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散记

2008-10-27 09:02 | 作者:舍树 | 散文吧首发

山城镶嵌在黄土高原的最南面的台塬地带,它是关中平原通往北部山区的一个大山门。一场秋后,和几个同事一起驱车前往,目的是去品尝当地出名的小吃——荞面饸饹。

君子谋道,小人谋食。离君子标准还很远的我们战胜不了食欲的诱惑,于是打着弘扬“吃文化”,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刺激经济贡献GDP的旗号,从平原一路北上钻进了山区。

进山的公路宽阔平坦,在两山当中蜿蜒穿行。车行其间,秋日的山光树色一下子就把我们裹了进去。山的连绵,树的苍翠,远处的塔影,路边的羊群,透着果香的风,真让人不能相信这里竟是黄土高原。山下的清河一路作伴,像一个美丽清秀的导游姑娘,让旅途增添了许多温馨雅致。眼睛忙起来的时候,心已经歇了下来,家事国事烦心事全被抛出了车窗。原来有时让心情轻松只需跑那么几里路。

县城不是很大,坐落在山沟里。穿过县城的公路就成了最主要的商业街,它像一条带子把两边的店面串了起来。这些不大的店面看起来有些小气,但是门前收拾的倒是干净整洁。几次让人眼睛一亮的是路边几个新修的公共厕所,仿古的红墙碧瓦建筑,样子让人不由的联想起孙悟空变得小庙。在不远处的小山顶上,新修了一个七层的宝塔,圆形的塔身是水泥做的,砖缝也没有被勾出,有些粗糙,但形似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建筑,不由得让人瞩目。穿出县城后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地方虽小,但是环境不错”,谁知马上有知情人接茬说道“现在县城正在创卫哩,上面要来检查。”添足的话总扫人兴致。

在一个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我们向山里进发了,是去山里的农家乐吃饭。在转了几十公里的盘山公路后,被带到了一个新建在山崖边很大的农家院。欢迎我们的除了一个服务员外,还有一个长着一脸白毛,呲着白牙,紧绷着铁链,跳着蹦着冲着我们狂吠的大狼狗。狗难看的长相,听起来很是吓人的叫声,让人觉得无论如何它都像是只狼,主人把这样的恶物栓在这里可能是为了看家护院,但是不经意间却向游人彰显出了山寨之风。

饭上来时已经下午2点了,有土鸡蛋,烧野兔,野鸡汤,山野菜,荞面饸饹……总之多是一些城里少有的东西。厨师的手艺也不错,肉烂汤鲜,色美味佳,盘子和碗里的菜总是被放的满满的,已经饿了的同事们操起筷子一通狂吃,瞬间杯盘狼藉,真让人怀疑这是一群饿鬼们的聚餐。酒足饭饱后走到房外的山崖边,迎着阵阵山风,放眼远处雾蒙蒙的层层山峦,和点缀其间山坡上的一片一片的红叶,真是会当凌绝顶,一感肚子饱,不亦快哉!

走到山深处有一个地方叫“野猪林”,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这难道是鲁智深痛殴公安干警的地方?这里难道还有野猪?野猪会是什么样子?好奇心总让人不得安宁,于是就想去寻个究竟。在路边找到了一户人家,一个满头银发衣着破旧,拄着山棍的老农妇接受了这些无聊者的采访。

她和自己孩子两个人住在这人烟稀少的山里,家里无水无电,买日用品要去几十里外的山下,儿子出门已经几天未归。家里生活来源主要靠几片山地的收成。有一片苹果园,但是现在果商收苹果是每斤一毛五,还要欠账。种了些玉米全被国家保护动物野猪给糟蹋完了。想岔开话题的同事急忙夸这里环境好,像是神仙住的地方,她回答了一句“谁是神仙谁来住。”“那你们为什么不搬到山下去住?”对这样的问题老人不屑的笑了,不知是在笑她自己还是在笑我们。

一个同事打听起了野猪,它什么样子?有多少?什么时候出来?咬人吗?抓住的话能卖多少钱……那认真考究的态度简直让人怀疑他是要写关于野猪的论文。老人倒是很耐烦的解释并且比划着,说了半天还没有要结束的意思。也许对她来说,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能跟人说话已经很满足了,再加上话题是野猪,而不是她的生活。

回来的路上不免发了多许感慨,不只是为这一路独特的景色和风味,更为这山里民风的淳朴和实诚,民生的贫困和艰难。山城属于革命老区,从二十年代开始就有共产党的游击队在这里活动了,这里山上就有为当年和国民党部队激战而建起的烈士陵园。曾经最先闹红的多是在这些穷苦落后地区,现在这里依然还很贫困。不知道今后是否能随着地方政府的努力,加上像我们这样吃的发胖,过的发腻,蝗虫一般扑向山林的游客推动下,让这里的群众能早日通上电,穿上几件新衣服。

车把群山慢慢的抛在了身后,一并也抛下了粘在我们身上太多的轻佻和浮躁。看来那些拿地沟油和三聚氰胺吃腻了的人们,有机会去山里尝尝荞麦面也是有好处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