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衰老的音乐之声

2012-02-29 10:58 | 作者:柳暗花明 | 散文吧首发

今日的你是你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

————题记

孩子的小提琴声中,我喜上了《四季》这套曲子。由此,听了多年也不厌倦,每一回听都有一种欣喜之感,总是会得到一些新的认知和启示。因为,文字是思考的艺术,思考使人成熟;绘画是视觉的艺术,绘画给人以美的愉悦;音乐是听觉、视觉融合的艺术,音乐使人厚德。文字、绘画、音乐水乳交融,完善人格。

《四季》作者,安东尼奥·维瓦尔第,1678年3月4日出生于威尼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他是圣马克大教堂一位职业小提琴师的儿子,从小随父亲学习小提琴。25岁开始从事神职,两年后因故离职。维瓦尔第因长有一头红发,被称为“红发神父”。他在教堂属下的女童音乐学院当小提琴教师,教授被音乐院收留的那些孤儿音乐知识、演奏乐器。这些慈善机构只接收私生或者遭遗弃的女孩儿,音乐院乐团都由女子组成。维瓦尔第当时创作的许多作品也正是由这样一支“全女子管弦乐团”来演奏的,女孩子们优雅而漂亮,演奏场面极其动人,被一些观赏过演出的人形容为“好似一群歌唱的天使”。很多威尼斯人不晓得维瓦尔第,却知道红发神父。

维瓦尔第以他火热的性格、娴熟的技巧、清新的构思、独特的手法创作了大量乐曲,对器乐体裁,特别是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维瓦尔第作品的风格具有火一样的热情和辉煌的色彩。

1741年7月28日,这位名满天下的作曲家无声无息的过世了。他死去的当天就被草草埋葬在圣查尔斯教堂贫民公墓,与他同时埋葬的人中还有被处决的罪犯。几十年后公墓废弃,后人再也无法找到他的遗骨。就这样,维瓦尔第清风一样的散去了,留下的只有清风般的音乐。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逐渐被人遗忘,沉默了200多年。

二十世纪,在复兴巴赫的运动中,音乐界重新认识巴洛克音乐,人们开始关注这位大师,他的音乐魅力也越来越多的被揭示出来。在他诞辰300周年之际,一块纪念铭牌在公墓旧址——维也纳理工大学揭幕,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崇敬。发光的未必是金子,而真金即使蒙尘多年,也依然是闪闪发光的。

维瓦尔第是一位天才。他随时随地都可做即兴演奏,听者莫不叹服。一次演出时,海一样的激情,把小提琴4根琴弦,震断3根。维瓦尔第就用剩下的一根琴弦完整地演奏完了乐曲。为满足修鞋匠的要求,他把琴弦缚在皮鞋跟上,照样奏出美妙的乐曲。他的许多炫技,今人不断模仿却不能超越。

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积淀的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使维瓦尔第的作品洋溢着清纯的气息,如同亚平宁半岛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快乐。《四季》一直是巴洛克时代的代表作品,轻松、欢快,带些许的诙谐和俏皮,如同度假胜地中小流水的意境,云淡风轻,看不到一丝的忧愁和激昂。

维瓦尔第五十岁时创作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该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四季》在当时非常轰动,颇受欢迎,被认为是标题音乐的始祖。《四季》,分别描绘、秋、四个季节。作品情景交融,优美动听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卡拉扬指挥、穆特演奏的《四季》最为经典

《春》,主题华丽而洒脱,具有欢快的春天气息。小儿在和煦的春风中歌唱着春来了,经过一度雷鸣及闪光之后,春日再度出现,精灵们在田园歌舞。音乐以轻松愉悦的旋律,表现春天的葱绿和生机。春光重返大地,小鸟欢愉地歌唱,森林枝叶随风婆娑,呢喃私语。过天晴,小鸟又唱起了动人的歌曲,草地上鲜花盛开的,草丛簌簌作响,草丛里歇息着牧羊人,忠实的牧羊犬躺在一旁。牧羊人和他忠实的小狗在鲜花丛生的牧场上悠闲小憩,田园风光悠闲而静谧。在这个背景上,独奏小提琴以优美而恬静的旋律牧歌般地唱了起来,歌唱春天明媚阳光下乡间的欢乐景象:伴随着乡间风笛欢快的音响,在可爱春天的晴朗天空,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

《夏》,强烈的阳光下,人与动物都在喘气,农夫们在树下休息。不久强风吹袭农庄,农作物被摧毁。闷热的酷夏午后,牧人慵懒、牛羊萎靡,只有杜鹃、斑鸠依然窃窃私语,不甘寂寞。忽而一阵凉风掠过,带来乌云满天,隆隆闷雷惊醒了牧童的白日好,他试图再睡,无奈蚊虫嗡嗡飞舞,扰得他烦躁不已。一场夏雨即将来临,随着豆大的雨点开始打落,惊恐的牧童仓惶躲避,不住哭泣。风暴终于来临,狂风怒吼、电闪雷鸣、摧枯拉朽,似要将夏日的烦闷一扫而光,酣畅淋漓。

《秋》,主题为“村民的舞蹈与歌唱”,展现在收获的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村民庆祝丰收,酣醉村民狂欢,他们的狂欢在睡眠中结束。众人停止舞蹈,宁静的空气令人神情气爽,沉睡醉汉的甜美睡眠把人带入美好境界。黎明,猎人披挂号角带着猎枪、猎犬出外打猎,追逐四处奔逃的野兽,枪声响起猎犬跃起,收获颇丰。

《冬》,人们瑟缩于寒风之中,诗人围在炉火旁眺望窗外冷雨,走过冰上的人不小心滑跤,狂风依然呼啸不已。寒风凛冽河水结冰下过的原野在阳光下晶莹闪亮。难以抵御的严寒:“北风凛凛,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战栗不止,顿足奔跑路途艰,牙齿格格直打颤。”屋外雪花飞舞,滑冰场上:“冰上溜,慢慢行,谨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转而摔倒,爬起身来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边。”屋内人围坐在火炉边,品尝热酒,感受温暖安宁的浪漫气氛。户外冰天雪地户内热酒煮温,鲜明对比,更加醉人。

作品的结束语,维瓦尔第这样标示:“这就是冬天,虽然它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协奏曲所描摹出的冬天是寒冷、萧瑟的,但其中也蕴含了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启盼,毕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四季》中的四首协奏曲,主题鲜明,各异其趣,然而听起来却一气呵成。不得不叹服各乐章间的起承转合是那么的丝丝入扣,作曲家手法高超,写景、写人、写情,甚至写具体情节,都有神来之笔。或挥洒泼墨,或工笔细描都有画龙点睛之功,生动地再现出一幅幅大自然风花雪月的优美画卷。这部作品几百年来一直是世人百演不倦、百听不厌的经典之作,是帮助初入门者接近古典音乐的必听教材。

《四季》中《春》的乐章最为著名,也是我最喜爱的乐段。

小提琴表达着春天已到来,鸟儿唱着欢乐之歌迎接春天,微风抚清泉,泉水潺潺流淌。树叶们悄悄说话,不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可能是在期盼着春天,也可能在说春天大概是个什么样子,还可能说刚才的春雨真是甘甜可口,就像微风一样把树叶的悄悄话传到我们的耳边,这样的话谁会觉得不悦耳呢。牧羊人在他那只忠实的牧羊犬旁酣声如雷,春风悄悄地拂过他的脸庞。随着乡间欢快的风笛声,仙女般的姑娘和牧羊人在苍穹下翩然起舞,迎接这绚丽的春光。

仙女在人们心里就是春姑娘,仙女来了便看到酣睡在一旁的牧羊人,于是连忙的唤醒他让他目睹这美好的一刻。可牧羊人却懒懒的酣睡不肯起来,仙女便劝他快快起来,看看你那些吃着新鲜草的羊儿,看看那些说着悄悄话的新绿儿,看看春天来了人们那欣喜的面容,看看整个世界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牧羊人无奈的张开了双眼,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一切就像重生了一样,激动不已的他和仙女一切跳起了舞蹈,不由自主地高喊:春天来了!

春天给大地带来了不仅是新生,更是希望!

维瓦尔第,音乐诗人。他的音乐之美在于能唤醒人内心的美好,如浴春风,静听风吟。维瓦尔第的琴声是从阿尔卑斯山滚来的一股暖流,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是黑对白天的馈赠,是天才对生命的歌颂!几百年来《四季》被誉为永不衰老的音乐之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