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杂文 《硬写“硬写”》

2012-02-07 12:23 | 作者: | 散文吧首发

序列杂文《硬写“硬写”》之一

《我谓硬写》

近日,整理旧书。无意间,翻出了鲁迅先生的《二心集》。他在《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一文中,先后总结、提供了八条经验。他首先强调创作时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紧接着就告诫“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

我想,鲁迅先生在这里所说的“硬写”中的“硬”字,应该是可以作“勉强”解的。先生可能是说在写作活动中,当“写不出的时候”就不要勉强去写。我们大家都知道,勉强的另一面应该还有坚持或执着之意。那么勉强写也就有坚持写或执着地写的意思。其实,硬字还可以作坚硬、结实,坚强、强硬和豪迈、刚劲解。那么,什么样的创作行为或者说写作行为叫做“硬写”呢?我想除了先生所指的勉强之行为外,我自己主观而又直白地认为,硬写可能还指硬着头皮,耐着性子,长年累月,日以继,坚持不懈地笔耕不辍等行为;或者说是那种不分场合,不辨时势,不管风向,不看眼色,不求需要、不计成败,不顾后果,不睬反响,每日每时为写而写、惟写而已的一种下意识行为。总之,对这些写者来说,硬写就是一种曾经沧海式的写尽心中之妙,也可能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潇洒风格,一种职业习惯,一种生活需要,一项无病呻吟,还可能是一种理想寄托,一项列于每日重要议事日程的要务。如果要他们不写,那么他们的心就会烦,手就会痒,心无所寄,情无所托,终日惶惑,不知如何是好?可能不写就会死。所以死了都要写。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写,永远要写,非写不可,不写不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写;没有困难,制造困难还要写!硬写,硬写,硬写“硬写”,就像今天的我一样。生命不息,硬写不已。

序列杂文《硬写“硬写”》之二

《硬写凡类》

很显然,鲁迅先生对那种“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的行为是持不赞成态度的。这真的是一番好意。当你在“写不出的时候”,能够十分理智地适时停笔不写,这一定能体面地给自己、给编者(出版者),尤其是读者、特别是历史读者留足面子。

但我觉得对“硬写”行为还是可以分类予以区别对待的。不过我这里所说的“写”不仅是指鲁迅先生所说的创作一类的“写”,而是有些泛指一切社会生活中有关“写”行为的意思。如果从社会功用方面来分类,那么我认为有许多“硬写”行为确实是消极的,我们姑且称之为消极的硬写吧。例如,那些程式化的党八股文章,口号式的各类总结报告,虚假的统计报告或学术报告,华丽其辞、狗屎其实的兴叹散文,谄媚奉承、粉饰繁华的应制诗词,通篇充满干嚎与叫嚣的各类评论,不问民生、不关民瘼、空话连篇的调研报告,不切实际、大话唬人、假话哄人的宏伟规划等等,这些都是“写不出的时候”“硬写”的精粹,都应该列于“不要”的范畴。但有一些硬写行为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姑且称之为积极的硬写吧。例如,国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就曾拼死写作《论无限宇宙和世界》的论著,力挺哥白尼的“日心说”,不惜最后被罗马教会活活烧死。中国的司马迁为了一部《史记》的写作,宁愿遭受腐刑,忍辱偷生。李时珍跑遍万水千山,尝遍千果百草,终于写就一部遗世万年的《本草纲目》。这样的硬写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如果从硬写的主观指导思想方面来分类,那么我认为硬写行为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客观现实不准许写,但我偏要写。如上面说的国外的哥白尼、布鲁诺等均是。中国在明末清初时期,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思想家也是如此。这些人拼死为国家民族的复兴高呼,为人间的公平正义奔走,为历史的客观真实奋笔,为真理的光辉普照著述。这种硬写是极有气节、极有价值的。第二类就是我本不想写,但被客观现实硬逼着写,因此不得不写。如今的中小学生应该是可以首当其冲而又理所当然的被列为此一类硬写者的。因为做作业其实也是一种写作活动。不管你是乐意写还是不乐意写也不管你是写得出还是写不出,每日作业任务是一定要完成的。没办法就只好硬写。我读初中时,就很怕每周的星期五。因为那天要么是写作文,要么是讲评作文。记得我们读了杨朔的《荔枝蜜》后,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题目为《牛》的记叙文。农村孩子天生对牛有感情。有不少同学都在作文末尾仿杨朔的笔法说自己晚上做,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牛。这些同学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为这个结尾意味深长啊!可是我却鬼迷心窍,硬是把一篇记叙文几乎写成了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文。我写了牛的,写了牛的辛劳快乐,恰恰在文章的末尾没有兴叹自己做梦变成了一条牛。于是我的作文只得了59分,那天还在课堂上被老师好一顿糟痞(“糟痞”为湖北黄陂方言,是挖苦、讽刺的意思),简直无地自容。这是我第一次扎扎实实地吃了一回硬写的亏。

后来当兵入伍,又被指导员硬逼着去写通讯报道。我说我实在写不出,指导员说写不出不要紧,给连里顶个报道员的名就行。可我觉得挂名挺惭愧,于是拒绝挂名。结果被指导员罚去当了半年的伙夫。这次是吃了硬不写的亏。再后来,我被提拔当了团政治处的见习干事,心里常想领导能看得起我并提拔我,这很不容易。自己要知道珍惜,知道感恩。于是大家都不愿做的写材料的苦差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到了我头上,我于是拼命地写,领导认为我写得还不错,于是各种发言稿、讲话稿、总结材料、事迹材料、经验材料、辅导材料、宣讲提纲等等,都让我写或让我参与写。就这样写呀写,白天写不完晚上接着写,工作日写不完休息日继续写,直写得昏天黑地,竟不知窗外春光几何。现在回头一看,全是一片空白。那可是我大半辈子的心血啊,如今除我之外,到底还有几人记得?这又是硬写的不值。

关于硬写的分类,我想还可以有许多。鲁迅先生只是仅仅指出了其中的一种,即“写不出的时候”仍然坚持写的行为即是一种硬写行为。那么写得艰难、写得辛苦,甚至于写得危险的时候仍然坚持写,坚强地写,算不算硬写呢,我想应该是算的。单说这“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吧,它也是可以分为生活体验积累不足与写作能力不够以及这两者兼而有之等情形的。没有生活积累,自然没有感悟心得,这时最好不要硬写,因为硬写,必然空虚。可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只是写作能力不够,好比茶壶装饺子,有货倒不出。这时应该是可以慢慢地硬写的。惟其如此,方有提高。建国初期的吴运铎、高玉宝、20世纪60年代的黄声,还有后来的浩然,若论初始时的写作能力,他们都可以被列在“写不出”的范围之中。正是因为他们坚持写,所以最后终有所成。一声《半夜鸡叫》,成了共和国的经典。这又是坚持硬写的好处。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红楼梦》中的香菱这位“清水骨肉”,我觉得她也是一位硬写的正面典型。可怜她天生丽质却命运多舛,少小就颠沛流离,流落风尘。哪里有读书识字,吟诗颂词的机会。好在遇见了一位雅丽大气的主子,她也受了熏陶,开始雅起来写诗了。她的秘诀就是硬读、硬想加硬写,渐渐有了灵气,最后居然也忝列仙班。看来有了正确的方向,有了充实的生活体验,就可以甩开膀子硬写了。

至于自己托物寄兴,已经情动于中,文思泉涌,主动想写,而且又有得写,并且写得出、写得好,那就不是硬写了,那应是正常的自然之写,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评论

  • 叶子:写的好、、、是应该好好的学习!
    回复2012-02-07 20:46
  • 千里暮云平:有道理哦。。。硬写也要认真思考,思考后总结提炼的就有了意义。练笔终归有益,向你学习。
    回复2012-02-07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