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成语辩证法——重读《道德经》一得

2012-07-31 13:34 | 作者:夕阳红 | 散文吧首发

《老子》的成语辩证法

——重读《道德经》一得

朱保根/文

我国古代思想家李聃(老子)于战国时期所著《老子》(《道德经》)一书,是集先秦道家各派思想之大成的典籍,也是我华儒道文化的源头之一。全文仅五千言、八十一章的《道德经》竟涵盖并升华了先秦道家的无为、清虚、贵生、不教、弃知等思想内容。历来学术界的诸多专家学者曾围绕老子此人和《老子》此书诞生的时代、老子代表什么阶级、老子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等焦点问题,展开过旷日持久的争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至今各家看法仍不尽一致。但唯一为各家所公认的是,即贯串《道德经》全文的老子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诸如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等这些近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在《道德经》的论述中几乎都有所涉及。

老子在文中以“道”与“德”这两个古代哲学概念为核心,对若干事理的辩证论述,在表达方法上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善于恰当运用大量古代成语深入浅出地阐述他的辩证法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范例是,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和四十五章中论及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时,相对集中组合运用了十个以“大”字起笔的成语,来阐述现象与本质相反相悖的矛盾关系。这种论证方式,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论说文中是极其罕见的。

第四十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老子把有学问的人分为上、中、下三类,并引用古代成语,从辩证的矛盾观点论证退守、柔弱、不争是符合“道”的“无为”原则的。文中出现的五个成语是:大白若辱(最光彩的却似卑辱);大方无隅(最方正反而没有棱角);大器晚成(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听若稀声);大象无形(最高大的形象看似无形)。

第四十五章集中讲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是一种情况,,实质却又是一种情况。有时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甚至完全相反。文中出现的另外五个成语是:大成若缺(最圆满好似欠缺);大盈若沖(最充实好似空虚,可它的作用不会穷竭);大直若屈(最正直好似枉屈);大巧若拙(最灵巧的好似笨拙);大辩若讷(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

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中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现象反映本质的表里一致的关系,多见于自然界的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二是现象颠倒反映本质的表里相悖的关系,多见于人类的行为现象和社会现象与其本质之间的关系。

而现象与本质表里相悖的关系,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反面假象掩盖其正面实质。例如以上十个成语中的“辱”、“隅”、“晚成”、“希声”、“无形”、“缺”、“沖”、“屈”、“拙”、“讷”的反面假象掩盖了“白”、“方”、“大器”、“大音”、“大象”、“成”、“盈”、“直”、“巧”、“辩”的正面本质;二是正面假象掩盖其反面实质。例如华而不实、口蜜腹剑、外强中干、口是心非、貌合神离这五个常用成语中的“华”、“蜜”、“强”、“是”、“合”的正面假象掩盖了“不实”、“剑”、“干”、“非”、“离”的反面本质。

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既没有不反映一定本质的现象,也没有不表现为一定现象的本质。任何事物的现象不是反映对应的本质,就是反映相反的本质。凡反映事物相反本质的假象,均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欺骗性,是人类正确认识事物的障碍。我们常说,认识一个人、一个事物乃至一个社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对于那些并不直接反映其对应本质的假象的识别则非易事。比如说,眼下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性负面效应的影响下,有很多以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为名,行谋求个人或集团私利之实的社会腐败现象,前者的假象与后者本质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相悖的。诸如以深化国企改革的假象,掩盖了瓜分国有资产的本质;以政府形象工程的假象,掩盖了好大喜功、人为制造政绩以利个人晋级升官的本质;以地方政府与开发商联手开发房地产市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假象,掩盖官商勾结搜刮民脂民膏牟取暴利的本质;以国家免检的名牌荣誉产品的假象,掩盖在奶粉中投毒殃及民众身心健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教育产业化”的假象,掩盖为学校创收而彻底改变教育公益化属性的本质,等等。所有这一切腐败现象,都是当事人以假象掩盖其行为本质,欺骗忽悠老百姓的伎俩。

然而,群众的火眼金睛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那些惯于以事物的假象糊弄老百姓的不法分子,只能在一时一地欺骗一部分人,但他们绝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欺骗所有的人。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