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魅力,战争中的江南美韵

2008-10-27 08:27 | 作者:丝路话雨 | 散文吧首发

青绿青绿的江水缓缓从乌镇穿过,像落叶一样的乌篷船,密布在古镇河道上,轻灵而小巧。古老的拱、布满青苔的石级、青石板铺就的小街,组成了一副最写意的中国水墨。小淅淅沥沥的打在石板上,石板从麻麻点点到逐渐被湿透,仿佛洒上星星点点淡淡墨痕的宣纸,渐渐被浸染……

一袭绿衣女子款款走进画面,登上乌篷船,优雅而恬静的目光从姣好的脸庞中透射出来,投向不知名的远方,那份江南女子特有的柔情和静美透出的优美仿佛在向人述说着一个个婉约的美丽故事……

——这就是《无声美丽》的无数个美丽的场景之一。

《美丽无声》是央视八套新推出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这部30集的电视剧以江南小镇为背景,讲述上世纪三十年代,乌镇梳头姨娘阿菊的传奇故事。穷苦人家出身的阿菊,天生丽质、聪明伶俐,却命运坎坷,险被恶绅霸占,幸而被救,后投奔梳头师傅学艺谋生。在师傅的悉心培育下,周旋于军阀吴克贤、船匪屠老大和日伪特务之间,巧妙利用他们间的矛盾,铲除叛徒,策反军阀,为父母报了仇。最后带着无限的痛楚与成长为一名意志坚定的革命女性,投身于滚滚的革命洪潮之中。

这是导演黄健中关于女性题材的又一次寻找和重塑。看完连续剧,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导演在题材选择和表现风格上力求视觉形象的诗意化,营造出一种中国诗词中“婉约派”的感觉。

其实,最初我从广告片中得知这好像是又一部抗战题材的爱国影视剧,听多了太多的战争叙述,对这部有着漂亮名字的连续剧我本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偶尔定下心来看了一集就被深深吸引,临近连续剧结束的那几集已经把我的目光牢牢锁定了。

无声的美——画面

初看,给我印象深的就是美丽的背景——那无时无刻不出现的江南小镇美丽的景色

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但给人感觉战争应该和硝烟和鲜血和恶劣的环境(要怪就怪从小看到大的战争片)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抗战的故事常常发生在那贫瘠的东三省地区,它甚至已经成了贫穷和荒凉的一个代名词,而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故事却发生在美丽的江南小镇。如我开头叙述的那一幕幕场景让人赏心悦目也让人讶异:会让你产生一种幻觉——这样美丽的画面怎么会和战争连在一起?却正是这些美丽的无声的场景,让战争蒙上了一层凄美的外衣深深摄住人心:和平和宁静的弥足珍贵。

无声的美——场景和情节

美丽无声。所有的情节紧紧扣住无声却美丽这个主题词,那些画面那些情节一一缓缓展现,一次次让我有一种感觉:正在描绘一副江南水墨画,淡淡的墨痕慢慢渗透,漾出动人的美来,逐渐渗进心底。

虽然没有看全整个电视剧,但是并不妨碍我记住那些难忘的情节。

主人公阿菊的男朋友——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之一梁守平牺牲了,阿菊伤心欲绝。然而当着大伙儿的面,阿菊是沉静的,恬静的面庞看不出丝毫悲痛。阿菊的眼泪和她的笑容一样稀少。直到的来临。晚上,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冲刷着白天小镇上的罪恶,吴家大门前还绑着已被敌人残杀的梁守平,阿菊冒着大雨来了,远远地望着那个最爱她的男人,她的爱人,引领她走向重生之路的恩人,肝肠寸断——阿菊扑向梁守平,抚摸着雨中爱人冰凉的尸身,放声痛哭泪水和着刷刷的雨水如瀑布一样在美丽的脸庞肆意倾泻——不过这些让人肝肠欲断的声音都是阿莲激烈的内心世界,黑暗中,敌人荷枪实弹,仿佛等待猎物上钩的猎人一样埋伏在四周,阿菊知道,她也知道她的痛苦只能在无声中悄悄流淌,雨声掩盖了一切。

之后,画面在重复中告诉我们,新的一章又要开始了。

从吴家梳头回来的阿莲经过石拱桥的时候,会看见一个依稀熟悉的背影:一个掩着半边脸庞的馄饨女挑担沿街叫卖,浓浓的南方叫卖声在依然寂静的老街回响,老街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脸上毫无表情的行人匆匆而过。馄饨女在阿莲刚刚踏上石桥后便挑担起身,尾随而来的阿莲转过几条街角却再也不见馄饨女的身影了。画面一转,夕阳下,阿莲还坐在家门口,天色渐晚,阿莲端起小凳回屋,恋恋不舍的张望屋前渐已苍茫的老街,空无一人。这个画面接连放了两次,那种江南水乡小城特有的静谧被摄影师捕捉并再现,连续几次的观看,阿莲看似沉静的眼神中透出的等待和焦灼的气息终于被观众捕捉到了。那个时刻,我才体会到导演的用心:这并不是仅仅为了给观众呈现一种唯美的视觉享受,也是为了通过这些无声的画面烘托出当时地下党工作的紧张和危险,也预示着宁静的背后必然会爆发更激烈的战争,阿莲的成长、阿莲和地下党重逢的喜悦也在这些无声的紧张情节中悄悄昭示着。

阿莲和师傅阿田重逢了。喜悦是无声的凄美。阿菊等了两天,终于等到了师傅阿田。推门进屋,她看到的是师傅缺了一条胳膊的背影,观众看到的是两张内心波澜壮阔而面容沉静的脸庞,轻轻地走近师傅,轻轻地抚摸,轻轻地转身,轻轻地拥抱,轻轻地啜泣,轻轻地安慰:“我都知道了。”此时此刻,无声胜有声,悲与喜都在这无声中释放,畅快淋漓。

无声的美——人物和道具

阿菊、阿田、阿莲、单太太,吴太太、辰妈——剧中的女子各具风韵,江南女子的柔情秀美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有水一样的温情和静美,也有水一般的坚韧和秀美。整部片子虽都处在战争中,然而关于战争的诸多情节都是在女性们沉静的眼眸中,在优雅的话语中表现。体现了导演的初衷:在表达风格上力求视觉形象的诗意化,呈现出婉约的美丽魅力。

人物的出现离不开道具。这部电视剧的道具也很特殊。手镯、梳妆盒、乌篷船、挑担、江南女子特有的服饰无一不让观众大饱眼福。

如果说乌镇古老的美离不开梳女的梳妆盒、小贩的挑担、特有的服饰、最具特色的乌篷船,那么玉手镯的出现就更添了一份江南韵味。江南女子爱美,手镯又是众多首饰中最具女人味儿的,所有的女性必不可少的。

记得好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蓝手镯》:一位女子在货郎的挑担上发现了一个蓝玉手镯,一见钟情,手镯散发出的盈盈蓝光仿佛有一种神秘的牵引让女子感到前生他们就是彼此属于对方的。手镯是货郎的传家宝,迫于生计才变卖,但是只卖与有缘女子,那天恰好碰上了这位一见蓝手镯就把玩不已的女子。货郎珍重的将手镯交付,并讲述了一个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姑娘听了惊讶地说,那就是她啊。霎那间人与物两合一。故事有着太多的唯美,手镯里系着一份情感,一份起于缘止于缘的故事,那也是无声的美丽。今天,《美丽无声》借助手镯传递了一份同样凄美的情感——亲情,阿菊和阿莲的姐妹情。

无声的美——主题曲

不能不提的是电视剧的主题曲。音乐是有声的,可是美丽依然是无声的。

《美丽无声》的主题曲用上了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也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寥寥几句,却道不尽千百余年来隐着江南古韵的那份凄美,秋的凄凉,情的凄婉,人的凄惨借助文字不止一次地从人心头穿过,让离愁和悲伤平添了多少凄苦!

很佩服导演的慧眼,选择了它做主题曲。此曲的出现最高潮应该是在第29集。梁守平被杀害的第二天,阿菊挽起发髻走上石拱桥,屏幕上出现了一副远景:“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于是清凉的音乐缓缓响起,画面推进,阿莲也走上石桥,拉起阿菊的手,走进了东家大门。离乡梳女在无声中传递着姐妹深情,彼此心领神会,然而依然要装,行如陌路人。

《美丽无声》值得一看。电视剧用“无声”营造出的紧张情节一样扣人心弦,似江南小镇的一汪流水轻轻缓缓的述说。没有过多的音乐渲染,没有过多的台词铺设,大多都是在人们沉静的眼眸中流淌,生活在战争中,战争在生活中。让人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一种古老的江南美韵。它没有过多的战争硝烟、争斗和激烈冲突,很多时候都是从淑女们的生活中悄然透出。所有的画面都透出一股女性的阴柔,静静地行走在观众的眼前,小桥流水的老街画面点缀出了画卷诗词般的江南风情,呈现出当年江南水乡战争中的一股浓郁的充满忧郁的诗意。那些婀娜的身姿,飘逸的脚步,那些外表柔嫩内心坚强的女子们用自己羸弱的身躯在江南小镇筑起了一道美丽的城墙,无声无形无影,却穿透眼眸,沁人心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