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行走湘江风光带

2012-07-27 13:12 | 作者:李良 | 散文吧首发

一个飘日,我感觉心有些疲惫,决定一个人出门看看雨中的长沙。

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对于长沙的了解多限于文字。小时候,亲近她的时间会多一些;长大以后,学习压力和工作忙碌,逐渐疏远了那份亲近。尤其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漂泊,长沙的印象在脑海中愈发模糊。朋友们说我对长沙没有什么好感,可能吧。疏远久了,重新找回感觉,是需要时间的。

不知何时开始,莫名地喜欢下雨的日子。似乎潮湿的空气,让我的心滋润了不少,心情也会自然转好。

坐在公交车上,顽皮的雨滴一心想挤进车厢,在车窗上一次次尝试突破。车窗玻璃也不客气,用自己的身体阻击着雨滴,雨滴似乎有几丝泄气。只是她不会轻易放弃,一瞬间,她又发起了攻击,“噼里啪啦”的声响不绝于耳。无论她如何努力,车窗玻璃依然击退她毫不费力,撞疼了的雨滴开始流泪泪滴在车窗上形成一条条曲线,留下了遗憾的印迹。

过于专注雨滴,我有些忘了此行的目的。公车上播报到站的消息,我才回过神来。自己也觉得有些可笑,成人的年纪依然有几分孩童的气息。

随着人群在湘江大道的一个站下了车,眼睛一下子亮了。以前那条窄窄的沿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穿梭在雨中的车辆应该是最开心的,一辆辆像野马撒欢般疾驰而过。我先前看过新闻,知道这条路早更名为“湘江大道”。为了提升长沙的城市品位,长沙市政府在湘江沿岸开辟出一条休闲风光带,与天心阁、橘子洲、岳麓山相互呼应,“山水洲城”的城市名片早已扬名海外。

我撑着伞,沿着风光带向北行,一阵花鼓音韵飞入了耳中。花鼓戏是长沙的地方戏,深受大众喜,当年毛主席情有独钟。花鼓戏剧目来自民间生活,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如《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我也是一位花鼓戏迷,每每听到二胡的悠扬,我都会怦怦心动。

我加快了步伐,在一条长廊处,一群人拥在一起,花鼓的音韵就是从人群里飘出来的。听得出唱的是《刘海砍樵》的选段,一男一女唱得有板有眼,像模像样,应该是有些功底的。围观的人很多,我挤了进去,看见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意兴正浓,有的拉二胡,有的吹长笛。演唱的一男一女穿着戏装,抑扬顿挫,引来一阵阵喝彩声。围观的有老人,有青年,也有乳臭未干的孩子。据报道,中国的地方剧种受到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受众正一天天减少,花鼓戏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心头忽然涌起诸多感慨,这些老人是忘不了花鼓戏曾经带给他们的快乐,他们正尽全力在传承着优秀的民间文化,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食粮。

离开了老人们,我继续前行。雨好像小了一些,我放眼前瞻,依然有些雨雾,一座高阁隐隐绰绰映入眼帘,我想那应该是“杜甫江阁”。当年大诗人杜甫曾寄居于此地,不过原有的建筑早已不在,如今的“杜甫江阁”是新建的,以此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杜甫江阁”为湘江风光带的一部分,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距天心阁不足一千米。江阁园林区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主阁共分四层,高18米。2002年长沙市政府决定正式修建,2005年9月19日整个建筑全面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随后向市民进行试开放。

雨水将江阁外围冲洗得干干净净,较之晴日里更亮丽了。原想上楼去看看,只是看到有一部分变成了茶楼,早已没了心情。到底是经济在冲击文化底蕴,还是文化底蕴原本就是经济的附属品,心中有些郁闷,没有了前行的打算。

这时,我走到了江边的护栏旁,两眼望着雨中的湘江,较之以前更为开阔。雨水与江水接触的瞬间,撞击出微微波浪,一个个波浪,争先恐后流向远方。想来雨水和江水也是快乐的,他们唱着欢歌,向远方的大海奔去。江面上零零落落地停着几只船,在微浪中轻轻摇曳着。江心的橘子洲,由于雨雾的缘故,看得不甚清晰,可朦胧中的曲线竟然是那么诱人的眼睛。

尤其是江头的毛主席巨型头像,让我的遐思飞回到往昔的峥嵘岁月……眼睛离开了雨中的橘子洲,我向对岸望去。对岸的群山连绵起伏,弯弯的曲线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水墨画的主角是长沙的名山——“岳麓山”。望着雨中的“水墨画”,刚才的郁闷一下子消失了,来时疲惫的心渐渐舒服了。

当身处风景之中,才觉得自己的心彻底放松了。人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融入了自然,一切就变得和谐,心境在不经意间改变,多么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眼前的画面永恒定格。

我知道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城市的脚步总是不停地向前奔跑,钢筋水泥的城市,留给我们眼睛的喜悦越来越少。多年以后,这条湘江风光带是否依然美丽?是否还能把我疲惫的心抚平?未来的事,谁又说得清。无论怎样,我曾经领略过她雨中即景,这样的美好会伴随我的一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