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与爱同行

2012-01-10 18:00 | 作者:文武 | 散文吧首发

我们总是说,在生活中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生活,感恩社会,感恩人生,感恩父母,感恩……但有多少人真正领悟了其中的真谛?又有多少人身体力行的去做了?也许,许多人都是在鹦鹉学舌说说而已,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弄清楚如何去感恩?向谁感恩?感恩什么?毕竟这个词语涵盖的内容比较宽泛,在这个语境下的东西有些还比较抽象。

也许我们不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我们只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天地里,每天就是起床,吃饭,然后是上下班,与家人闲聊,与朋友相聚,或者在业余时间做一些虽毫无意义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等等……日子过得平常而又平静。只是偶尔有些小波澜,小惊喜,小收获,小幸福……

在如此简单而平静的生活中,你是否有所感触?你是否在这种张弛有度的生活中,明白了很多安静、细腻、琐屑的生活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深意?

眼前的一朵花为什么开得这么绚烂?房顶上的一只小,为什么在此时叫的是那么的欢快?和你打招呼的那个人,为什么是那么的热情?你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为什么轻而易举地赢得了他人的赞赏?为什么一个精彩而美丽的画面令你在瞬间心旷神怡?在一连串的为什么背后,为什么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去细细的品味,绝非所有的为什么都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那么的简单。因为,为什么有些人会有飞来横祸?为什么一个好好的人会突然病倒?为什么那么多的乘客或开车司机都安然无恙,偏偏有些人却突遭不幸?为什么一样的工作,有些人做起来得心应手,而有些人却总是屡出差错?为什么一样的感情生活,有些人在幸福而温馨里笑靥如花,有些人却要无端的忍受节外生枝的痛苦煎熬?在我们所熟知的这些看似偶然事件的背后,是不是隐藏着我们所不知的永远也无法解密的很多必然?

都说“境由心造”,但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即使高度的统一,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很多事情,却总是有那么多的意料之外的不同遭遇。这也就是那句“幸福的家庭大致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为什么能够深获那么多的人心的道理。

我们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在世俗的生活里也不会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等着我们去完成,但我们也是造物主手中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能够安然地生活在天地间,难道说这不是生活对我们特有的恩赐吗?

面对新的一天的阳光露,面对平安渡过的每一寸光阴,面对他人所给予我们的任何“小恩小惠”,面对同事朋友所给予的温暖的问候,面对亲人们每一次的关和真诚的呵护,面对每一次与相爱的人温馨的相聚……当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些生活的给予时,心怀感恩的人啊,那都是冥冥中上天的刻意安排,那都是值得我们感恩的人生邂逅……那就是我们幸福之花,常开不败的源泉。

常怀感恩,与爱同行。会让我们变得善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也必定是个善良的人,与人为善,与社会为善,与自然为善。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据科学研究,水也是有硬度的。要折断一根直径2。5厘米的钢条,需要900千克的力,而要折断一根同样粗细的用极纯水表面膜构成的水柱,则需要950千克的力。因为极纯水表面膜的分子结构是极其严密的,分子之间的吸力也非常强,完全可以承受比钢铁的承受力大一千倍的压力。如果有一个纯水湖,人们可以在上面跑步、踢球,甚至进行一场汽车拉力赛。”

“但是,水又是一种很容易溶解其他物质的液体,这些杂质的分子会迅速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削弱它们的吸引力,从而破坏水表面膜的强度,使其只能呈现出我们日常见到的状态。”

由此得知水舍弃了原本的坚硬,而让自己在包容和化解中变得柔弱,也正是这种柔弱滋润着万物和生命,让自然生机勃勃,让生命成为无限。柔弱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本质依旧是坚硬的。成语水滴石穿,不仅是在说持之以恒的道理,也从另一面解释了任何看似柔弱的物体,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坚硬的一面。

而人的善就像水一样,既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又能保持自己所固有的优点,去尽量改变世间的“假丑恶”。一个善良的人绝不是一个软弱的人,而是善于用一种“柔弱”去化解生活中的戾气,去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常怀感恩,会让我们常常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为“安定团结”着想,为和谐社会的发展着想。正是这种善,让世人看到了社会的美好,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的幸福生活,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活着和攫取,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美好天地。

曾在一位网友家里看到过一篇日记,说是一个退休老人自家种的萝卜被人偷走了很生气,很多天还在纠结。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也看到过类似的文章,那也是一个退休的老人,也是种的萝卜被人偷走了,他的老伴很生气,但他却笑呵呵地劝慰道:干嘛要生气,应该高兴才对,虽然我们种的萝卜被人偷走了,但我们要想,偷萝卜的人家肯定不是富裕人家,等于说我们帮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再说了,我们种菜不仅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是为了快乐。有人偷,正好说明了我们的劳动有了成果……

善哉斯言!

感恩的心最美,感恩让我们的心灵升华,让我们的人格更趋于完美。也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够对生活明察秋毫,感悟到舍得所给予我们的快乐。智慧的圆满往往都是在感恩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这种简单的事情我们没必要提高到一个所谓的境界问题,但我们可以在细微处见真性情,因为我们明白,退休老人种点菜,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吃,更多的是为了一种锻炼身体和直接参与劳动时的快乐。有收获了,自己还没得到,却被别人先得到了,如果你非要往不好的地方去想,然后生气,是谁在受伤害?没准你在生气和自己过不去的时候,别人正在享受着萝卜炒肉丝的美味哩。这岂不有违自己种菜的初衷吗?但如果我们换一下思维,把这看成是有人分享了自己的劳动和快乐呢。你的心情是不是很阳光?如果再往深处想,是我们在无意中帮助了一个应该帮助的人,快乐的指数是不是又有所增加?有人分享,正说明了我们的劳动价值。有人关注,正说明了我们活着的意义。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往往都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如此慷慨的给予他人呢。

当然,有时我们的行动未必能够做得到,但至少我们在心里应该有所触动,为一种善良和爱心所触动,有所触动,必有所感悟和行动,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这就像过去走江湖卖艺的那句话: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是啊,我们没有参与别人的爱心行动,但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为他人的爱心行动鼓掌进而送上一束鲜花总还是可以的吧。

有时想想,虽然我们还达不到“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但至少,我们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常怀感恩的人,做一个敬父母的好儿女,做一个善于和儿女沟通做朋友的好家长,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员工,做一个遵纪守法、为实现和谐社会而增砖添瓦的好公民……

事实上,我们不缺少知识,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哪怕是拿出十之一二来应对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也是绰绰有余的,但有些人之所以会误入歧途、作奸犯科;会伤害他人、满足自己的私欲;会家庭失和、夫妻反目;会罔顾他人的感受,而图自己一时的快意。所有的根源都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我们缺少智慧的问题,缺少善良和感恩之心的问题。

一个常怀感恩的人,必是善良的人,也是一个有福的人;。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中说道:“一个有福的生命,不忧前程,不患得患失,万事知足……心平气和,心里充满安宁。”一个常怀感恩的人,也必定是心灵纯洁,性情美好的人。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里说道:“心灵的纯洁(如果能够达到的话)将会使一个人明察秋毫,并……通情达理地、自我克制地去行动。”

一个常怀感恩的人,他的任何行动,都能让我们看到隐藏不住的“高贵品质”,总是让世人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些行动里的耀眼光泽是那么的迷人。

在一中宁静里去触摸感恩的呼吸,在一种幸福里去聆听感恩的梵音;幸福之花在悄然绽放,那是感恩的雨露浇灌而成;爱心在传递,那是感恩的脚步在行进中留下的一路芬芳。

常怀感恩,与爱同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