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江村

2008-11-13 11:42 | 作者:汪建中 | 散文吧首发

天下称得上江村的地方,实在不多。

在我看来,能叫做江村的,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村里村外,沟渠纵横、小舟穿梭、碧波荡漾;二是所有民居都古朴典雅、闲适淡定,其间不时点缀一两处园子,而这园子又是那样幽深,一脚踏进去后才发现它原是那么宏阔,那么精致,在柳暗花明中潜藏着那么些楼台亭阁;三是在纵横交错的沟渠上,随处横卧有石,石桥已经斑驳,桥栏上的纹饰图案在绿苔的掩映下,隐约讲述着古今典故和民间传说。

要寻觅这样的江村,当然只有去江南水乡,那里的村镇就具备这些特点。比如同里,在它纵横着沟渠两侧,民居古朴,园林静雅,街衢恬淡。

然而,去同里的最佳时机,又应是中秋。尤其在中秋之,五湖同映一轮婵娟,三桥共揽满河月色,那种明净、清澈,那种天地一色的通透与清爽,实在算是千古一绝。

去年的中秋,我正在在苏州,但苏州的中秋节过于拥塞,过于喧闹,于是在朋友的建议和带领下,我们就去了同里。

从汽车里钻出来后,抬眼望去,直扑眼帘的是两个静雅的字:江村。

说同里是江村,一点没有贬意。因为,在习惯上人们都称它为古镇。按照传统的建制,镇当然比村大,但从诗美的层面来看,江村所种呈现的诗境和诗趣,远比镇邑优雅得多。所以,在我的心里,同里不是镇,是江村,而且直通诗心。

我们雇了一条船,沿着小河,在江村里绕来绕去。此时天色已晚,一轮皓月高悬九天。船头犁开一河月色,银光光地从船舷两侧散开,在船尾处又被拖出无数条银光光的月痕,渐渐地,淡了,远了,然后就恢复了宁静。

岸上的民居,最老的据说已近千年,年轻一点的已有百年的岁月。在月色中欣赏这些古典民居,实在是诗意斐然:所有的房檐都勾勒着月光,所有的檐翘都挑着圆月,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它们都是那样古典,古典得完全可以入画,入诗,入歌。小河两边,老人们三三两两坐在岸上闲聊,见我们的船儿过来,他们友善地冲我们笑笑,笑过之后又继续着他们的闲聊。偶尔有一两对情侣,手牵手在河边漫步,在月光的笼罩下,他们的显得格外温情,格外浪漫。

虽然是中秋节,但这里的节日气氛并不浓厚,人们该干啥的,照样在干啥,似乎不知道这天是中秋节似的。对此,我很纳闷,在成都,离中秋节还有好些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着买这买那,就连最不讲究的人家,也要买上几块月饼,称上一两斤水果,在中秋之夜烘托一下赏月气氛。但在这里,随着船儿缓缓前行,我一路都在观察,就没怎么看见人们对于节日的张罗和赏月的激动。照常理,这实在是不应该的,因为这里的人文气息如此深厚,古典之美如此普及,无论如何也得张罗出一个像样的中秋。经过仔细打量,我才发现,这里的人们如此淡然中秋,在于他们已经被古典浸润得习以为常,不会特别在意,也不会抛诸脑后。

有这样的心态,只有在生命中充满了大古大美的族群,才会有如此表现。假如他们面对一个中秋而表现出一惊一诧,那就不是同里,就不是小河缠绕着的古雅江村。

这里的石桥很多,样式也是千姿百态,最让人倾心的,是拱桥。这些拱桥,在月光的映照下,朦朦胧胧又迷迷离离,淡淡的桥影投射在河面,随着波动的涟漪,晃来晃去,十分优美,十分柔曼。

在同里,最著名的桥,有三座,它们分别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这三座桥各有特色,呈“品”字型架设于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由于有了小河,这江村就平添几多柔媚;由于有了石桥,又给这江村增加不少浪漫情调。最有意思的是,同里人喜欢“走三桥”。每逢婚嫁喜庆,他们会结队绕行这三座桥,来到桥上,他们要悠长地念一声“太平、吉利、长庆”!据说,凡老人过大寿,也要去“走三桥”,目的自是图个吉利。在这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看来,在同里,人们已经把横跨小河的石桥作为一种幸福的象征,寄托着对美好事物的殷殷祈盼。

此刻,我们的船行到普安桥边,抬头望见一副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写得真好,暗合了我们此刻的心境。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写得很浩荡,也很儒雅。据说,同里这地方盛产两样东西,一是古典建筑,二是进士。

据同行的朋友说,在同里这小江村,从宋至清末,先后出了一名状元,四十二名进士,九十三个文武举人。这些数字,对于一个省而言,不足为奇,但对于一个小小的江村来说,那就不得不使人惊愕了。这究竟是一方怎样的土地,居然出了那么多学子,那么多才俊?难怪普安桥畔的对联要这样写了:“两岸书声接榜歌”。可以想见,在当年,学子们为了一展抱负,在江村的两岸,夜夜都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而那此起彼伏地读书声连接着的,是揭榜时的欢歌与笑语。也许正是因为在几百年间出了那么多人才,同里才成其为同里?又也许是因为同里的风物优雅了千年,这才出了那么多的状元和进士?

在这里,人与物,景与人,已经粘合得难以分割,其实,一旦分割开了,那就不是同里了。同里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小桥流水,还在于升华于小桥流水上的人文气息和华彩的生命。

天上的圆月,似乎更圆了,在一百多年前,这秋月照过一拨拨才俊的苦读与欢颜,在今夜,它照耀着我,任我在同里的水巷里悠悠然荡舟。

坐了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船,我们上岸。

上岸后,踏着石板路上水淋淋的月光,那种感觉,简直犹如神仙。于是猜想,当年村里的学子们,在赶考的前夜,一定在这泻满月光的石板路上,伴着抑扬顿挫的声声诵读,来回度着步。最终,他们一个个走出了村子,走向了一个宏大的人生舞台。

同里,有我中的江村所具备的一切气韵,这正如一副对联所云:“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然而,同里又不仅只是这些,它还有很厚重的一面。当走进一处园子后,这才明白厚重的原因是什么。这所园子很有名气,它叫“退思园”。

退思园的建筑格局异常独特,改纵向设计为横向铺陈,自西向东构建。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园内的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等,全都以水池为中心,营建出依水而居的江南情调,放眼一望,这些建筑仿佛全都漂浮在水上。

园子的主人,是土生土长的同里人,他已去世很多年,他死在任上,死在填堵黄河边决口的大堤上。这个人,叫任兰生。

任兰生做官做得不小,授资政大夫,赐内阁学士,任凤颍六泗兵备道,兼淮北牙厘局及凤阳钞关之职,还在现今安徽做过官,管理过很大一块地方。光绪十一年,任兰生因为被人诬告,以营私肥己罪被弹劾。回到老家同里后,花去十万两银子建了“退思园”。他建园的目的,据说是闭门思过,颐养天年。

退思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建设,到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成。退思园建成后,任兰生在张曜、曾国荃的一再保奏下,经朝廷同意后复职。任兰生复职的这一年,黄河决堤,水患千里,灾民遍地,于是他被调去救灾保民。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卒于任上。

也就是说,园子建好后,任兰生还没来得及好好消受一番,就被调往抗洪救灾第一线赈灾去了。而他建园思过的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他就匆匆离开了人间。

退思园建好一百二十年后的中秋之夜,我和本地几个友人在月光灿然的园子里品茗。茶,是西湖龙井,是上等的名茶。园,是一等的名园,已在中国领了百年风骚。在这样的园子里品茶、赏月,于我而言,实在是宛若天堂了。

我们品茶赏月的具体位置,是在一艘石船上,它的名字叫“闹红一舸”。这石船横卧池中,半浸碧水,人站在船头,立即有湖上泛舟之感。舷侧的水面上,月影浮动,树影摇曳,仿佛这石船正在航行。围着水中圆月游动的一尾尾锦鲤,不是发出噗哧的声音,给宁静的园子平添了几分生趣。

在宁静的退思园里喝茶赏月,我倒是忽然有一种退思之感,而且十分强烈。思什么呢?也许只有天上的明月才知道了……

这天晚上,我们在太平桥旁的太平客栈投宿。

透过客房的窗口,正好望见悬天的中秋月。此时的月亮周围,没有一丝云,静静地,又净净地,显得尤为清明,尤为高远。惟有几颗稀疏的星星,在遥遥地闪闪烁烁。

明晃晃的月光从窗口照进来,洒了一地。望着一屋子的月光,我算是理解李白的名句“疑似地上霜”了。

窗外是小河,还有人在行船,咿呀的橹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这时候,谁家的人还在吹奏竹箫,那箫声沿着小河两边的民居隐隐传来。静心一听,那人吹奏的曲子是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曲。旋律凄楚,声调悲切,在这中秋之夜,给人的感觉格外怅然,特别伤感

在这样的时候,李白那两句诗,蓦然飘进我的脑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呵,月照江村,窗外的船儿已远去,而两岸的灯火,仍在阑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