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笔会

2008-10-31 23:24 | 作者:叶溪 | 散文吧首发

通道笔会,我原本很想参加,却怕路途遥远,最终没有去成。这几天,看亦蓝和芙蓉写的帖子,立马就后悔了。人容易犯懒,犯懒得结果,便只好眼羡别人的快乐,以后悔抵消一点别的心境。

我没有去过通道,对通道了解也少。编辑《芙蓉花开》时,读隆夫的《侗寨“吃”》,算是第一次知道侗家有此风俗,印象却并不是太深刻。后来,山泉在芙蓉国贴出通道笔会方案时,附了一组独岩风情照片,那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令我怦然心动,当时是没有丝毫犹豫就准备报名的,然而,懒是天性,心动一过,懒劲就占上风,结果便与美丽的通道失之交臂了。

最近,我也在组织一个笔会。办笔会这种事,组织起来比较麻烦,但于参加者,未尝不是好事。看亦蓝的帖子,知道这次笔会的组织者是山泉和花明居士,我想,文朋诗友这一份因通道笔会而起的喜悦与欢乐,当源于组织者的一腔热心兼一点便利吧。

忽然就想到王小波的随笔《我为什么要写作》。他对于自己为什么写作,似乎是用这么一句话来解释的:“我的行为是不能解释的,假如你把熵增现象看成金科玉律的话”。那么,若要问山泉们为什么要组织这么个笔会,恐怕也无须解释太多。——若真解释多了,或许就不真了。有些事,喜欢就做,有能力就做,我们做事,大抵也都是这样的。

我仔细地看了论坛各个板块帖出的文字和图片,印象经由词汇来表达,大概主要有这四个:古老、野趣、质朴、美丽。又知道笔会活动的主要景点是皇都民俗文化村。从照片看,这里虽然是旅游景点,但人们依然生活在其间,对此我是很赞同的。我去过一些古村落,有些纯粹就是一处景点,已经不住家,这样的古,呆板,就显得不很真实,似乎是出土的瓷器,价值连城,却失去了它原本的用途。我这样说,是想强调皇都作为侗族文化的一个标本,不应该仅仅只供人欣赏,它主要的效用,是要作为一种参照,让一代代的侗家儿女意识到它的好,并以它作素描的对象,涂画于自己的生活或者生命之中。

普修那样的风桥,在我小的时候,在我故乡,并不难见到,虽然风格不同,但形态大抵是相同的,古老也大抵是相同的,但是,那些桥,现在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了,其实就是短的十年二十年的事,有的是要取那难得的木材,有的是年久失修不得不拆掉······总之,是拆掉了,那是很可惜的。而我老家,很多青瓦骑墙的老屋也因种种原因被拆掉,换之以毫无特点的所谓的楼房,红砖、预制板搭成,在青山绿水之间,很象放大的轰老鹰的稻草人,实在滑稽得很,然而,翻建者仍然趋之若鹜。通道现在依然可以住人的古老的房屋(不仅指建造年代久远,样式的古老当更重要),能够成片的保留下来,真是弥足珍贵。一种东西,熟悉了,往往就不珍惜,现代文明的时髦很容易对我们熟悉的古老形成冲击,而时髦的,往往缺少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时髦一阵,便成为灰头土脸的住人的屋子,而非适合我们民族或者地域的建筑,最终将成为鸡肋。

发展旅游是繁荣地方经济的好事,但是旅游同时也容易对地方风土人情造成冲击,尤其是在建筑方面。皇都作为一处景点,一定要吸取别处民俗景观的教训,不要盲目地翻建、扩建,修旧如旧、新建如旧、旧与旧同应该是最起码的原则。对于风景,个人眼光不同,感受当也不同,但古朴、野趣、民族化当是很多人所看重的。皇都的珍贵,恐怕也正在这里。

说起野趣,芙蓉的那些片片,推板车的、担担的、绻身稻田的,无不透露出她对这一域乡土的新奇和喜,也见出她活泼的个性。而风雨桥的合拢宴,又显出别样的异趣来。我只是担心,对面之际,似乎只有窄窄的一条,面对而吃,若吃相不雅,怕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在这种地方,再粗俗的人,恐怕也会斯文起来。

扯得远了些,还是说笔会吧。文学笔会,自然是以文学的名义。一大群人,因为一个帖子的号召,就聚在一起,其实已经超出一般意义上的笔会概念而回归到以文会有的传统上来了。这里没有级别,没有大小,没有有名和无名,只要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哪怕你并不真正作文,也不要紧。这才是我们热爱文学真正的状态。文学是愉悦生命的,若以文名论文学,则文学就辜负了我们这些无名之辈,文坛便也仅仅只有李白、杜甫一群可以称道了——然而,李杜们恰恰是喜欢交游山水,交游文朋,而不是独坐高楼,独享文名之优的。这样看来,芙蓉国存在的意义,是存于文学,融于文学,也将是有利于文学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