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盘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1936年10月19日,噩耗传来,中国文学革命的导师、思想界的权威、文坛上最伟大的巨星鲁迅先生陨落于上海。海内外炎黄子孙和世界进步人士同声悲痛。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表达了人们对这位文化伟人的衷心崇敬和真挚客观的历史评价。
鲁迅去世之后,中共中央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名义,发表的《为追悼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致许广平女士的唁电》、《为追悼与纪念鲁迅先生致中国国民党委员会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电》。
对于“民族魂”这样的称谓,鲁迅是当之无愧的。“民族魂”是将鲁迅视为关系国家兴衰存亡和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文章,他的品格,代表了中华民族最高尚的灵性,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在《鲁迅论》里,毛泽东主席对鲁迅的评价分三个特点,概括了鲁迅的精神。第一个特点是政治的远见,第二个是斗争精神,第三个是牺牲精神。
在说这三个特点之前有个总的评价。原文是: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晓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我们纪念他,不仅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成功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的组织上的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化的。尤其是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青的力量……他近年来站在无产阶级与民族解放的立场,为真理自由而斗争。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还说,鲁迅“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革命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新文化的方向。”
如今,鲁迅离开我们已75个年头了,正如鲁迅所祈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开始腾飞。然而,鲁迅一生追求的民族性即民族精神现今如何呢?一些有识之士公然抛出“炮打公有制”“公有制无耻”“私有制没有剥削”的言论,令人毛骨悚然!
鲁迅是伟大的战士,鲁迅永远和他的母亲,即人民在一起。鲁迅曾经彷徨,最后毅然弃医从文;鲁迅奋力呐喊,想唤醒无数麻木的灵魂。
鲁迅战斗的武器只是一支笔。这支笔,代表正义、智慧、力量,暗夜的火炬,阵前的旗帜;代表分明的是非,强烈的爱憎;代表人民的呼声,合乎人类理想的未来世界。鲁迅最大的特点是光明磊落,他笔下写的,就是他心里想的。他言行一致,最憎恶伪君子,鄙薄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中国人民曾借助他的笔“蘸着他的泪水和愤火,宣泄了自己的悲苦与欢欣,诅咒与颂扬,控诉与希望”。
鲁迅作品的思想深度、历史容量和战斗性,是中国文化史上所少有的;他的作品、思想和人格,在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奋斗,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近代中国任何别的作家都无法比拟的。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光荣战斗的一生,是中华儿女的模范,是中华民族的楷模!他的笔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刺向帝国主义、汉奸卖国贼、军阀官僚土豪劣绅、法西斯蒂的心窝,是一切无耻之徒的大炮和照妖镜!
鲁迅先生的以他独特的文风,锋利的笔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令敌人闻风丧胆!他犀利的笔尖,完美的人格,正直的言论,战斗的精神,使那些害群之马无处躲避。他唤醒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向敌人冲锋!
认识鲁迅,理解鲁迅,学习鲁迅!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是对“民族魂”回归的渴望与呼唤,是对鲁迅精神回归的渴望与呼唤。
呼唤民族魂!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2011/10/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