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家作品的体会——何为文字美

2012-04-22 15:29 | 作者:曹老师 | 散文吧首发

近年,因读杨绛先生和几位大家的文字,对何为文字美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丈夫钱锺书是著名文学研究家和作家。

学界认为:杨绛先生文学语言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初读杨先生的文字,很是不解。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文学大家的文字为何这么简单?简单到了初中生的水平,似白开水?渐渐的,我读出了味道并喜欢进而模仿。先生的文字看似浅显,然功力深厚,内容净化心灵,给人启迪。这才是文学的真谛。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文字浅白,但读来意境深远,震撼心扉。作品问世后,无数人竞相模仿,但至今无法超越,成为现代诗歌经典

闫肃先生的词作脍炙人口,并非以词汇华丽取胜。著名作家苏叔阳说:“阎肃的歌词,大白话的居多,但他的大白话里满是学问,俗中见雅,耐人寻味。”中国文联副主席陈光中评价阎老:“他善于选择平凡的视角,用平凡的语言,塑造出了不平凡的意境,讲出来不平凡的话,揭示了不平凡的思想哲理,抒发出了不平凡的情感。”

这就是大家的文字美及产生的魅力。

去年青歌赛,著名学者余秋先生在点评什么是朴素美时,延伸到写文章。他说,好文章不在文辞优美,贵在行文流畅,内容有深度。

(附杨绛散文

钱锺书读书也做笔记

杨绛

钱锺书好读书,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不仅很多,而且不易遗忘。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__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锺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篡,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词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荃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下)”这都是用毛笔写的,显然不是在饱蠹楼边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然后写出的笔记。

做笔记很费时间。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几遍之后才发现。

锺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

锺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锺书每天总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常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我听。

锺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过反复整理,分出三类。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锺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

第二类是中文笔记。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一九五二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毁了。

第三类是“日札”——锺书的读书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