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张爱玲

2012-05-21 12:53 | 作者:可乐瓶 | 散文吧首发

document.write(g_oBlogData.data.cgiContent);

if(isTemplateBlog) {

TemplateBlogParser.start();

}

-------文/可乐瓶

很早以前,便钟情于她的文字。她说:“因为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而我想说的是:“因为痴迷,所以愿意倾其笔墨!”不管是多少文字?不管它是好、是坏?总归还是想把内心那些悸动给记录下来的……

很想走进她的内心,去看看,看她到底苍凉到了哪般程度?黑暗而无半点母爱童年;一段倾其一生却被伤的千疮百孔的爱情;一个被孤寂与凄凉包围的晚年。我甚至会认为,她的来到,仅仅是为了留给世人一个苍凉、凄美的故事而已,以及她那些苍凉的文字……

今天忽然问小炜,问他是否了解张爱玲,可他的回答多少是让我有些失望的……他竟不知道张爱玲是谁?但他愿意了解,对我而言,却也是一种安慰。我痴迷张爱玲,就好比小炜曾经一度痴迷那些武侠小说吧!像他所说,有些东西是无缘由的,只是一种无缘由的痴迷………

我给他讲我了解的张爱玲,讲她的黑暗童年;讲她的凄美爱情;也讲她的凄凉晚年。竟一下子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多,也不考虑听的人是否也愿意听我这么说着?小炜说:可以倾听一个人的心声,是件非常荣幸的事。且不去深究他的回答是真心话,还是仅仅是出于礼貌的回应?对我而言,都会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昨日,看了三毛根据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经历所写的《滚滚红尘》的电影,心生好些感慨……那段倾城之恋,倾其了张爱玲一生所有,却依然被整个世界彻底地抛弃!似乎,现在有太多的人热衷于看那些所谓的票房很高的佳片,却少有人去看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渐渐褪出我们视野的影片。我有时喜欢叫她“爱玲”,不是因为什么,只是觉得这样叫她比较亲切。按照辈分来说,如此叫她自然是不合适的。然而,在我这里这些也是可以略去的,一个人的灵魂与另一个人的灵魂在这世上永远是平等的。很多人说她孤傲;说她常拒人于千里之外;说她是个怪人。然而,这真的是事实吗?若不是这身边人无一人真正懂她,她又何必拒人与千里之外呢?若不是那黑暗的童年,她又怎会有如此的绝望呢?若不是胡兰成的滥情,她又怎会孤老终身呢?是这个世界先抛弃了她,而后她才抛弃了这个世界的。

那日,初次与胡兰成的交谈,不知不觉中竟过了五个小时,若不是天色渐暗,想必交谈还会继续下去的。那时,她便知道,眼前这个男人是懂她的!懂她的文字,所以更懂她!从小就缺失父爱的她,自然对胡是有一种依赖感的,那么多年了,她终于遇到了一个懂她的人。这个世界早就抛弃了她,而现在胡是那个将她重新挽就回来的人。重新给了她绚丽的世界,不管之前的世界是有多灰白、多黑暗,此时对她而言都已经不再重要。然而,她后来说过:“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只是,那时候,她又怎会想到这些呢?她倾尽自己的全部去爱他,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相爱,爱的那样超凡脱俗。试想一下,当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抛弃你的时候,有一个人过来将你拥入怀中,给你从未有过的关怀、理解与呵护,你是否也会认为这个人是上苍赐予你最好的礼物?是否也会暗下决心与这人厮守终生?只因他在你最需要爱的时候,来爱你!谢娜在婚礼中这样说到:“谢谢你,张先生!在我最需要爱的时候,来爱我……”说到那里她便哽咽的不能再说下去了,眼泪便流了一地……想必,那时爱玲比谢娜要激动的多、更愿意倾其一生,爱眼前那个男人!毕竟,谢娜没有被这个世界抛弃过。胡兰成没有向她隐瞒已婚的事实,然而这些对爱玲来说都是可以忽略的。在胡兰成的妻子提出离婚后,他们则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那年,她二十四岁,而那年,他三十八岁。“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胡兰成在两人结婚时所写。她们的婚礼没有任何仪式,只有好友炎樱为证。“现世安稳”,那时的胡兰成想必是愿意给她一个安稳的“家”的。她曾在胡的信中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也许,她只在乎胡兰成当下对她的爱,其他的她都不愿多想。她从未在意世俗的眼光是如何看待她的爱情。爱玲本身就不是一个世俗之人,她不以世俗的价值观去品评一个人,自然也不会以世俗的眼光来品评自己的。对于世俗之人的谈论,她早已习惯,早已麻木,早已看透。在她眼里那些世俗之人,只不过是一群愚昧、守着封建主义压抑自己思想的可怜人罢了!

她在散文《爱》中写道:“于千万人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人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了,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她的文字,也是从那是开始被她的文字吸引,近而强烈的想了解她。她也曾在《迟暮》中写到:“青如流水般逝去之后,数十载风绵绵的灰色长又将怎样度过?”她的晚年,是孤独的、凄凉的。其实,我觉得即便是身边围绕了好多人,她也还是感觉孤独的。她曾说过:“我将只是萎谢了”只有胡兰成能使她重新绽放,然而那是不可能的了。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洛杉矶的公寓内。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她是带着她的苍凉离开的,就连离开也选在了这样一个尘世最繁华最热闹的日子。她逝世的那日,恰逢是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享年七十五岁。

张爱玲虽不是世俗之人,但她又是世俗的,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感受到!她告诉你,但她不炫耀!张爱玲喜欢用一个苍凉的手势,来形容她作品中的人物,而事实上,她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她说她不喜欢壮烈,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我爱她的文字,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一种喜欢。喜欢这样的文字,平静、自然、睿智。然而,在现实中遇到的众多朋友同学中,竟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喜欢张爱玲,更别说坐在一起讨论一下了。也只能是说给自己听罢了,或是说给那个远在天堂的张爱玲听。今天,小炜听我说张爱玲时对我说:“不要过多沉浸在那些文字里,毕竟那是她的故事。”是的,很多人会说看太多张爱玲的文字,会让人感到悲凉,对人生失去了乐观。或者又会有人认为:她只是一个不无庸俗的作家,喜欢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傲女人罢了。然而,我依然觉得她伟大。张爱玲性情孤傲,她的文章是写在针尖、刀尖和舌尖上的,犀利、冷酷!只是轻描淡写,便可以呵成一片苍凉的气氛,这便是张爱玲!

或许,许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她。然而,多年以后,我们依然还能从她的文字中感触到那么多,这也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

小炜说他想在大学期间,写出一部自己的小说。却总在写小说时考虑到很多,以至于被限制。我说,何不尝试着任由自己的思绪写下去,写好了再回头去看,或许那些所谓的主题,早已渗透在字里行间了。我说我是不喜欢被限制的,我只写自己内心的文字。自然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从不去考虑什么主题?什么中心的?我不想让自己的文字去奉承那些世俗人的虚荣心,我说我的文字只写给自己,和看得懂的人!对于爱玲,我还需要去慢慢了解,去慢慢走进她的内心,通过她那些文字……

评论

  • 郭琦梦:不知是相识过早,还是重逢太迟,为何有突如其来的喜悦,又有种浮燥的凉薄。 他们的爱情像一株历经风霜的老树,在迟暮绽开新的绿牙芽。她如此风华绝代,他的出现让她有种微雨燕双飞的惆
    回复2012-05-21 23:51
  • 可乐瓶: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爱情,总是在我们还无防备的时候,袭击而来。
    回复2012-05-22 22:26
  • 可乐瓶:回复@郭琦梦: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爱情,总是在我们还无防备的时候,袭击而来。
    回复2012-05-22 22:28
  • 郭琦梦:回复@可乐瓶:知音
    回复2012-05-23 01:02
  • 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花:顶一下,推荐阅读~
    回复2013-10-24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