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真、善、美

2011-11-05 19:16 | 作者:杨伯恒 | 散文吧首发

人性的真、善、美是人类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人的崇高和永恒的价值取向,追求真、善、美的交融是人性的需要;人文灵魂是自由、独立、仁、尊严的和谐,人文的核心思想是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实现人的价值和各种社会性需要,人有精神安抚、精神就有了归宿;而精神性诉求又是无止境的,永远处于不断诉求之中。正是人的不断追求真、善、美、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一个现代化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热爱祖国、崇尚真理、追求进步、努力学习、向往真、善、美的生活。因此,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前提,人通过审美活动,可以激发、提高对真善的认识和追求的水平,培养求真向善爱美的精神,美感的形成是以美启真和以美扬善的内在心理条件,以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从而提高人的文明基本素质。是人类的理想追求的最高境界。

人性的真、善、美对于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历史以来没有明确的定位,是由不同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人们一直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不曾也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的看法。人类讨论它,讨论了几千年;人类追求它,也追求了几千年。比如《周易》思想中作为:中华先人观物取象、格物穷理以求真;凝道、行道;以心循理来守真;观感化物而求善;至诚得天而至善;合天人以求美,天人合而尽美。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真善美相互区别、相互涵育,在序卦系统中浓缩为:上经之首示天道而求真,下经之首示人道而求美。上经止守真,下经止至善,天道人道合一,便有阴阳交感到升降的求美与尽美。这揭示出天人同构,生生不息,玄妙有常的世界图景。它的思想有促进当代人们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把握。

真,属于哲学范畴;善,属于伦理学范畴;美,属于美学范畴,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真是存在的本体,善是存在的趋向,美是存在的表征。美作为表征既包含了真,也包含了善,既包含了审美范畴,即美、崇高美、优美、丑等的表现形式及其渊源。审美观是以“向善则美”、“富裕则美”、“和谐则美”的观念。其原因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完整、坚实,也包含了存在的秩序、节奏、和谐。它既是人生的抒写和营造,又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力。人的真实情感,是把内心的喜悦、苦闷、愤懑,大胆地抒发出来,袒露自己生命的真实,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关心,并通过情感美、心灵美和描绘大自然的美及健全的人格美等方面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

我认为,人性的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忠、信、诚等道德观念可谓影响深远,它们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集真、善、美于一体。把追求“以中国人文主义为前提,以道德伦理为中心的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界定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求真、向善、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真”是为人的基础,真而后才能“善”,也才能“美”。真是人的生命脉搏,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善是人的道德准则,是对世间一切“假、恶、丑”的鞭挞。美是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精神价值能够使人产生愉悦感觉,是人的心灵情感乐曲。因此,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才能成为文明人,“真”是基础、“善”是本质、“美”是目的;真是人的认识之和谐,善是人的道德之和谐,美是人的情感之和谐。真,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一致;善,侧重于主体自身实现性和必然性的尺度;美,则是在真和善基础上的侧重于协调自由。人正是通过求真、求善、求美确证自己的“自在自为”的生命本性,觉解自身的理想生命状态,丰富自身的思想视野和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的。

从人性学上讲,求真、向善、达美是人性共同追求的品质;人性就是“求我幸福”,生命的本能就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幸福与欲望成反比,欲望越小,幸福值越大。幸福是一种丰富、和谐、传染、一种令人一生都无法忘怀的感情传递。幸福使人和人走近,走到了一起,结成了一个家庭、一个部落、一个民族。比如“广东省推出口号幸福广东”,这是一种人民追求的幸福意愿。幸福触动了人最底层的根基,是表现出最为深刻的人性。由于现代人的追求欲望值过大,得不到满足使人痛苦的主要原因,人就不能把痛苦转化成幸福。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各种“存在”都是有具体规定性的叫“在者”,即“变体”,人对‘本’的反思性的寻求无非就是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人性的力量,就是不俗。这种不俗的本质,就是到位。人就获得了自己的个性。同时,这种个性又让人处在了“有根状态”。

从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取向来说,以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合理内核,科学方法以求真施巧为人的目的服务,科学精神以求善化美来提升人的境界。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现代科技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否认科学技术真、善、美统一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不能用消极的支流与现象否定积极的主流与本质,不能让一些人对科学技术的错误使用败坏科学技术真理,不能以偏概全地把科学技术可能误入歧途用来否定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科学探索真,以自然替代文明、以情感僭越理智,自然使人善良,社会使人邪恶,自然使人幸福,社会使人痛苦。在经济领域我们奉行“互利双赢”的原则,讲承诺,守信誉。因此,美育可以直接美化人、间接美化社会生活,进而培养优良公民群体,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我们生活的理想与目的,就是不懈地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完善境界,不遗余力地去消除假、恶、丑的事物与现象。人们越来越感到,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少不了这三个字。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的功利化思潮使生命存在单面化、物欲化;而礼废乐坏造成信仰缺失,精神危机加剧。生命主体性理论毕竟是从孤独的个体出发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自我心的占有性主体的倾向,并由此产生了后现代对主体性的消解。现代化建设,如果没有价值理性的指引,现代化就会缺失人性的意蕴,就不能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发展观。因此,求“真”是求“善”与求“美”的基础,求“善”是求“真”的价值范导,而求“美”则是求“真”、求“善”的最高旨意。美的心灵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是人的本质美。它包括美好的理想,真挚的情感,坚贞的情操,诚实的品质,忠诚的友谊,助人为乐的精神等。这样,就可以使人经常生活在美的海洋里,获得审美的赏心悦目的愉快,达到滋润心灵、陶冶情操的教化作用。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哲学最高目标是追求真、善、美,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的哲学,它是真、善、美的统一。真,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一致;善,侧重于主体自身实现性和必然性的尺度;美,则是在真和善基础上的侧重于协调自由。但是“真”不一定美,“善”也不同于美,“美”却是真、善的结合,“美”算得是人类文明的主体。真确定事物的本质,善规定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方向,美表达事物存在的方式与状态。真、善、美:一个历史之谜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古往今来,许多哲学流派各有各自的不同立场,一些极端的哲学家完全割裂了真、善、美之间的联系,把其中之一直线化、绝对化,发展成自己的哲学体系。一些唯心主义者仅仅以善或价值为出发点建立哲学体系。而一些唯物主义者绝对排斥价值判断,仅仅以真或实事作为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现代一些艺术家则绝对排斥真和善的内容,从而使得真、善、美的界碑混然,关系朴溯迷离。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理清哲学真、善、美的在不同民族、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且有不同的内涵或迥异的解释;但真善美无论怎么界定,它都是一种最高的境界。真善美教育的含义是: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儒家理想也是如此:凡是美好的理想,必是真、善、美的统一,无论是“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还是以“圣贤”为中心的人格理想,它们都包含着这三个基本要素。所谓“真”,即它来源于现实,反映了客观规律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体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当然法则;所谓“善”,它反映了人的要求、目的,符合人的利益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所谓“美”,它是人们一种美好愿望,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构想的一个蓝图,在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协调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关系,达到一种融洽与和谐,而为主体带来情感的愉悦。

笔者认为文学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文学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给人类输送新鲜的“血液”,其最终的指向就是要在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理想人性上,而人性之于人情,人情改造人性。人心生于形气,易受外界物欲的影响,易趋于恶和私。因此,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人精神活动的产物,无论自觉与否,都必然反映着人类社会特定阶段对人的本质和生存状况的认识,在直面人与现实的诸种关系中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承载人的思想品德。只有不断地优化人性,优化人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例如: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作家,都竭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社会的真、善、美的东西,他们讴歌它,赞美它,从而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又揭露和鞭挞社会的假、丑、恶的东西,以激起人们对之痛恨和鄙视。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之产生了人的物欲追求,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贫富差距、环境恶化、道德滑坡、人情淡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一个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社会的正常发展、基本社会秩序的存在,也不会走的长久。一个没有道德,不懂得遵守道德的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只能是中饱私囊、唯利是图、置民族国家利益于不顾。另一方面,由于体制障碍与道德价值观发展滞后,使其价值紊乱和道德失范、个体精神出现道德迷失、价值混乱、现实生活世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流俗主义等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人的价值遭到忽视或有意无意的回避,既造成了理论上的严重缺失,同时也导致实践中的重大失误。

从教育角度看,长期以来,教育失真、失善、失美。人自身的危机,即人性人心的危机,救人之本在于救心,即教化人心、改变人自身。教育的危机带来现代教育价值的断裂:教育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的观念危机,“理性人”观念是现代教育危机的深层根源所在。“理性人”观念发展到现代蜕变为工具理性人,生活危机的实质是教育中人文价值的失落,使现代教育陷入到工具理性主义危机。是教育生活本体的危机。现代性危机主要原因表现为教育的追求效率、追求量化、追求确定性以及追求可控制性。从实体到关系、从塑造人到生成人的转变。人的实践生成是生命的生成,生活的本质即生性的激活,在生活的生性域中的生成,是在交往中的生成,而且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始终的过程,关怀生命、回归生活、趋向交往、走向终身教育和学习。比如我平时写文章,文章写好了,做人的标准也在无形中得以提高,对于自身的要求也趋于严格,人品自然会变得高尚,也就是文品即是人品。相对而言,人品高尚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给人以真的启迪,以善的感染,以美的享受。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文章是人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人能力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是思想的载体,是灵魂的升华。

从道德的角度讲,道德指向是导人向“善”,道德的支撑是以人为中心,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的调节,人类的进步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人的自由和权利便自然成为法治的永恒主题。法治长成既离不开以人的现实利益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底蕴;也离不开道德对其优良品格的塑造,以及为其提供必要的观念、秩序的支持。人们往往重视道德教化的“外求”与“他塑”,是一种灌输与强迫,缺乏个体的觉醒,使得道德教化的效果差强人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道德教化审美化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这里的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因此,心理学表明:“情感教育是一切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它是一切丑、邪、恶的克星”,积极良好的情绪是可促进人智力发展,形成健康人格的必要因素。道德教化的过程不止于认识的过程,还是一个情感塑造、性格陶冶、习惯养成、整体精神涵养的过程,它要求人的全部精神要素的投入。道德的指向不是“世俗僵化的道德规范”,而是“真正的道德精神”;而这里的道德教化审美化也主要是指灵活、有效运用审美因素于道德教化的过程中,使道德教化即显示一种内在规律的美,又有一种外加形式的美。文学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功能的理论论证;文学道德教化的实现途径与实践过程;加强文学道德责任建设,改进道德教化,建设社会伦理道德的现状等。例如:老庄指出生命价值的本质即自然。自然就是生命之真、善、美。在老庄思想中,“道”即自然,自然之“道”与生命密不可分。“德”是“道”的主体化和个体化,是具体生命对形上之“道”的禀受,“自然”是其最高表征。追求生命之自然与自由的契合。因为“真、善、美”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标准,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当人类社会存乎真诚、友善、信义时,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生存空间,才能保持和谐、友善的氛围。

从人性学上来说,由于人性是被基因决定的,而基因又决定人心智,性格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质,也就是说明了人性是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人性进化产物。因此,道德的支撑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言行建立于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之中的。道德不同于法律,但它和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它们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功能互补的基础。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保证执行的行为规范,是一套硬的方法措施,是人类精神的“他律”。而道德则是依据社会舆论、生活习惯、传统伦理,特别是人们的内心信念来驱使和维持的一套软的行为规范,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法治长成既离不开以人的现实利益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底蕴;也离不开道德对其优良品格的塑造,以及为其提供必要的观念、秩序的支持。因此,法律的他律与道德的自律,以及它们这种表现为“硬”与“软”手段,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维护,是相辅相成的。法治作为强制性的惩罚手段是对道德约束的补充,但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道德约束人的作用。

笔者认为“真”即科学性,包括规律、真理、方法三个层次;真是人生美的基础,善是人生美的前提,“善”是核心,其内涵是以人为本和与民共享;“美”是目标,体现的是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真、善、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的思想整合。由“真”的价值的绝对化,导致了被获得真知把持的学习,它表达的是没有边界的知识僭越;由“善”的价值的绝对化,出现了被修养道德垄断的学习,它表达的是没有边界的伦理控制;由“美”的价值的绝对化,造成了被体验意境操纵的学习,它表达的是没有边界的情感泛滥。人是一个“真”、“善”、“美”的结合体,人生一方面是主体的自我生成,主体认知主导着境界的“求真”维度;主体意志主导着境界的“向善”维度;主体情感主导着境界的“审美”维度;人生境界内化于人的精神品质,外化为人的行为方式。通过思考人类命运、我们要清楚的了解三者各自的意义,回答真、善、美相统一的现实意义。

“真”,即真实性,是情真、意切、真实,真相、真诚、真理等等,“真”是为人的第一位价值取向。真包括真的理念(信念)和真的情感。求真的理念使人们对一切虚情假意表示出愤恨。认真而不认假,信实而不信空,与假相对立,是指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以及认识和对待客观事实的态度;“真”直接地对应于客观事实,是命题所反映的思想当中最基本的一种特性。比如人要真城,真情,真心,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重实际、求实效,

例如:一个人首先要做到真,不能虚伪的活在这个世上,如果没有了真,即使有了善和美,也是伪善,虚假的。因此,人要有一棵之善良的爱心,这就是说,一个人做到了真城,真情,真心和有一棵善良的爱心,以爱心温暖人心,以爱心赢得尊敬。

比如:劳动验证人生之真,铸就人生之实,生成主体诚实的品性;在真的基础上,劳动展示人生之善,延展至道德层面即善良;合真与善,劳动成就人生之美,自由劳动本身即为美,劳动在创造美的世界的同时,也在建构人们美的心灵;劳动使人生充实,并由此产生幸福感。毋庸置疑,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的一切行为是为满足生命的需要。

人是理性的动物,能以理智的眼光反观人类自身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在人与客观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必会产生知与美、真与善的问题。知识是理智的产物,求知的过程便是追求“真”的过程。比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人的心灵高尚、成熟理性、无私为他、敢负责任,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私欲。没有私欲的感情是最真的,因为他只求给予、不求接受,要比那些一见美丽就要摘采的人高尚得多。

“善”是指善良、善心、善行,善是指道德观念,德性以善为指向。“善”的理念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此即价值本体。与恶相对立,是指人的行为及其表现出的品德符合人性并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性质。“善”是人对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鲜明态度,是宣扬褒勤贬惰、扬善抑恶、推崇悌、宣和乐助、崇尚礼仪、公正公平、宽容善良的伦理道德。

善是人的一种标准,指的是一种通过高情感凝结而成的高度和谐。善是人的生命精神上升之路,也是道德自我不断求超越之路。揭示了人类自觉地追求美、求真、求善,发展其道德天性,以仁者之心互相涵盖、互相同情、互相了解,以各自完成扩大其人格的生命历程。

例如:爱默的思想,认为大自然中有万物之“超灵”存在,“超灵”是万物之灵,是真、善、美的体现。人在大自然与“超灵”进行交流,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净化心灵,提高人的善性。康德认为人性是恶的,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的道德“原型”,即善良意志,这个善的道德原型才使恶到善的转变得以成功。他强调道德自律,个人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才能达“至善”。孟子的思想,主张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的“性善论”是先验的,人的善与生具有,人性和天命是统一的,是至善的德性。这样,善就成了个体与生俱有的一种内在的力量。

“善”与恶相对立,比如:人们在生活中早已把官员的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等行为视为缺德行为而加以鄙视。针对腐败和廉政道德失范问题,进一步完善系统的廉政道德法规或廉政道德法,使廉政道德制度化、道德监督制度化,以法为教,不断提高广大公务人员的廉政道德水平:要针对公务人员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要强化干部的自律意识,引导广大干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通过加强公务人员的廉政道德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才能使腐败现象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从而实现善政。

笔者认为“善”并不单项指好心的意思,善只是一种“自明”,因为自明的人就是清楚的人,而这样的人,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善”表达人类世界的“应然”价值取向,关乎社会是否公正、合理以及人类向何处去等问题,尽管人们对善的理解表现为明显的功利主义,但由于他们在善、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原则上较接近于客观规律性,因而他们的理论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并在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存在着对真、美追求的偏执以及善的缺失。善和美更多的和人们的主观感觉、价值偏好相关联,对它们的精确刻画也就很难切入。人性完满实现的“至善”,是人类生命的内在规定性在不断发现自我、确证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美”是指美丽、美好、美景、美德等等,艺术追求美。美包括美人,美事和美物。美也是道德导向的象征。与丑相对立,是指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精神价值能够使人产生愉悦感觉的特征。“美就是真、善的形象表现,在前面两种品质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因为美并不只是一种装点,它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但是把美离不开真和善的品质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真它一面透出真,一面释出善的性,一面又呈出美的形,而真的光与善的性又熔铸于美的形之中,人们只有通过美的鉴赏才能不断地领悟到真的力度和善的情愫。

美的心灵是人一切美的基础,主要表现为情感美、情操美、诚实美、宽容美等。善的心灵县反映护十美的镜子,也是护士美的实质。美的社会环境、美的人际氛围和美的心灵世界。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和进步标尺。以美扬真启真,以美扬善导善,美能怡情怡性。美与真都附丽于善,是善的体现。真即是世界本身,善则是上升到美的境界的手段与过程。

美真同一说,美必真说,真必美;美和善的关系:美是善的一种表现方式,美是善的源泉和伦理的起点,美能使人生善心和向善行;美可以作为真的指南,善本身就体现了美,真善美则是人类天生的追求和人间的理想。美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灵魂,是真和善的统一。

例如:商品包装设计正是以真为依据,以善为目的,以美为手段,有真的内涵,又要有善的寓意,还要有美的形态。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它是人性、物性、理性三位一体的产物。总之,以三者的完美结合来展现商品价值的。

美是事物展现出来的生命力。爱美人类天性的追求。追求“美”,就要更加自觉地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全体人民的精神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美更令人喜爱、陶醉、神往的了。面对美,人们“可以看到人本身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目的和理想的实现,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巨大喜悦。美的发现与创造的实质精神是美、真、善的发现与创造的实质,美感的根源,情感、启示、满足、愉悦,是人的对美的主观反映。美的意识;美是美感的根源,美感的产生是随着人的进化而产生文明。人们通过审美体验,获得的不仅仅是生命的高扬、生活的充实,而且还有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去征服自然,创造世界,摆脱野蛮,而不断走向文明。

在人体系统中,快感分机体觉快感、感官觉快感、中枢觉快感。决定美的快感只是感官觉快感和中枢觉快感。五官快感的对象构成形式美,中枢快感的对象构成内涵美。形式美是自由的美,内涵美是真善的美。美是一种心灵的乐曲。美的精神境界简称为心灵,美的心灵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是人的本质美。它包括美好的理想,真挚的情感,坚贞的情操,诚实的品质,忠诚的友谊,助人为乐的精神等。它又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这种素质美与伦理学中的“善”,哲学中的“真”,是相互联系和交融的,因此美学中有美的心灵是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灵魂,以美为形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之说。

我们要清楚的了解三者各自的意义,主要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分析其主要特征,对“真”、“善”、“美”的问题都有着不同的回答。了解“真”、“善”、“美”的重要意义。只有合乎人性、丰富人性、完善人性和发展人性,才能够真正体现实效性。尤其是在今天人们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加大,精神高度紧张,灵魂无法安顿等状况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满足人性的需要,能够为人们真正起到精神安抚、精神家园“归宿”和精神提升的作用,才能真正具有实效性。人只要努力挖掘出人性中的真、善、美,发挥其独有的睿智、善德和乐观,一定能再造中国的人性辉煌。人类在真、善、美引领下,人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即,物质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和物质保障;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转变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践中表现为崇真、向善、求美的过程。

通过上述三个原则互为补充,不可或缺,真是前提,善是关键,美是提升,这就是“真善美”辩证融合对人的认识、意志和情感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具有特殊推进作用。

从世界角度看,中西哲学在对待真、善、美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分歧,西方哲学侧重真、知的追求,中国哲学侧重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西方哲学在坚信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思维指引下注重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可说是种知识哲学。而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不同的价值追求产生不同的社会作用,导致不同文化的形成。也正是这一差异的存在使两者的交流与借鉴成为可能。学术界许多论者在谈价值问题时,都有意无意地把真与善、美一起归入价值范畴。追求优秀和成为榜样是西方人的人生哲理,他们因此发展了分析、逻辑、个性。在这竞争之中,生活的精度、广度、强度和深度在西方人那里变得非常重要,而单位制度、高情感、形象思维、集体性,反而显得拖泥带水。这样,西方文明就成就了自己真正的特点。它是一种智者的文化,与东方的人文精神,即高情感、高度和谐的仁者文化正好互相补充。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可能:东方人正在向西方人学习,要学习他们的高科技,西方人也正在向东方人学习,学习我们的高情感。

笔者认为真、善、美一直是人类美学追求的最完美的理想,人世间的一切美善都源自观念的美善。美善只是观念真善美的投射,只是观念界的模仿。是一切美学家和文艺学家都特别重视研究的问题。中西方美学、文艺学、哲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在不断完善真、善、美理论。虽然真、善、美带有浓重的伦理色彩,但是理论学家们却把这个理论系统、统一地应用于哲学求质、美学审美、文艺鉴赏等范畴之内。东方文化的发展模式是发展智慧的集大成,演绎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求真、向善、达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品质;人们不仅以真、善、美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而且也以真、善、美作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尺度。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内在地包含着真、善、美的因素。发展真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真实性,由此可自然地引出社会发展的真理尺度;发展善是社会发展的利人性或合目的性,由此可引出社会发展的功利尺度;发展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和在社会发展结果上所存在的美;是发展真与发展善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最后,笔者认为,真是事物本质,善是道德规范,美是心灵的乐曲。人生在世,当求自身的圆满,即求真、至善、达美。人性就是“求我生存”与“求我幸福”。因此,一切科学、道德、政治、文化只有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才是合理的。人获得了幸福与自得,就会回归并保持自己的本真,即“返朴归真”,从而归复人类的自然本源,回归其自然本真。“真、善、美”是人类社会推崇的道德准则,是对世间一切“假、恶、丑”的鞭挞。以真的秉性,率真的情怀,求真的毅力,和人一心向善,与人为善,时时积善的风格,融合互润的智慧,铸就了人的唯美。演绎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求真、向善、诠释了和谐生美之达美和美。真切之理、天道酬善、魅力和美,真是人的认识之和谐,善是人的道德之和谐,美是人的情感之和谐。是以心和、人和、是人类的存在之最高和谐发展的存在,是充满人性光辉的人生。是推动人类与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与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