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旋律

2012-07-18 07:10 | 作者:心境如水 | 散文吧首发

永远的旋律

星期六通过电视看了一场名为“玖月奇迹”的专场演唱会,很是激动。两个咱辽宁籍的80后组合,能够用时尚的双排键伴奏演绎那些“久违了”的红色经典,《我的太阳》、《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的祖国》、《阿里山的姑娘》、《赶圩归来啊哩哩》、《大中国》等一些耳熟能详的老歌,仿佛注入了青和活力,激情飞扬地穿越时空,给人一种颠覆性的震撼。而他们的原创之作《玖月奇迹》,高亢的旋律含着柔美,抒情的歌词吐着力量,无不让人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对历史的理解和对的理解……如此地荡气回肠美伦美奂沁人心脾,我想绝对会让很多年轻人喜欢上那些快要被他们遗忘的(也是曾经伴着他们的父辈们激情燃烧过的)经典旋律。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艺术的魅力,文化的力量。

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那是个轰轰烈烈的年代,虽然“大跃进”的号角让人们热血沸腾干劲冲天,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高速大步前进,“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共产主义幸福生活指日可待,但是因为物质文化的匮乏,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十分单调乏味。据说那时在每一个工地上都会翻来覆去地播放《我们走在大路上》、《工人阶级硬骨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勤俭是咱传家宝》、《克拉玛依之歌》、《马儿啊,你慢些走》、《社会主义好》等充满激情充满豪情的歌曲,人们几乎每天都在高唱“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然而,大跃进的尾声是悲剧式的,人们的热情被接踵而至的国民经济大萧条、人民生活大贫困泼上一盆冷水,缺吃少穿,营养不良,一下子从吃饭不要钱的“乌托邦”中跌回了严酷的现实。

6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终于从谷底走出,国家开始复苏,生活渐渐走上正轨。那时我刚上幼儿园,记得老师教我唱的第一首歌是“太阳眯眯笑,小喳喳叫,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全靠党的好领导……”童稚的嗓音,甜美的笑声,如同树上的黄鹂叽叽喳喳,激动的心情无法溢于言表。第二首歌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接过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通俗易懂的语言,昂扬向上的曲调,让人感受到童年快乐与幸福。后来学会了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简单的旋律,惬意的歌词……上小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风暴就开始席卷中国大地,于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的许多优秀歌曲被禁唱,许多词曲作家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那时离我们家不远的电线杆上挂着两个高音喇叭,每天早早就开始播放《东方红》,晚上一定以《大海航行靠舵手》结束。那时的人们每天都要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孩子们是“红小兵”,在学校要身穿“绿军装”,背着“语录袋”,手持红缨枪,唱得最多的歌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等毛主席语录歌,再不就是“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还有《学习雷锋好榜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造反有理》等“革命”歌曲,再有,就是学唱8个样板戏。几乎所有的颂歌都献给领袖,几乎所有的歌声都弥漫着“革命”的火药味---“拿起笔,作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革命师生齐造反,文化革命当闯将…… ”,几段词唱完后还要高喊一声:“杀!杀!杀---嘿!”。那一年的秋天,我的一个大哥哥(父亲老战友的儿子),在《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旋律感召下,满怀豪情地奔赴那遥远的天山脚下支边去了,却永远地留在那里。

1970年,我们家也走上“五七道路”下放到农村,与千千万万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最流行的就是那首《不忘阶级苦》:“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用二胡伴奏,可谓如泣如诉。一天晚上,生产队组织全体社员及小孩参加“忆苦思甜”大会,会上先由一沈阳女青年唱《不忘阶级苦》,再由一个苦大深仇的贫农老大爷来忆苦思甜,这位老大爷在台前一把鼻涕一把泪苦诉旧社会,每当老大爷说着说着泣不成声时,便有人领着喊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打倒万恶的狗地主!”、“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毛主席万岁!”等等。我那时还不大懂那位老大爷说的什么,但会后吃“忆苦饭”的情景还是记忆犹新,那“忆苦饭”就是用一点点碎米及细糠和烂菜帮子剁碎,在锅内煮成稀粥,实际就是猪食,可没人敢不吃,吃的时侯都笑嘻嘻的,大家心里想些什么只有自己知道。那时,在田间地头到处可以听到知青们嘶哑地“歌唱”《北京颂歌》:“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也可以经常听到他们偷偷地传唱前苏联的那首凄婉唯美的《小路》:“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一首《祝酒歌》响彻祖国大江南北,随后过去一度禁唱的歌曲也逐渐解放,有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动听的《洪湖赤卫队》、《红梅赞》、《红珊瑚》、《刘三姐》、《阿诗玛》、《婚誓》、《九九艳阳天》、《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送战友》等歌剧和电影插曲,特别是越剧电影《红楼》的上映,竟然造成万人空巷争看林妹妹宝哥哥---那首“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经久传唱。后来,连《马路天使》里“小妹妹唱歌郎奏琴”也公开传唱了。曾经有一个时期,大街小巷多见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的轻年手提录音机,骑在车上边走边放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美酒加咖啡”、“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昔日绝对禁止的“靡靡之音”,竟然响彻城乡,港台歌曲登堂入室,洋腔洋调长驱直入---被压抑的歌喉彻底解放了。不过,我最喜欢那首《乡间的小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喔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笛隐约在吹响……”如此美妙的抒情,如此美好的生活。

应该说从80年代开始,人们才通过各种途径真正熟悉各种不同的音乐旋律,真正开始通过现代科技体验现代音乐的魅力。于是,用歌声来描绘新生活,有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好日子》;用歌声赞美祖国,有了《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用歌声展望新的时代,有了《春天故事》、《走进新时代》;用歌声洗刷百年耻辱,有了《东方之珠》、《七子之歌——澳门》,等等。于是,人们知道,唱歌不一定要规规矩矩地站在麦克风前一本正经地唱,也可以手拿话筒边走边唱,也可以边舞边唱。于是,就开始去卡拉O K了,唱起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唱起了“浪奔浪流”,唱起了“小城故事多”,唱起了“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唱起了“军港的啊,静悄悄”,唱起了“万水千山总是情”,唱起了“友谊地久天长”,唱起了日本的《北国之春》、《草帽歌》,唱起了美国的《生日歌》和《红杉树》,当然也唱起了前苏联的《喀秋莎》、《红梅花儿开》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歌曲是人类历史最为久远的文化现象。原始社会,人们在狩猎、祭祀、婚恋、放牧等活动中萌生了歌唱的需求,因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孔子说: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的《诗经》即是歌的总集,只可惜我们今天已不能将其唱出来了。中国是歌和诗的国度,历朝历代留下的歌曲数不胜数。这些歌曲中承载着先民的历史,记录着民间的生活,将人们的思想与情感融合在优美的旋律中,展现了一个崇高的精神境界。所以,有人说,歌曲是人类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有人说,歌曲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每一首歌曲都是一个时代的旋律。

歌曲是有颜色的。那颜色来自你对歌曲的理解,心境不同,环境迥异,你会对歌曲产生不同的知觉。回忆歌曲的颜色,我们也会经历了一次成长的洗礼。一首经典歌曲,是人生体验的浓缩和思想情感的升华,能够满足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歌曲作品是文学和音乐两者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词与曲水乳交融塑造了具有特殊性的艺术形象,在人的听觉上产生某种倾向的情绪,使人们能比喻它们的各种“颜色”。离开歌词就不能成为“歌”,去掉了旋律剩下的只是一首诗。

喜欢听老歌(当然也喜欢那些给我们带来欢乐的艺术家们),越听越有味道,越听越有感觉。伴随着老歌的旋律是我们曾经走过的悠悠岁月,或轻松愉快,或艰辛坎坷;或平淡从容,或跌宕起伏;或心如止水,或挥斥方遒。当我们再次回首,触摸到的永远是内心最温柔的角落,掩不去的是嘴角淡淡的微笑和心中难舍的眷恋。

一首首老歌,就是一幅幅温暖的图画,画中溢满了我们童年的欢乐、青春的悸动。独自听那熟悉的旋律,宛如清溪流水般滑过心间,拨动沉睡的弦,带给我们片刻呆呆的沉入,心会在那一刻无比的安静、柔软……

岁月风化了我们的忧伤,让流光记住我们的面孔,多少人的背后,有多少故事,可以写就多少我们的歌。我们的歌,要怎么唱,才不再寂寞?华美的旋律能不能谱写生命的乐章?走了很久的路,停下来才发现,被遗忘的歌声在风中哽咽,那是一首怎样的歌?可以让我们重新唤起心中的澎湃。

从风中拾起那首歌,无论日出,还是日落,我们不在停止。

从心底唱响那首歌,无论风,还是彩虹,我们不在退缩。

难忘那些经典的旋律,难忘那些如歌的岁月。伴着思绪飞扬,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激情与快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