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中的逻辑——阅读札记之二

2012-08-02 21:47 | 作者:夕阳红 | 散文吧首发

典故中的逻辑

——阅读札记之二

夕阳红/文

(二)判断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了许多事物,产生了反映这些事物的概念之后,就要运用概念对事物的性质作出各种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肯定或否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它的主要功能是判断反映和说明事物处在什么状态中,事物有没有某种性质,事物之间有没有某种关系,等等。

形式逻辑中的判断,其基本内容包括判断的真假、判断和句子的关系、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三个方面。

(1)判断的真假

既然判断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说明,因此判断就有真假的问题。一个判断如实地反映和说明了客观事物的情况,就是真实的判断;反之则是虚假的判断。故判断的真假只能以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而不能以一时多数人的承认为标准。以下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尹文子*大道》里有这样一则寓言:“楚国有担山雉者,路人问:‘何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请买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这则寓言的本意在于说明:路人得到楚王的厚赏,主要是他那献宝的一片诚意。这个路人误把山鸡当凤凰,并且还要拿去奉献,未免荒唐,但他却始终以为这是真凤凰,以至许多人都以为这是真凤凰。可是,假的真不了,这只山鸡毕竟是山鸡,它绝不会因为大家都说它是凤凰而成为凤凰的。

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韩非子》中有一则著名的“和氏壁”的故事:“楚人得玉璞山中,奉而献之历王。历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yue,砍)其左足。及历王薨(hong,死),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仍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泣尽而己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我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壁’”。

据史书记载,这块和氏壁后来为赵王所得,“蔺相如完璧归赵”故事里讲的就是这块“和氏壁”。

(2)判断和句子的关系

概念是用词语来表达的,而判断则是用句子来表达的。句子是判断的语言形式,判断是句子的思想内容。但是,判断并不等于句子,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有的句子表达判断,有的句子则不表达判断。凡陈述句,一般都能表示判断。疑问句中的正问句,即有疑而问,要求别人回答的问句,是不表达判断的,对正问句的回答才是判断。而疑问句中的反问句是表达判断的。

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相同的判断。明朝贺孟编撰的《余叙录》中记载了一则关于文章繁简的故事:

“宋人记三人论史法,会马走过践死一犬,云当作如何书?甲云:‘马逸,有犬死于其下’;乙云:‘有犬死奔马之下’;丙云:‘适有奔马践死一犬’。议者以丙差优。考沈存中记此,穆修、张景暨存中语也。或又以为欧阳公事。公在翰林日,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于前。公曰:‘试书其事!’同院曰;‘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毙之。’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以为何如?’曰:‘逸马杀犬于道。’”

一匹奔马在路上踩死一条卧狗,这一内容用表达判断的陈述句来回答,曾有五种之多:1。马逸,有犬死于其下。(穆修);2。有犬死奔马之下(张景);适有奔马践死一犬。(沈括);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毙之。(欧阳修的同事);逸马杀犬于道。(欧阳修)这五个句子的文字有繁简,若要评定文词的优劣却比较困难,因为各人表述的着眼处不同,因而用字的着重点也就不同。从逻辑上看,第1、3、5句都以“马”为主项,所表达的判断内容大体上是相同的;第2、4句则以“犬”为主项,所表达的判断也是相同的。所以总的来说,这五个不同的句子所表达的,实际上只有两个重点不同的判断。

此外,相同的句子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清代陈其元《庸间斋笔记》记载了一则热衷功名的笑话:

“嘉兴马淡于先生累踬乡试。道光辛巳会开恩榜时,室中窘甚。妻苦劝其不往,先生不可,典质簪珥而行。出闱意得甚,日盼捷音。放榜日,伫立门首。会同里沈莲溪观察中式,报录者误入其家。邻人咸从入之,众口称贺。先生大喜,登楼易衣冠,命其妻为之着靴,顾而矜之曰:‘如何?’语未毕,楼下忽呼曰:‘误矣!中举者乃沈家也。’一哄而散。先生靴犹未着竟。其妻仰面诮之曰;‘如何?’”。

这个笔记写得很精彩,把这个科举迷马淡于的丑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从句子和判断的关系这一角度看,笑话中前后两个“如何”的意思完全相反,分别表达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判断。科举迷所说的“如何”的意思是:我说我会中吧!他的妻子所说的“如何”的意思却是:我说你不会中吧!

(3)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

判断的句子表达形式可分为由单句表达的简单判断和由复句表达的复合判断两大类。

根据判断的量和质,简单判断又可分为全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四种形式。另外必须注意的是: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而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例如:在“人是动物”和“树不是动物”这两个判断中,“动物”这个概念的周延情况却是不一样的。在“人是动物”这个肯定判断中,只断定所有的人都是动物,没有断定所有的动物都是人,即没有断定“动物”这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所以“动物”这个概念是不周延的。然而,“树不是动物”这个否定判断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这个判断断定了所有的动物都不是树,也就是说,在“树不是动物”这个判断中对“动物”这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断定,所以“动物”这个概念是周延的。

另如宋代王巩的《随手杂录》中记载了吕吉甫和曾文的一场小辩论:

“吉甫问曾文曰:‘苏轼何如人也?’文曰:‘聪明人也!’吉甫历声曰:‘尧聪明耶?舜聪明耶?大禹之聪明耶?’文曰:‘非三人之聪明,亦是聪明也。’”

在这场辩论中,吕吉甫的话是没有道理的。他不同意曾文作的“苏轼是个聪明人”这一判断,理由是苏轼没有尧、舜、大禹那样聪明。吕把“聪明人”这个谓项的周延弄错了。在“苏轼是个聪明人”这个判断中,主项“苏轼”是周延的,谓项“聪明人”则是不周延的,因为这个判断只断定“苏轼”这个概念的整个外延,而没有断定“聪明人”整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说苏轼是聪明人,并不排斥其他人也可以是聪明人,甚至可以比苏轼更聪明。故曾文所作的两个判断都是合乎逻辑的,而且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由复句表达的复合判断依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支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不同情况,又可分为联言判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三种形式。

联言判断反映两个或几个情况同时存在。联言判断中所判定的每一种情况(分支判断)各由一个单句来表达。分支判断之间一般有并列、递进和转折三种关系。如宋代王明清的《挥尘录》里记载了一则宋徽宗两个儿子争夺帝位的故事:

“宣和末,祐陵欲内禅,称疾作,另召东宫。先是,钦宗在朱邸,每不平诸幸臣之恣横。至是,内侍数十人拥郓王楷至殿门,时何瓘以殿帅守禁卫,仗剑拒之,郓王趋前曰:‘太尉岂不识楷耶?’瓘指剑以示曰:‘瓘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楷惶恐辟易而退。始亟促钦宗入立。”

何瓘回答郓王赵楷的话是一个转折关系的联言判断,这句话把赵楷吓退了,因为何瓘说了,我虽然认识大王,但是宝剑是不认识你赵楷的。不过,这个联言判断里的“识”与“不识”在字面上是完全相反的,而前后两层意思却不是绝对排斥的。

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现象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假言判断通常由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来表达。假言判断中的条件关系有三种不同的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所谓“充分条件”,即有前件的条件就会产生后件的结果,没有前件的条件也有可能产生后件的结果(例如:吃米饭能充饥,不吃米饭吃面条也能充饥。)《史记*陈渉世家》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陈渉少时,曾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怅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渉说的“苟富贵,勿相忘”,就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意思是说:如果咱们中间有誰得到了富贵,那就不要忘记在一起的伙伴。前件“苟富贵”就是后件“勿相忘”的充分条件。当然,如果有谁没有得到富贵,也有可能产生“勿相忘”的结果。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没有前件这个条件,就不会产生后件这个结果,但有前件这个条件也不一定会产生后件这个结果,即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这样一种条件。例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入虎穴”就是“得虎子”的必要条件。但如果受其它主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即便入了虎穴,也未必能得到虎子。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主要特点是:有前件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件这个结果;没有前件这个条件,就绝对不会产生后件这个结果。例如:“三角形三边相等三角就相等,三边不相等三角就不相等”这条定理中的“三角形三边相等”就是“三角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绝对不会产生“三角相等”的结果。

最后简要说一说选言判断。选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有几种可能情况的复合判断。选言判断通常由选择复句来表达。选言判断有两种形式:相容的选言判断和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凡是选言判断中的每一个分支判断可以同时并存,相互之间没有排斥关系的选言判断叫相容的选言判断。例如:“四人帮一伙,或者无中生有,当面造谣;或者抓住若干表面现象,攻击事物的本质;或者吹捧一部分人,攻击一部分人;或者借题发挥,冲破一些缺口,使我们处于困难境地。”这就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因为这一判断中的四个分支判断的情况是同时并存的,相互之间不存在排斥的关系。

凡是选言判断中的几个分支判断互不相容、绝对排斥的选言判断,就叫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例如:“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或是灭亡,或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