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家乡路

2011-11-09 09:08 | 作者:旬竹笛韵 | 散文吧首发

通往幸福家乡路不知怎的,也许是人上了年纪容易怀旧的缘故,现在交通方便了,出远门不再爬山涉水趟河了,年近六旬的我却倒老回忆上个世纪60、70年代那一段段出远门不是上山就是下坡和过河的艰苦日子,那刻骨铭心的蹉跎岁月,那难忘的日日夜······不知多少次片刻和瞬间暂的回忆,常常会把我那思绪的镜头很快拉回到很久很久以前,我那与路有关的许多往事。

上个世纪的60年代初,因父母工作调动,我随家由湖北竹山迁移到原籍陕西旬阳定居。在那个时候,由于没有路,我家是租用一白河县一位船夫的私船乘水路到达旬阳的。如果是现在,从白河到旬阳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到达的。而在当时,乘木船逆水而上,却用了2天时间。记得当时,虽然我坐在船舱里有些着急,但因一路上收入眼底的是绵延起伏的秦巴山峦和一泻千里浪涛滚滚的汉江河流,倒也减少了我心中的些许孤寂,使我很快忘却了旅途中的困乏和疲劳。也就是那一次,让我对路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路,不仅有平路。还有山路、水路。我乘船回老家,就是走的水路。但同时我也在想,我的老家为什么没有公路呢?有公路多好啊!

第一站,我们家落户于吕河。当然,因为没有公路,是坐木船到吕河的。在吕河住了2年后,因父亲的工作调动,我们家又坐木船迁居到了现今的太极山城居住。父亲在县城工作几年后,又被组织上调动到当时的神河区公所工作。也就在这一次的搬家中,因从吕河到神河要走的一条路是坑洼不平的简易公路;也就是那一次,虽然公路坑洼不平,但仍让我感到很满足。当然,因为全县当时连公路都没有,更谈不上乘坐客运车或便车到神河了,而是乘坐神河街道居民拉货搞运输的马车到神河的。

我家迁居到神河居住的第2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时任神河区区长的父亲很快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造反派停止了工作;学校搞复课闹革命,我也上不成学了。也就在这个时期,因为两个原因,使我和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当时党中央对全国提出的要求是“抓革命,促生产”,所以父亲被带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帽子,被下放到当时的白庙公社去抓耕和秋播生产。也就在这时,因为我上不成学,父亲就把我也带到白庙公社,当然,是步行走到白庙公社的。父亲每天下队去安排指导生产,我就吃住在公社;只是每月我要从白庙公社翻山越岭到区公所为父亲代领工资,不论天晴下,月月如此。在那时,我真正是痛彻心骨地感受到了没有路的艰难和悬崖陡壁路难行的艰辛和困苦,不知多少次,我摔倒了,再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了,就这样艰难地行走在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上。那一年,我才13岁。当时我想,要是有公路,又通汽车,那该多好啊!再到后来,当我回到神河街道的时候,因为仍然上不成学,我便和家住在神河街道的同学一起又学起了挑货,也就是为供销社和粮管所运输农副产品和粮食,不用说在运货的过程中,就和到白庙公社一样,走的尽是弯曲不平、崎岖的羊肠小道般的山路,再一次重蹈着我那摔倒了,再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了的覆辙。这样的经历,在我后来1974年高中毕业下乡成为知识青年后,又再一次地在我人生旅途中重演。那是我到现在的仙河镇农村插队时,在回家和从家里返回仙河的途中,为了减少劳顿和早日到达目的地,我每次都是步行从蜀河过河到小河东,从小河东翻山越岭翻过十八盘到达我插队的生产队。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个中的滋味、艰苦和辛劳,只有我自己知道。但是,正是这些时间段的生活阅历,锻炼了我的身体,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在人生道路上为自己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在我人生旅途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969年,父亲被宣布解放,不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了。因襄渝铁路即将动工建设,为了支援襄渝铁路,我的家乡旬阳全县又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公路工作。我的父亲受组织的重托,担任了吕河—赤岩公路(简称吕赤公路)神河民兵营教导员,带领民兵抢修吕赤公路。记得吕河—赤岩公路通车那天,神河街道的居民是多么高兴啊;人们敲锣打鼓放鞭炮,唱歌跳舞扭秧歌,举办文艺晚会庆祝吕赤公路顺利通车。当披着绸缎做成的红花的铁道兵部队军车驶进神河中学操场后,街道的男女老幼们纷纷爬上汽车,让驾车的铁道兵战士开着军车在操场转了一圈又一圈,生平第一次坐上汽车的男女老幼们像过大年一样高兴,连声高呼高喊“感谢亲人解放军!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声音喊得山响,远处都能听到回音;喊声划破长空,震得男女老幼们满脸就像喝醉了酒一样通红!

襄渝铁路正式动工后。父亲又走马上任担任了旬阳县三线建设民兵师第三团副团长,带领民工修建襄渝铁路吕河段铁至1972年底调动工作到蜀河为止。可以说,我的父亲在他离休前的前二十年,是在参加修建国家的铁路和家乡的公路建设中度过的;目睹和见证了我们可爱的家乡旬阳从没有公路到修通了公路、从没有铁路到修通了铁路而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今天,我们的家乡因为通了铁路、公路而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可以让天堂里的父亲含笑九泉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的家乡铁路、公路都通了,各个方面的信息也流通了,外面的信息流进了我们的家乡,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喜讯也传了出去。外地在旬阳工作的人们很激动、很高兴,他们把旬阳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旬阳在外地工作的游子们更是激动的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热泪盈眶。这些游子们不仅更加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还捐资捐款支援家乡的经济建设。公路通,铁路通,脱贫致富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传来了睡着了会笑醒的喜讯。家乡的人们富裕了,生活更加美满幸福了,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他们感恩家乡,回报社会,更加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地投身于建设旬阳这个美好家园的队列中。

更值得浓墨重彩描写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家乡在相继修建和开通了西康铁路、襄渝铁路复线、旬甘二级公路、西康高速公路,旬平公路后,而现在正在修建的还有穿境而过的十堰至天水的高速公路。再加上原已修通的镇旬公路、旬白公路,极大地带动了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们的家乡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大打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通村公路从山脚下修到山顶,修到了农村居民家门口。如今,家乡的通村道路骨架网络已经形成,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农民出行条件。由此可见,作为家乡人民,作为地道的旬阳人,不论你在哪里安营扎寨,拼搏创业,但谁不在外人面前夸咱自己的家乡好啊!

我们的家乡人民,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参加修建襄渝铁路开始,为了全力以赴支援国家的铁路、公路建设,他们以大局为重,国家建设和家乡建设需要他们拿出什么他们就拿出什么;他们舍弃了自己的房屋和土地和山林;他们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让人看看他们的心是不是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而家乡的父母官们,深知铁路、公路建成、开通后必将带动家乡的经济建设实现率先突破发展,也竭尽全力地带领全县人民全力以赴地支持着国家在家乡境内开展的铁路、公路建设。家乡人民的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是家乡人民愿意当好国家主人翁,建设自己美好大家园,争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精神风貌真实再现。而家乡因修通了铁路、公路而带来的变化,也有力地带动了家乡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现在,在我们的家乡,由于通了铁路、公路,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来,虽然县、镇两级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每届领导班子改变家乡穷山恶水旧面貌的雄心始终矢志不渝。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规模化建设不断加强和扩大;城镇交通枢纽不断扩张和延伸;县镇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措施不断强化和落实;文化、教育、旅游业日新月异;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高科技含量指数不断上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我们的家乡就像秦巴山峦上空崛起的耀眼新星,让世人瞩目的灿烂笑容显现在外来旅游观光学习、采风的学者和探亲访友的游人、外来投资者面前。你说,这已经修通的铁路、公路对我们的家乡建设的立下的功劳是多么的大,家乡的人民多幸福啊!

······

暮然间,我的耳畔边儿响起了60年代我在上小学时就会唱的那首老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限幸福无限荣光······”

是呵,家乡的铁路通了,公路通了;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那么,就让我们在充满阳光的日子里,在自己修通的通往幸福的大路上,为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幸福、快乐、美好的家园,多出力流汗,多添砖添瓦吧!

2011年11月8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