语里,在咿呀呀的昆曲里,在桃花扇的粉底里,在烟迷蒙里……

对于从没有见过大海的人,大海永远是充满神秘的梦幻,对于从未到过苏州的人来说,它是那么的虚无缥缈,藏在诗词里。有的地方,去了之后就会失望,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反差太大;有的地方,去了就想多呆几天,恨不得把一年的时光用来感受。我相信,苏州属于后者。

苏州的别称是“姑苏”,念来分外的亲切。因为一个“姑”,倒是感觉有种亲情的流露;单就一个“苏”字,也会联想到苏东坡,莫名的好感。像极了青瓷里的胎青色,沉淀下来,又如戏曲里青衣的青衫寥落,干净洒脱。苏州是适合下雨天去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写意的水墨古风,疾劲的狂草,一任其倒灌进苏州河里,蔓延开去。蘸一笔,淡化出戴望舒的雨巷,紫丁香的姑娘。曾喜欢”打江南走过,那等在记忆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郑愁予的诗句,倒是苏州漫步的一种写照。

漫无目的的沿着小巷,踱过小流水,看卖花的老奶奶踽踽独行消失在岔路口,望着茶肆的酒旗飘摇,隔壁的收音机传来悠悠的戏曲声。漫步在苏州,就像是恍惚间穿过了光阴,你眼前所见的,不仅是风景,也是时光的印记。听着雨的印记,叮叮咚咚的钢琴声融进哗啦啦的船桨里,望着摇曳的游船涤荡,恨不得沉醉在那潭深水里。连时间都感觉变得凝滞起来,慢悠悠的生活节奏,绝不类似城市快节奏。我觉得,苏州是老人的天堂,等到老了,住在一条杂弄里,买菜烧鱼,闲暇的时光听听戏曲,消磨人生的最后时光。

我栖息在七里山塘的桥下,一个叫做”明涵堂“的青年旅舍里。推开大门,右手便是镂空的红漆屏风,地上趴着两只拉布拉多犬,睡得正酣。临窗的水仙,映衬着鎏金的红漆衣柜上,笼罩着斑斓的余晖,像是花仙降临,一片灿然。大厅的布置也是相对比较考究,蓝色的木吉他靠在吧台上,红色的沙发随意摆放着,米黄色的条纹桌,摆设倆碟咖啡杯。墙头的芭蕉叶分外翠绿,门外是婆娑摇曳的竹叶,显得分外安静,温馨。出门右拐,便是熟悉的“猫的天空之城”。去年曾在西塘见过,近日重见,如旧友重逢。江南好时节,落花又逢君。

晚上站在灯火阑珊处,看隔岸的渔船。我对于苏州的色是极其贪恋的。城市的夜晚,往往比白天更充满诱惑,让人想要坠落下去。日晚风吹来,坐在桥墩上,想己所能想,梦己所梦,苏州的历史悠久,千年风雅,更像是一个穿着旗袍的风尘女子岁月流过,仍不显老,显示着婀娜多姿的妖娆。苏州的山塘街给我的印象,倒是和西塘类似。不过这两天,游人倒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亦不觉得拥挤,反而显得有些清冷。郁达夫《风沉醉的晚上》写的那么诗意,身处这样的夜晚里,沉醉在风里,倒是惬意之极。

岸边几个鬼佬在聊天,回到青旅已经是晚上23点,见到一个美国佬在桌子上写书法。他的中文很流利,我用中文和他交流,他的书法字很端庄秀丽,让我很是惊讶。看到他那么认真的在昏黄的马灯下写毛笔字,一时感到莫名的惆怅。猛然,从衣橱上跳下一只猫咪,恰好落在笔端,又继续呼呼大睡,我和老外相视一笑。我想说,我很喜欢这家青旅,没有一种冰冷的抵触感,有着家的温暖,也有着书吧的烂漫。

翌日,我网上查了地图,画了骑游路线。租了辆山地车,不知道方向,也没带地图,一路向人咨询,从山塘街出发,驶过苏州火车站,驶过齐正门,到达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设计,别具风格,现代与典雅的完美结合。苏博的展品称得上件件珍品,每一件都有着辉煌的历史。金缕丝,玉冠,白玉杯,佛龛,象牙雕,我所不知道的年代的久远,依然是那么光彩夺目。从出口出去,就是忠王府,太平天国的遗址。看到那残缺的炮管,墙壁上的历史照片,一种战火纷飞的硝烟弥漫开,我才发现,苏州除了多了一种女性的妩媚之外,兼有着英雄气概的豪迈。大美无言,苏州绝对不炫耀,就那么的沉淀着,等待历史过后,重现当年的大气滂沱。

经过一个戏台,两旁摆着唱戏的角色——黑脸、青衣、花旦,各式各样的戏袍;红色的蚺球,映衬着粉底的袍子,让人联想到霸王别姬的虞姬,长袖舞罢,横剑自刎,血洒满衫,红艳艳的的嫣然夺目。玻璃橱窗里的钗头凤,闪耀着璀璨的光芒,那门栏上斑驳的光影,那剥落的红漆,无言的诉说着往日的繁华,几度沧桑的轮回转世,台子上演绎着公子王孙,才子佳人的故事。就像折子戏里唱的那样:如果人人都是一场折子戏,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戏剧总是以悲情的演绎来感天动地,唱的人醉了,看得人眼眶也湿润了。

出了忠王府,沿着东北街200米,就是拙政园。苏州的园林小巧别致,多是灰白色的围墙,素朴黯然。我一向觉得,没有非去不可的地方,对于所谓的名胜,我倒不是热衷。拙政园和西湖的郭庄倒是构造类似,故我尚无太多惊叹。路遇一山亭,看到一个端庄气质的欧洲女子,手捧书,沐浴在晨光里,像极了一幅画,我用英语对她说你很漂亮,我可以为你拍张照片留念吗?她很礼貌地点点头,我对她报以微笑。挥挥手再见,或许是再也不见,但这也是一路上我所难忘的”风景“。喜欢拍游园里那些小孩子的笑脸。漫步在这样的园林,或许是游园惊梦。之后,去了狮子林,一直以为里面都是石狮子,原来都是耸立的石林。透过涵洞,望到园子另一端的景致,若隐若现。我喜欢石缝里那株嵖岈的枯木,映衬在蓝天下,恣意盎然,显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黄昏临近,我骑车到达平江路。这是一条比较窄小的历史街区,青石板铺就的路面,石缝里是冒出的青草。路的左侧是古楼,右侧汲水。沿着向下的石阶,可以看到浣洗的卵石。平江路算是一条比较生活化的街道,也趋于商业化了。一路骑车,一路拍摄,拍那些古老的树木,那悠长的年轮,昭和着这里的历史。拍蔚蓝的天空,那些墙头的爬山虎,那些翘起的屋宇,那摇扇子的老人,那穿长裙的少女……每一张都可以作为明信片,寄给远方的朋友。遇到一间漂亮的六角楼,恰好也叫做”猫的天空之城“,走进去的感觉也很温馨,满墙的明信片,那些美好的祝福,陌生的名字,那满墙的涂鸦,连我都忍不住留下话语,留给下一次的重临。写了几张明信片,等待着天黑,看这条古街的美丽。那些小店的名字都很诗意:曼珠沙华,茉莉,星空,桃花……我甚至也想将来开个小店,给起一个诗意的名字:返璞归真。

平江路相对来说,比较漫长,一个人晃晃悠悠的走着,路过个性的小店,不妨停下脚步,望着橱窗里漂亮的苏绣,绸缎,旗袍,薄薄的质感泛着光泽。平江路走到头,就是十全街。夜已经深了,骑车往西,经过凤凰街,穿过漆黑的小巷,看到网师园的字样。原路返回,沿着街道到达饮马桥,迷失了方向,站在桥头踌躇着,路遇的善良女孩为我指引了方向。穿过石头巷,走进浮生青年旅社小憩片刻,巧遇校友同在,聊聊天,倒是另外一种收获。

凌晨回到山塘街,买了水,调整下车链子,洗洗澡,精神抖擞,突然兴起想要去枫桥寒山寺看看,感受下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漂泊感。因为是凌晨,路上没有行人,撒开手骑车,穿巷的风穿过胸膛,很凉爽。枫桥路很长很长,半路上饿了,找了间拉面馆吃了碗面,问了问路,继续向着寒山寺的方向前进。终于到达寒山寺,我放倒自行车,气喘吁吁的大汗淋漓。子所以做出这么疯狂的举动,不为燃香,不为求佛,只为内心的一种虔诚与向往,怀着对天地神灵的一种敬畏。坐在寒山寺的门外,半掩的佛龛静静的矗立着,一种庄严肃穆的神圣感流离出来。

头顶是圆圆的明月,黢黑的寺庙群隐匿在黑夜里,远处的护城河传来渡轮的轰鸣声,感受着一种无限的广阔与寂寥孤独油然而生。而这孤独,是与自然同在,悲戚的不是所谓人生苦,更多的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属于游子的漂泊,或者是一种流浪式的选择。不需要有人陪伴,不需要佛经点化,只要把自己包围在宁静的夜里,侧耳倾听,万物皆空。这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在深夜里远行,腾空自己的燥热的内心,彻底的把自己遗忘,掩埋,然后感受淡泊的恬静。虽然进不了山门,这么近的接触到它,触摸着墙壁,我的心已经在这里。

直到我递交了钥匙,退了房子,坐上火车离开苏州,感觉到一种失落,还有多久,我还会重新回到这个地方,牵着手重走一次。我相信,苏州的三日,带给我的体验和收获是值得我去回忆,去珍藏的。我感到幸运,生活原来可以如此这般洒脱,自在。过向往的生活,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如果你也愿意,我可以带你一起,走遍江南。

评论

  • 伊兮忆莲:欣赏佳作!是一篇以时间游览为序的游记(风景)散文,朴素的文字记录了游览苏州的名胜古迹。走遍大江南北,所欣赏的美景更为心中那份值得珍藏的美好记忆。问候作者秋安!
    回复2012-09-02 08:53
  • 蝴蝶:真好!自由自在的游走,欣赏羡慕这样的生活经历。欣赏!
    回复2012-09-18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