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2012-05-30 11:10 | 作者:小五 | 散文吧首发

早些年就想为父亲写一篇传记,可一直不知道如何下笔。好多次提起笔来都放下了。父亲给我的感触太多太多了,以至于不知从何写起!(这也不应是传记,应该是我对父亲的认识更为恰当。)

从知事起,父亲便是对我是很严格了。父亲在我们当地也是一名干部,整天忙于开会。只有晚上或闲时才能见到父亲。一回家便在昏暗的台灯下写东西,一直写到深才休息。我有好几次偷看过父亲的东西却不曾看懂过,那时候年纪小,认识的字少,加上父亲的笔迹,只好原模原样的放回抽屉。父亲从来不会让我过分的享受自由,从上学开始,除了每天要写完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外还要写完父亲安排的作业。有时候写到深夜也完成不了,我便不敢睡觉,直到写完才会安心的睡去。记得那年暑假,学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有发每学期必做的暑假作业,当时我都乐疯了。计划着,打算着,这个假期的过活。回家后,当父亲知道情况后很恼怒,次日也不知道父亲从那给我弄来一套,当时,我是很不理解父亲的做法的,气的当天都没吃饭。下午一口气把两本册子全给做完了。我只记得父亲看了看,摇了摇头,就走开了。此后,父亲又安排了许多任务,我也从来没有抱怨过,都一一完成。正是因为父亲对我一路的坚持,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一次抱回了六份奖状,我以为父亲会表扬一下我,可是父亲却没有夸奖我一句话,只是在别人面前谈起我时,他显然是很自豪的。我与父亲是很少交谈的。从来没有两人坐下来好好的和父亲谈谈,即使受了莫大的委屈我也不会说,因为他是父亲。

那些年,家里的收入不景气。吃饭几乎都是那几个普通的菜,反复的吃好些时日,我都是没胃口的,我深知这是家里经济收入不好,也就没作过多的疑问。只要父亲时间充足他都会领我去街上吃饭,每每这日子我便是最开心的。将街上的我喜欢吃的全部载入腹中,直到肚子实在放不下,我才肯回家。因为我自幼身体就不好,父亲也是尽力满足我。与别家孩子还有不同的是,父亲一年会给我添好几件衣裳,从来不会因为衣裳昂贵而不肯买给我。他和母亲的衣裳却好久才会购置,而当时大多数孩子只有再过节时才会有新衣裳。这点我的记忆至今是深刻的。

年幼时我总是喜欢称父亲为吴先生,父亲写的东西我是看不懂的,一种神秘感便是父亲给我的第一印象。父亲是很有文化的,而且父亲懂得很多,没学过电路知识却很精通,没有刻意练过字,却写的很俊朗。总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在父亲面前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我从来不会当着他的面去喊这三个字。直到现在我都承认吴先生是有文化的,至少在我们当地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大概到了我十岁的时候,父亲就辞去了那份工作,做起了生意。至于为什么吴先生要辞职,原因我也大概知道几分,或者或少的是因为父亲不愿意过那种勾心斗角的生活,父亲的那份工作对家人的关怀也是甚少的,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生活也总算归于了平静,但是,父亲每天天没亮就会起床到很晚才回来,忙于生计,毕竟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闲余时间都会呆在家中。曾经我也试图问过他辞职原因,每当提起此事父亲便不作声,此后我也再没追问过。那些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直下,似乎连续下了一百多天。母亲那些时日是不在家的,只有我和父亲两人,每天放学回家父亲总是按时按点的做好饭等着我,每次回家我的鞋总是湿透的,父亲便会给我准备一双干的,湿透的鞋父亲便会在火炉旁边烘干,以备我放学回来交替使用。就这样度过了整整三个多月的雨季。在此期间父亲从没因为任何事情而耽误我吃饭的时间。其实,我知道吴先生是有很多事情要去处理的,只是要照顾我耽误了或者延误了很多。这些日子,我也对吴先生了解甚多。

吴先生从不会去和人去争辩什么,他对自己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用不拘于小结来形容是不为过的。有次因为医生开药过量,我药物中毒了。父亲做的第一件事是将我尽快的送往医院抢救,住在抢救室的日子,父亲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当时我的体质很弱,需要不断的输液,父亲便和母亲交替陪我。因为那是已是深,气候是很冷的,急救室也没有暖气,床上只有一张不大的电热毯,输进我体内的药太冰,一阵阵刺骨的疼穿透我的身体。父亲似乎看出了我的苦楚,便用手托着输液管,希望能靠自己的体温减轻我的疼痛。我好奇的是,我不曾搬过病床,一直住在那间屋里。就这样在急抢救室一天一夜的过着。那天终于有了好转,我五六天没有进食的肚子感到饿了,我示意要吃东西,父亲便出去买了些早点,回来医生却告知我现在还不能进食,只能注射葡萄糖来维持身体各项身体活动的正常运作。我便让父母吃,不然会浪费了,从小我便在父亲的影响下从不会浪费的习惯。父亲故意背对着我去吃,偶然一个侧身我看到了父亲眼角逸出的泪水。我是很吃惊的,我大概从未见过吴先生流过泪。事后,那位医生对此事表示很抱歉并要求承担一切费用,虽然家里收入不多,父亲毅然拒绝了,只是向他笑了笑而已。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第一次看见吴先生的软弱。以后就在不曾见过了!

一次父亲受伤了,脚地板被钉子串了一个很深的洞,可这回有些严重。鲜血直流,看着心里一震发毛,我是很担心的。除了父亲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体会其中的痛楚。父亲的脸是姜黄色的,只是默不作声。经过简单的清理包扎便回床休息了。早出晚归是很辛苦的,也好趁这段时间可以休息一下,这是我对父亲说的话。然而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我没有想到的。在那些日子里,显然父亲是很无聊的,我大概那时候是不在家的。偶尔也只能打电话问问父亲的情况。我甚至不知道父亲那段时间是怎么度过的,许多时间我是无奈的,说到底,我很难想象父亲的痛楚。父亲的话总能把语言的学问点到。不可思议的是,没多久父亲便可以下床走路了。关于父亲的精神,我多少是知道的。当然,这也是我敬重之一。那天以后父亲突然做了一个很坚定的决定:“戒烟”。起初我一直是持怀疑的态度。二十多年的烟龄,想要戒掉那是多么一件煎熬的事情了,我都不敢想象那烟瘾犯了时的痛楚,必然是我无法体会的,有人认为父亲是为了过日子才做此决定的,有人认为是因为身体的原因。父亲对于此类的问题是拒于回答的,然而我是知根知底的,父亲的身体显然不如从前了,时不时的需要与药物挂钩,也加上家里人都反对父亲吸烟。这应该是最根本的原因。我最大感触是父亲年纪大了。

姐姐,将父亲的精神在她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姐姐也一直很努力,很勤奋。从小乖巧听话,在我们那地是出了名的“乖乖女”。也一直父亲的骄傲,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那年姐姐要出嫁了,父亲显然是很无奈的,母亲还开玩笑的对父亲说:小棉袄是该脱了,舍不得都得脱,你以为你谁啊。父亲当时表情是很尴尬的,我知道父亲是舍不得姐姐。出嫁:在父亲的理解中从此就不是自家人了,即使还是自己的女儿,但有能有多少时间在自己的身边。出嫁的那天晚上,父亲、母亲一夜都没有合眼,一直和母亲在说些什么,但说着说着便陷入了沉默。那天晚上的夜很寂静很漫长,我知道父亲有太多太多的心酸与不舍。婚礼当天父亲很早就开始忙碌,那天来了许多客人,父亲当天是很开心的。为了这一天,父亲打早就在准备。我见过父亲为这件事所写的日行流程。我也知道父亲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女儿办一次最风光的婚礼,然而那次婚礼在我们当地没有那家女儿出嫁可以赶上的。然而,很多相邻对于父亲的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则认为,女儿嘛,没有必要,毕竟以后就是别家的人了。要是儿子的婚礼就应该风光大办。由此可见,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存在的。婚礼当天,父亲嘱咐了一大堆关怀姐姐的话语,似乎说不完,堂堂的吴先生在此刻变得罗嗦了,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父亲是不喝酒的,可那天父亲喝了很多。我当时是可以理解的,我没有劝阻,母亲也没有,只是静静的看着。婚礼结束后,父亲看都没看姐姐就坐上了回家的车,其实我知道父亲是怕他忍不住流泪了,父亲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软弱。直到今天父亲闲时,就会拿出那张不知道放了多少次的婚礼CD很认真的看。每当这个时候我便知道父亲想姐姐了,只是不曾向谁提起!

去年的时候,父亲突然提出想开小工厂的想法,需要征求我的意见。我是很诧异的,我没想到的是父亲会和我商量。因为吴先生从来没有和我商量过任何一个问题。同时,我也是很吃惊,不明白父亲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对于这件事情,我是持反对态度的。其实我觉得,父亲已经够累了,我不想父亲更辛苦。要知道这件事办起来是很麻烦的,牵扯到诸多问题。例如:前期投资,运营问题,销售问题,市场状况,利润问题等等。在经过详细分析后,父亲也觉得很有道理,也没有明确的态度。大概父亲是想自己合计合计。在此后的日子里,父亲也再没有提起,这件事也就暂且搁置了。我知道以父亲的性格,他是不甘心的。但是,在我的影响里父亲从来没有盲目的去从事任何一件事情。在整个家族当中,父亲是排行老大。也因此父亲背负了太多太多。听母亲说,那年她和父亲结婚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家里的生活是相当艰难,每月在集市上仅购置一袋“黑面粉”维持过活,“黑面粉”是当时最便宜的面粉,也就是大部分都是用小麦皮磨制出来的。用母亲的话就是:每个月吓着吓着吃,没咋吃呢,一袋面粉就完了。父亲则当时靠做一些苦力活来换取一些钱财,来维持家里的开销。而后来,社会发展也快了,父亲的弟妹都没有受过父亲当时的苦,等到他们成家立业时,基本上该有的东西都有了。父亲作为兄长,对自己的弟妹也是相当关怀,甚至有些过度包容。记得姐姐婚礼那天,因为来的客人甚多,父亲则急于招待客人,却无疑中发现有好几位客人不见了,便打电话询问。才得知是二带走的,(我们当地管父亲的第一个弟弟叫二爸的,我二爸现已接近四十岁了,膝下有一儿子也十五岁了)因为已到开饭时间,父亲担心客人怪罪,便让二爸赶紧带回来。回来之后,父亲赶忙给客人安排就坐,便问二爸为何将客人带走,二爸则大吵大闹,完全不顾整个现场的状况,句句指责父亲,似乎父亲不该过问他这些。见此情形,父亲的眼神暗淡了下去,便莫不作声地走开了。然而,父亲似乎没有将此事挂于心上,还是笑呵呵的去招呼客人。在场的人都楞住了,直直的看着二爸。我本以为婚礼结束二爸回去找父亲说明此事,毕竟造成的影响是不好的。可是没有,直到现在也再没有提起过此事。父亲也很无奈,只是时常说,没有给姐姐办一个完美的婚礼,亏欠姐姐,这是父亲的一生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我对于此类的事情是无发言权的,作为小辈也不应有所回应,可以这么来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吧!

父亲黝黑的皮肤,飞剑的眉目,不大的眼睛,单眼皮,短的头发,头发已泛白了,眼角有不会轻易发现的皱纹。岁月的洗礼使父亲比同龄人看起来老了几岁。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走在大街上是不会惹眼的。曾经有人问过父亲,为什么你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而他家的孩子却让自己很苦恼。父亲浅浅的一笑,开口道:“教育孩子不在于方式方法,而再于你是否用心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说成功,我并不这样认为。”在我的影响里,父亲教会我这样一个道理: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其实,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首先要从改变思想开始。这个就相当于你吸收什么样的营养,就决定你的身体状况。平安夜这个节日,对于现代都市的人来说是任性和放纵的借口。纷纷扬扬的下着,那夜我能体会到父亲的感受,如同空气能感受到蜻蜓翅膀的震动。因为在那一夜发生了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因为天气极冷,加上家里住的地方有限,我与母亲便睡在了刚装修不久的房间里,次日早上我在一阵冷空气中被惊醒。看见母亲还在熟睡当中,我便起身穿衣裳,我的动作很轻深怕打扰母亲的休息。待我穿好衣裳,刚迈出一两步,便头脑一阵眩晕,然后什么也不知道了。待我清醒了以后,才发现自己躺在地上,急忙起身,当时我也没在意。见母亲睡觉的姿势一点都没变,我开始有些担心了。喊了母亲好几十声,母亲依然未醒,我急了,便开门喊来了隔壁的阿姨。事后,我才知道母亲和我是中毒了。母亲一直沉睡,点滴瓶很多,满屋子的人。而我,经过检查得出,并无大碍。医生嘱咐父亲,不要担心,母亲只是暂时休克。天哪,休克!那不就是假死吗?万一醒不过来怎么办。父亲焦急而又无奈的说道。医生经过再三解释消除了父亲了的顾虑。那天晚上父亲整宿没睡,一直陪着母亲。如果说眼睛是亮的,那再也没有比泪水洗礼过的眼睛更亮了!好在第二天母亲醒了,在父亲细心的照料下,数日,母亲便康复了!

而今的父亲,无论是从生理、心理上已经赶不上以前了,每当我看到父亲那张熟悉的面孔,我的心理久久不能平静。父亲脸颊的每一条皱纹都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我大概已经有半年多没见父亲了,甚是想念。而父亲的这些秉性,我不知他是在何年何月就形成了。我只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做人一定要遵守三老实,即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他还说不要老是记着别人的坏,要常记着别人的好。这些话在今天或许早已过时了,或许多少有点憎不够分明。但却又总是那么清晰地回荡在我耳畔,一直有形无形地左右着我的思想和行为。

父亲的优点是心胸开阔,实践范围相对母亲要广泛一些,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比较理智,看得长远。而且成熟的父亲应变能力也较强。所以我认为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主要是两个。一是建立良好的家风,二是做好家庭关系的导演。父亲不必像母亲那样事事都关心到,但是关键时候必须能够缓解家庭矛盾,减少冲突。为父之道,我觉得也讲究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长期以来,我总是习惯强调母爱的力量,强调母爱最崇高,但事实上,父爱的力量同样伟大。就像一只两只翅膀、一个人两条腿一样,母爱和父爱是缺一不可,无法替代的。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总是思路是不清的。或许在别人读来是乏味、无聊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是思想最彻底我一次洗礼。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我只是写了个大概,因为父亲的故事永远也写不完、永远!)

小五

壬辰年五月

所属专题:2012清明节诗歌散文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