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里的歌声

2012-06-03 13:54 | 作者:东方欲晓 | 散文吧首发

六月的天,是湛蓝的,蓝得是那样的清澈;六月的云,是洁白的,白得是那样的洁净;六月的阳光,是火热的,火热得燃烧起激情荡漾;六月的花儿,是鲜艳的,装点得世界是如此的灿烂;六月的歌声,是飞扬的,飘荡在花团锦簇的校园。

又是一个阳光的节日,又是一个歌声飞扬的季节,今年的“六一”,应邀参加了两所小学的“庆六一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当少先队员再一次把鲜艳的红领巾系在我的胸前,看着这鲜艳的红领巾在红旗下飘扬;当校园里再一次响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歌声激荡在校园上空的时候,我的热血在心中涌动,激情在心头荡漾,虽然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年龄,甚至我的孩子都早已不是少年,这歌声和鲜艳的红领巾,仍然把我带回了童年,带回了那个曾经的火红的年代,和那个让人窒息文化荒芜的年代。

记得是我刚入学的那年的“六一”,我第一次系上了红领巾,第一次听到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懵懂的心还只是一种好奇,站在队旗下,举起小拳头,跟着大队辅导员一起宣誓,在没入队的小同学面前这就是一种自豪,心里总是一种美美的感觉。后来在老师的教育下,慢慢地知道了红领巾的来历,知道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含义,幼小的心灵里,有了要做一名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理想。那时,最唱的就是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每当唱起这首歌,心中就有一股激情。最爱参加的就是少先队的活动,打着队旗,唱着《队歌》,在大人面前总是高高地昂起头,自豪和幸福挂满了脸上。我那时是班级的中队长,每次活动都特爱表现自己,每次活动我们的班级也都会得到老师和学校领导的表扬。

渐渐地,我们成长着,沐浴着阳光和歌声。那时对我们影响很深的歌儿,除了《队歌》,还有一首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也一直影响着我的成长,在庄严欢快的《队歌》之外,每当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如同一股清泉流过,感受着美好生活,也让我们知道了这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渐渐地知道了少先队队员应该担当的责任

我刚入学的那几年,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红火的时期,也是刚刚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的恢复时期,从灾难中走出来,倍加珍惜美好幸福的生活,看到大人们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奉献出的那种冲天的干劲,心中也油然升起一种长大后也要为建设祖国出力的责任感。那时也看到和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地好起来,虽然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了解还不深,但心中却深深地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好。走在上学的路上,心里哼的也是《社会主义好》这首歌,脸上挂满了阳光。

晴朗的天空也会有乌云飘过,正当我们在阳光和歌声里成长的时候,“文革”爆发了。这场政治灾难,不仅摧残了人的心灵,也摧残了文化。从此,胸前的红领巾不再飘扬,我们喜爱的歌声也不再传唱,一切都被禁锢了。取而代之的都是那些充满战斗气息的东西,少先队被“红小兵”而取代,《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被《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取代,《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被列为黄色歌曲而被取缔。那时,让我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喜爱的东西,一间却变成了黄色的、反动的东西了呢?

从此,校园里没有了欢笑,花儿一样的笑容再也不洋溢在同学们的脸上了。但禁锢和打压,并不能禁锢住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本能。记得那时,不知是哪个同学从什么地方弄到了一本“文革”前发行的歌曲小册子,记得其中的一首前苏联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我们格外情有独钟,也许是不让传唱我们喜爱的歌曲的缘故吧,也许是越是被禁锢的越是引起人们的好奇吧。那时唱外国歌曲更是不允许,会被打成反革命的。我们便和几个同学在放学后,躲在同学家里,把门窗关严,偷偷地用我们曾经学到的那一点点1、2、3、4、5、6、7音乐知识,学唱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时已经没有音乐老师了,所谓的音乐课就是老师从广播中学会的语录歌,上课教给我们,因为老师的五音不全,我们学唱的语录歌也都唱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唱这首外国歌曲,可想而知,有许多地方都唱错了,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感到了从歌中享受的那种快乐,当然了也只是偷偷的快乐。这首外国歌曲,我们在心里也一直偷偷地唱到了我们长大。直到现在,由于那时学唱的不准确,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仍然有唱不准的地方,也始终改不过来,因此再也不敢唱这首外国歌曲了,怕人笑话嘛!

历史总是在公正地书写着过去,社会总是在曲曲折折中不断前进。

如今,看到这鲜花铺满的校园,坐在绿茵场上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再看那翩翩起舞在红毯铺就的舞台上的少年儿童,心中不禁无限感慨。这是一个歌声飞扬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是一个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时代,能和花儿一样的少年儿童共同欢庆自己的节日,为这个时代的少年儿童生活在歌声和幸福中而喝彩,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