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北京青年》叫好

2012-09-01 02:31 | 作者:吃饱了◎踏实 | 散文吧首发

最近由赵宝刚执导的青非主流电视剧《北京青年》正在四大主力电台及优酷网热播。叫好又卖座,我看过几集,觉得不错。对时下的年青人很有共鸣,想起自己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被现实埋没的理想,迎合了大家内心的某种渴望。既然标题是北京青年,那少不了要谈谈北京。我仅去过北京一趟,但对北京的动态还是十分关注的。所以我仍有一点发言权。其实要把一个地方描绘清楚是很困难的,就像北京我了解,但我说不清楚。倘若说烤鸭是它的标题,有人会不服气的认为:故宫和长城更是它的内容,而天安门无疑是那张最豪华的名片。北京是一个文化内涵严重迷漫和青春想洋溢的城市,据我所知,来京的,以文化人居多,北京有别于其它各个城市的地方就在于此,它从不拒绝任何一个文化人来这里寻梦,它的大度和包容让我想到一句名言:哪怕是条狗,也要混在北京。这种独树一帜的优势慢慢演变,现在成了北京青年居高临下的一种气势,敢闯敢拼不轻言放弃。北京真的能让你热血沸腾,你方唱罢我登场。每天早上很多红男绿女手拿鸡蛋煎饼追赶公交车,各省各市的青年都想在此分一杯羹。这里压力好大哦!为了梦想而奋斗天经地义,就算得了神经病也值得,都说了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精神多了。

铁打的个性流水的梦,众多文艺青年,如过江之鲫,纷至沓来的同时本地青年以其个性的迵然也蠢蠢欲动,纷至各省,美其名曰:奋斗,用时下最最流行的话语则是:重走青春。比如《北京青年》中的情形,我其实忒崇拜他们哥几个,之所以崇拜是因为自己或者大部分人没有这份勇气。他们能舍弃宽裕的家庭后盾;高学历的文化修养;个人的美好前程去体验每人1百/10天的生存极限,这并不好玩,也不仅仅是在一次旅途体验中的刺激,而是他们已作好决定长期的奋斗来证明自己能适应大部分人能胜任的工种,包括市场管理员,快递员,搬工,甚至服务员洗碗工。经历过生活,体验过社会,积累过阅历,磨练过意志。当然这不是本剧要表达的重点,赵叔叔标新立异的倡导正暗渡陈仓的潜移默化于每个年青人的心,趁年轻多走出看看,胸怀会变得宽广,眼界会变得开阔,面对挫折自然容易释怀了。最起码知道了内心想要的东西。文化是对事物的一种感受,而不是说读了多少多少书,拿了什么什么文凭,便是知识,与文化是两码事,跟能力更是相悖。导演的良苦用心不得不令我折服,年轻过就要无愧于心,留下遗憾就不算完整,他说不看此剧,你会后悔。我想说的恰恰相反,不看则罢,看过此剧,倒是真会后悔了。呵呵。

理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尽管有些人现在没有道理去想了。但理想毕竟是神圣的,愈神圣的东西愈需要勇气。勇气这个太少人具备的品质,阻挡了理性的介入。因为理性的起点,就是太过世故(权筝的那句:我最讨厌那种小小年纪就一副看破红尘的徳性堪称经典),就是谨慎犹豫。不再犹豫,不再世故,勇气绝对地凌驾于个人判断之上,终究使得个人所做的选择,不仅仅真的有个性。说走就走,是人生最华美的洒脱也是最灿烂的自由,人活一世,免不了一半为了生存,一半为了证明,重走青春这个主题,就像画卷束之高阁,要走近才能看清里面的华丽,光想想可不行。1254412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