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自己

2011-12-09 18:49 | 作者:诸葛幽狼 | 散文吧首发

接受自己就是学会喜欢自己,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自

史迈利·布兰敦说:“适当程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很健康的表现。为了从事工作或达到某种目标,适度关心自己是必要的。”

喜欢自己不意味着“充满私欲”,它是意味着接受自己,同时伴有以自重和人性的尊严。——它是一种清醒的,实际的自我接受。

《老子》:“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史记·高祖本纪》:“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仆虽騃,亦粗知自爱。”明·方孺《与讷斋先生书》:“违远日久,愿见之心甚於饥渴。寒,惟万倍自爱。”这些表示自己爱护自己,即所谓的自重。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宋·苏轼《东坡》诗:“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这表示自己喜爱自己。

中国大陆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就写过一篇自爱的诗,诗名就叫作《自爱》:

你没有理由沮丧

为了你是秋日

彷惶

你也没有理由骄矜

为了你是

把头仰

秋色不如春光

春光也不比秋色强

自我接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面对自我的教师》一书的作者亚瑟·贾西教授,在其书中说:“教师的生活个工作充满了辛劳、满足、希望和心痛,因此,‘自我接受’对每名教师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使自己喜欢自己,和自己和谐的相处下去。接受自己,这意味着成熟。“成熟的人会适度的忍耐自己,正如他适度的忍耐他人一样。他不会因自己的一些弱点而感到活得痛苦。”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不要被情绪或精神出问题而左右,或支配。

我们不要被自己的坏情绪带到“沟里”去,不必去烦恼、忧虑;学会喜欢自己吧,就像你喜欢他人样。“憎恨每件事和每个人的人,只是显示出他们的沮丧和自我厌恶。”

“今日,全美国医院里的病人,有半数以上是被情绪或精神出了问题的人所占据。据报道,这些病人都不喜欢自己,都不能和自己的和谐地相处下去。”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在对某一事物或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完美或无法预期实现的话,我们就可能产生负面的情绪,因而被坏情绪所支配。例如心情郁闷,无名的担忧……因此,面对这些种种,我们就可能强迫性去追求完美或成功。如果一旦不完美或不成功,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产生对自己的厌恶,甚至憎恨自己。

“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处在特别认真的状态中,学着喜欢自己的前提之一,就是能偶尔放慢行进的脚步欣赏自己。”——步子太大,就扯了淡。

“我们只有在与自己内心相沟通的时候,才能与他人沟通。”只有我们喜欢了自己,才能有效的与他人相处和沟通。这样我们的内心就像有幽静的泉水,与他人,与自己和谐的相处。

我们在和自己和谐的相处之后,就会和他人打成一片,社交更加广泛,心情也会释然,完全的浑然自我。

如果我们不能和自己好好的相处,我们就很难期待别人的喜欢并和我们在一起。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依靠他人才能获得满足和快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成了他人的负担和累赘,而且还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

“要喜欢、欣赏、尊重我们自己,这不但能培养出健康成熟的个性,也能增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我们要使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不依赖别人。依赖别人就是成为其累赘和给别人添加负担。

我们可以使自己快乐,欣然的接受自己,并和自己和谐的相处下去。

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模仿他人,意味的模仿只能是逊于人下,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因为任何就件事或物都是无法复制的,都是“特立”的。

不模仿别人就是保持自己的本色。

“一个人最糟糕的是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在内心保持自我。”

爱默生说:“一个人终于有一天会明白,嫉妒是无用的,模仿就是自杀。无论好坏,人都要保持自我本色。宇宙间充满了未知事物,只有你自己才能帮助你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己家的玉米,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当你努力尝试并运用时,才会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

下面是诗人道格拉斯·马洛奇给我们的忠告: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一株松

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山谷中

但要是溪边最好的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颗大树,就做一丛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何不就做一片小草

给公路也有几分生气

如果你做不了麝鹿,就做一条小鱼

但必是湖里最活跃的一条

我们不能都做船长,有人得做海员

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

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

我们该做的工作,就在你的手边

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公路,就做一条小径

如果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

输赢不在于大小

而在于你是否竭尽所能

要想平安快乐,记住:

保持自我本色。

如果你想让自己远离情绪化的泥潭和不逊于人下,请记住下面的原则:

1、了解并喜欢你自己——接受自己;

2、保持自我本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