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童年
如此童年——读《城南旧事》有感
褚沄馨
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儿时牙牙学语的时光也已伴着悦耳的驼铃消逝。书读得马马虎虎,看过之后便束之高阁了。
三四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林海音的文章,文字易懂却又不浅显,使我着了迷。林海音的文字不像鲁迅先生那般讥讽,又不如老舍先生那般深奥,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积,也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只是那样的平常,恬淡。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惠安馆的疯子,饱受虐待的伙伴,为生活所迫而偷窃的青年,身世凄苦的兰姨娘和重病辞世的父亲……记忆的随片混杂者夹竹桃的鲜香——如此童年。
读《城南旧事》,没有太多的激情,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淡淡的,却感动着我。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童年去了,留下的是对古都的丝丝回忆,那依然如旧的闹市僻巷对着血色残阳诉说着往事——如此童年。
有谁能想像当英子发现那个善解人意的青年居然是小偷时的惊讶,有谁能理解父亲重病而亡时英子的痛苦。她便在懵懂中慢慢长大,送别了自己的童年。
蓦然回首,满地的夹竹桃间却已不再是欢声笑语,而是那满地的悲凉。懵懂不知摘星事,直到流萤舞成眠。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尚未成年的英子来说,愁苦又有何用?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少了一点幼稚,多了一丝缅怀。
怒放的夹竹桃已不复存在,那幽幽的香气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是的,英子童年已经走了,永远地走了。只留下落花下一个女孩的背影,在夕阳的余辉里那样静默,正如她衣襟上的那朵沉默的夹竹桃。
回眸我的童年,虽然谈不上溢彩流光,却也是趣事多多。夹竹桃的鲜香又带我回到了那时的青涩时光……
几年前,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怀柔的神堂峪,那里的水很清,但没有鱼,我疑惑不解地问:“这水里怎么一条鱼也没有?”妈妈说:“你再仔细看看。”我把脸贴近水面,才发现水里尽是浑身灰不溜秋的小鱼,我不禁大失所望。于是,便继续沿着溪水逆流而上寻找大“猎物”。这时,妈妈冲我招招手,悄声对我说:“这片水里发现了大鱼,快拿抄子过来。”我赶紧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把抄子沉到水里等着那条鱼游进我的包围圈儿。当它放松了警惕,我便快速地扬起抄子,鱼是捞起来了,但由于我用力过猛,趔趄了一下,没站稳,一屁股坐到了水里。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大鱼也逃之夭夭。爸爸妈妈站在岸边看着我的狼狈相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心想:今天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鱼没抓到,自己反而弄了个落汤鸡!——如此童年。
春天,徜徉花海,如雪梨花,妖娆海棠,盎然迎春,盈盈竞相怒放。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这山花烂漫的季节,我也即将送别自己的童年,迎来那如花年华。艳阳下,春花间,洋溢着一个女孩快乐的笑脸,那样愉悦,正如她鬓上那朵怒放的夹竹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