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心历

2012-08-28 14:50 | 作者:国风 | 散文吧首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改变命运。孩提时代,我在落后的深山里度过了自己童年,记得当时居住的那个偏僻小山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根本不通电、不通公路,群众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即便如此,纯朴的乡亲们仍能偏安一隅,周而复始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虽然日子过得艰辛但也想满满当当。特别是每每在一年一度的傈僳“阔时节”到来,有人家小孩满月、谁家儿女迎娶送嫁时,人们总能在摆时对唱、木刮对歌、喝杯同心酒、跳场撮脚舞的把酒言欢中忘却生活的劳累与艰辛,尽情享受喜悦与欢乐。 家里有五子妹,我是老幺,打从出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家人的格外关照和疼父母不叫我过早涉农做家务,幼小的我和几个小伙伴们却也觉得终日无所事事,从早到晚沉浸在玩泥巴、做纸飞机、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烘烤的“无聊”嬉戏中。稚嫩的脸颊,黝黑黑的皮肤,满身的灰,肚子饿啦,天黑了,就各回各的屋,等待着劳累了一天的父母给自己做一顿简易的晚餐,这就是农家孩子一个时代的欢乐和寄托。

不知从什么时候,村里沉静了多年、只有两间(一间是教室、一间留着教师使用)旧房的教学楼终于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听说为了重启那所学校,乡亲们请来了一个“怪”老师,说他怪是因为他从不善于修饰打扮,轮换着穿的无非是两套陈旧泛白但依然干净整洁的中山装,还有他还会说当地农家人根本听不懂的“汉话”。新鲜事总想让人认识和了解,更何况对我们这些从没见过任何世面的农家娃。虽然小伴们个个胆小,但好奇心最终还是驱使大家不时从四邻八寨集结到学校附近,总想看看山寨里来的“怪”老师和他的新学校。陌生到熟悉,好奇到依恋,久而久之,当好奇心逐渐消失、陌生人不再陌生时,孩子们便成了这所学校的常客。在父母亲的“威利诱逼”下,我也很“不幸”地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从此,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生活,心中的“怪人”变成了我必须尊敬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起始,幼小的心理很是郁闷,捣乱、恶作剧成了几个小伴表达厌学和不满情绪的常态行为,泥巴地皮、破墙壁、旧桌子都是常用的道具,悄悄泼一点水在教室的泥巴地上,穿着黄胶鞋的“怪”老师来上课时经常会因踩到湿滑地面而跌倒;散点细沙在那张久经苍桑的课桌上,讲累了课的“怪”老师会因不小心扑下双臂而弄灰双袖。那时,很是享受这种恶作剧带来的快乐。但说来也怪, “怪”老师却从不因为我们的捣蛋恶作剧而发火,相反,他总是一副慢条斯理、懒洋洋不愠不怒的样子,“怪”老师依然故我,坚持按时上下课,布置作业一点不落。久而久之,在不见刀光剑影的“暗战”中,大伙儿因为失去恶作剧后的快感而不再有坚持的原动力,最终,一切都偃旗息鼓归于正常。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在懵懵懂懂的历练中度过了小学四年的光阴,记得在这四年中的第二年“怪”老师不再教我们,听说因为他家里有事要得调离这个充满“火药味”十足的学校,得知不再与“怪”老师打交道,三分喜悦之后只剩下七分的伤感。想到淘气的小鬼们再也不能展露一丝一毫的表演欲时,惆怅之余,便是莫名的依恋与不舍。不久,我们这个班的十几个同学匆匆转到离家两公里远的另一所学校,一切都那么陌生,一切还是那样好奇,只是当看到身边高年级的学生认真读书学习的那股劲儿,想起在新学校组合的新班级里自己第一次模拟考的数学成绩不及格,而总成绩也排在全班靠后时,幼小的我开始反省自己,自省过后就是无尽的自责,悔恨自己先前的无知与调皮,羞愧之心油然而生。在家长的叮嘱、老师的关心帮助和同伴的引导下,我渐行渐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在新的环境里逐渐回归了理性的自我,读书不再被当成一种累赘和负担。早晨,在晨光熹微时,伴着山乡薄薄的雾霭,小伴们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相互吆喝着,从半山腰陡陡的泥泞小路一股劲儿向下小跑,直奔山脚的那所学校;中午,当肚子咕噜噜叫得不争气时,老师还是“照顾”我们爬一次坡回家填充一点食物,吃完赶回来再上两节课;下午,大伙儿都装着学成归来的样子,背着书包爬山回家,回到家,只好一边做家庭作业、一边等待劳累了一天的父母迟迟归来。就这样,一直坚持上到小学四年级。五年级新学期伊始,在离家更远的乡中心学校开始了我的寄宿读书生涯。乡里的条件比村里好多了,学校人多、管理也比较规范,但我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再也不需要来回走读了,这对我是个大解放。只是两、三个星期才见一次父母的日子着实难熬。记得刚到学校时,读书很是吃力,课堂上,老师全用汉语授课,听课听到云里雾里,一知半解,当其时,多么留恋以前在村里享受双语教学“特殊”待遇的那些日子。刚开始,自己的学习成绩落下很多,为了尽量能赶上其他同学,只好发扬那点吃苦精神啦,课前预写、课后复习,多读、多思、多做,早早起来点个油灯在教室里看书,晚上躺在床上还要回忆当天似懂非懂的知识要点,这些都是每天都要坚持做的功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记得有一次,因为过度紧张,自己起得很早,凌晨3时许就爬起来到教室看书,从宿舍到教室百米远的校园小路上,四周一片漆黑,悄无声息,刚到教室点灯看书,听到一墙之隔的有个单位小院坝里人声鼎沸,探头往窗外看看,原来是一名逝者的亲朋好友们在守呢,但在当时,在那个空荡荡的教室里,小小的我连一点害怕的感觉都没有。

读书的日子是清苦的,天的早晨,在瑟瑟的寒风中穿上单薄的衣着去晨跑,多么渴望在你追我赶的脚步中增加一丁半点的温度;平时一菜一汤,一个星期开一顿荤的饮食已成为学校的惯例,即便如此,我们的生活和当时广大农村相比也是相当不错的了,大家对学校各方面的条件甚是满意。学校里没有条件看电视、看电影,除了星期六晚上可以休整外,平时还要集中上晚自习、统一作息。在当时,孩子们最渴望的莫过于星期六晚上能到学校附近的露天影院里站着看一场电影,一张电影票要1到2角,但有时我们几个连1角钱的电影票都凑不出来。还好,视力不错,几个小伴干脆就爬到离电影院不远的楼顶看场免费的露天电影。

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过得飞快。转眼间,小学、初中的日子就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了,后来读高中、念大学。多年来,自己认识过许多同学和老师,也结交了好多朋友,但在一轮又一轮开学、毕业的日子过后相聚别离了一茬又一茬。一路走来,学校条件一处比一处好,生活越来越惬意,特别是在那段刻骨铭心、紧张而忙碌的高中生活过后,压力少了、生活如意多了,只到毕业找工作、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也算找到了一个人生的支点。想想几年来的读书轨迹和经历,自己甚感庆幸,庆幸父母虽然目不识丁,但也明白读书有用的道理,在物质条件十分匮乏、家庭生活非常窘困的那个年代,依然还省吃俭用、毅然决然地送我们兄弟姐妹去读书学习;我也很庆幸在那些艰难、徘徊的岁月里总能遇到一个又一个知人善教、孜孜不倦、不离不弃传道授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虽然他们身份不同、地位不一、能力有高低,但他们对职业的执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孩子们的呵护关爱之情都如出一辙,不偏不倚;我还庆幸自己在那个不懂事的童年时代里虽然有过逃学反叛的稚嫩做法,但最终还是坚持在读书,奋力在追赶,最终成了一名能做一点点小事、也能自食其力的人。

小时候,父亲曾讲过村里发生的一件真实故事。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看到母亲匆匆离逝,父亲也日渐苍老时悲从中来,想到自己多年来享受着父母无私付出的养育之恩却一直无以回报时,他多么渴望及时付出真情,让健在的父亲也能享受一下儿子的温情。于是,他急切地想起要像父母背着子女长大一样背着父亲到处走走转转,让父亲也能感受到儿子的心。然而,当他满怀喜悦之情背着父亲在家里才缓缓转了两圈时,已是瘦骨如柴的老父亲就求饶着放他下来。父亲说因为自己身体削瘦,根本无法承受被背着挤压时带来的疼痛,老父亲告诉儿子不必有什么愧疚,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都是自然的、无所求的。朴实的故事,深邃的哲理,养儿才知父母恩。是的,读书时,我们有许多奇思妙想,有过异想天开,立过什么冲出大出、走向世界的诤诤誓言,有时还故闹情绪、自欺欺人地认为读书就是为家人、为父母。长大后,读了一点书,我们也有一大堆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再后来,参加工作了,才发现,原来读书不为别人,为的还是自己,读书改变的不是别人的命运,是自己的命运,学有所成也无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事业有成也不可能回报恩师们的点滴恩情。当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荣归故里时,年迈的父母或许已两鬓花白、或许早已撒手人寰永远离我们而去,是他们在一生的奉献中消逝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成就了我们的一切,而自己却不求任何回报,哪怕一无所报也无怨无悔;而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那些曾经给予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亲人、朋友和恩师呢?此时此刻,也许我们能给他们很多,但无痕的悄悄岁月已磨尽了他们的一切,他们并不奢望再消受什么,看着那些行动不再矫健、步履开始蹒跚的亲人、恩人时,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此时此刻,伴着逝去的光阴,对着那些佝偻的身影,也许我们只能投注一点深深的敬意、无限的感激

往昔岁月在不经意间从指缝间溜走,只留下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感激。如今,读书学习的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令人羡慕。而对于我,每每追寻自己读书求学时的轨迹,就能引起长久的思恋与回忆,家人的叮嘱,老师的教诲,同伴的邀约,那些所经历的人和事,总能激起我努力前行的斗志和希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