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清玄,不忘初心

2017-02-27 21:44 | 作者:散文吧网友 | 散文吧首发

品读清玄,不忘初心

(文:泊)

作为当今华人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凡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看林清玄的书。我对他以佛学思想看世界、看人生、观照内心,深有同感,印象深刻。现略摘几段文字,附上自己的理解,和读者共赏。

“这个故事(僧圆泽传)很可能是真实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实,至少是反映了中国人对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过这种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哲学,乃至整个宇宙的理念,而这些正是佛教的一种入世观照和慧解。”这段文字出自《三生石上旧精魂》。作者在后面有进一步说了: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这样了。人的一生像行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经历)就随之不同了。这种对轮回的譬喻,真是优美极了。

“人世间的苦痛不外乎是贫穷、疾病、孤独、死亡、欲不能圆满等等,这原是无可如何之事,但我们能往前回溯,心情一如赤子,则番薯菜也自有孔雀开屏的风采,自然能活得多一点点心安、多一点点自在。”“忘乎苦乐的出世观照非寻常人能够,但入世生活如果能依佛所说:于好于恶,勿生增减……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一方面体会生命的种种滋味,一方面浅尝即止不使自己受到伤害,则面对苦或乐时也能坦然处之了。”这段文字出自《孔雀菜》。林清玄的这番话,可以说是对《三生石上旧精魂》观点的进一步发挥,也就是说轮回和苦痛是避免不了的,只有放下一切才能彻底摆脱轮回,可我等凡夫俗子哪能有如此境界?我们普通人只能在出世和入世的价值观里做好平衡,我认为这就是最大的智慧了。

“我的沉思总在(船后的)波浪彻底消失时沦陷,这使我感到一种悲怀,人生的际遇事实上与船过的波浪一样,它必然是会消失的,可是它并不是没有,而是时空轮替自然的悲哀,如果老是看着船尾,生命的悲怀是不可免的。那么让我们到船头去吧!看船如何把海水分割为二,如何以勇猛的香象截河之势,载我们通往人生的彼岸。一艘坚固的船是由很多的钢板千锤百炼铸成,由许多深通水性的人驾驶,这里面就充满了承担之美。让我也能那样勇敢地破浪,承担,向某一个未知的彼岸航去。”以上语出《河的感觉》。《河的感觉》我非常喜欢,文章每一节的结尾一句话是下一节的开头,全文开头文字和结尾的文字相同;首尾呼应、循环往复就像流动的河水一样。这就使整篇文字既契合深刻厚重的主题,又有一种完满的形式美。林清玄在很多作品里多次提到生命的悲情,轮回的悲哀,在这里他再一次用饱含哲思、隽永优美的话语做了总结

“许多专家告诉我们,要改革社会的不安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着手,并且要加强警力,改变社会奢侈淫靡的风气等等。可是当我们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因一念之嗔可以举刀杀人,因一念之痴可以自戕身命;尤其是连警察人员也常因一念之贪而贪污抢劫、伤人害命时,我们就知道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重点又在哪里呢?也在人心!”“所以佛教认为,人心其实不只是世界的中心,人心就是世界!”——语出《世界的中心》。“时代真是变了,时代的改变,使我们检证出许多事物的珍贵或卑贱、美好或丑陋,只是心的觉受而已,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面目,心如果不流转,事物的流转并不会使我们失去生命价值的思考;而心如果浮动,时代一变,价值观就变了。”——语出《来自心海的消息》。这既是佛学改造内心的观点,也和程朱理学、王阳明等流派的看法相近,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上两段话的中心思想其实还是老话题,是关于物质和思想境界的问题。物质的追求没有止境,我们还是尽量要少一些名利的追逐,多一些境界的提升,不管环境如何改变都不忘初心!

最后还是用林清玄《走向光明的所在》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在我的心里,总有这样的盼望:和大家一起走向光明的所在。十年心不冷,永远保持青时代的热情。白飞远天不远,心爱的人一直在美丽的白云间。千山越过水不浊,故乡的田园永远在安慰我的心。万花落尽春不尽,五彩的春光天也不会凋零。只要打开心内的门窗,就会走向光明的所在。”

2017/2/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