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处处皆故乡

2017-02-24 18:34 | 作者:蔡东武 | 散文吧首发

身上衣裳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题记

“魂归何处?”一个恒久话题。对于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游子,身居异地,客死他乡,难道就成了孤魂野鬼,飘荡无着么?生养地是故乡,少年里追寻的远方是故乡,凝聚着一生汗水与苦辣辛酸的寄居地也是故乡,给予美好感觉与回味、让自己梦绕魂牵的旅游地更是故乡。

人亲是故乡

少年时期,处于文化荒漠似的农村与荒唐时代,除了一个月能够看一场电影和偶尔偷看到兄长借来的几部小说外,精神领域全是苍白,伊甸园内没有芳草,布满滚滚黄沙,从那时起,心底产生了对自己想看的书的强烈渴望。

高中毕业,进了地区师专,接触到了巍然屹立的图书馆,坐进了宽敞明亮阅览室,眼望笔直书架和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海,仿佛一个乞丐闯进了食品超市,我心里顿时充盈起来。

三年,整整三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对部分老师上课不感兴趣,便偷偷钻入图书馆;自习课更不消说,阅览室角落有个朴实身影;周末,帮助管理员老师打扫完卫生后,一头扎进书堆;闲暇时刻,趁别人逍遥,图书馆清静时,埋头书海;假期主动护校,守图书馆,以书为伴。

朴实衣着朴实的脸,朴实态度朴实的人,管理员女长辈老师们认可了我,到了第二年,她们忙时,便将守书位置、书库钥匙交给我,让我做双重身份——兼自修又做管理员。

接触多了,阅读调整间隙,师生交流,老少闲谈,渐渐地,距离近了,感情深了,教师亲、长辈慈、学生敬凝聚成不是亲情的亲情!

随着日子积累,图书馆的浸润内化作底蕴,大三时,我的名字能够和众多讲师、教授一同出现在学报上。那时学术空气浓,学术品味正,刊物阅读率高。一位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名字能够与讲师、教授排列,当属罕见。系里几位长辈恩师对我青眼有加:给班里代课,当助教有我;系内参加学校重大比赛,有我份额;实习当组长,有我名字;全校实习总结会,第一个发言者是我……

自小到大,听到的是呵斥,承受的是蔑视眼神,伴随左右的是孤独、失落、伤感,这样一个内向人,突然沐浴着信任、关,立于大学生活潮头,对给予自己种种机缘的长辈教师生发了感情,他们仿佛就是父亲

毕业时刻,由于受到政治风波牵连,分配遇上挫折。相关部门到学校了解情况,图书馆众“母亲”语出亲情,我解脱了困厄;系里几位“父亲”东奔西走,联络他们亲朋、好友、学生,我终于站上了讲台。

人亲景美,情浓味醇。离开师专二十年了,回忆中,经常是图书馆琳琅满目书籍,阅览室整洁桌凳,书馆背后的杨槐树及树下绿化带内的万年青;入梦的是管理员“母亲”的音容笑貌、系主任、班主任及众“父亲”殷切话语。感觉着峥嵘岁月,沐浴着父母般信任、关爱的温馨,那一座城市变成了故乡,美丽校舍、花草、树木就是家园,图书馆长辈管理员、系里教师仿佛伴随长久的父母亲!

寻找精神故乡

精神芳草地开始长出青草的年龄,最初接触的篇小说集是《闽海激浪》、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映入眼帘上的是大海、波涛、礁石、沙滩、椰子林、红树林……烟波浩渺的大海,汹涌澎湃的波涛,蔚蓝的海水,嶙峋的礁石,宽广的沙滩,高耸如卫士的椰林,绵延青翠的红树林……这一切美丽、逼真的描写像幅幅图画,映上白纸般少年心灵,就似天的小草,郁郁青青,挥之不去了!它们构成原初精神青草地,孕育着我向往远方。

二零零六年八月二日,携儿前往广西北海。第一站:银滩。我们首先乘坐“海洋公主”号游轮游海。海水碧绿如蓝,海风拂过大海绸缎似的胸膛,银浪阵阵,让人感觉到它们是去追赶什么。白色浪花亲吻着金色海滩,拍打着礁石,激起无数水珠。水天相接处,一艘艘渔船和海岛被天空和大海染成了蓝色,真是天蓝蓝,海蓝蓝,一切包围在蓝色里。我近距离领略了大海况味。

第二站:山口红树林自然生态保护区。合浦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海岸线总长50公里,红树林面积八百零六公顷。海上森林绵延数十公里,远远望去,仿佛天然水上牧场。林内树木苍翠,林边鲜艳花朵争妍,空中海鸥翔集,白鹭纷飞,海燕啁啾。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红海榄纯林、木榄群,百年高树,根盘礁石,须涤海水,千姿百态;根须上蟹爬鱼跃,树上枝繁叶盛,碧绿滴翠。潮涨时,波浪与树木摇撼;潮退之际,鱼虾在林间跳跃、爬行。那种美丽与新奇,让人驻足、留连,兴味盎然。

陶醉于红树林美景,将之与少年时吸纳的纸上概念映和,我找到了原初精神青草地——绵延青翠的红树林。

第三站:原始聚落原生态文化景点——大江埠风景区。景区内曲径通幽,古树参天,建筑独特,风情奇异,风光迷人。疍家风情区展示了疍家人富足水上生活,他们吃住行均在海上,只有交易时才上岸,是典型水上民族。尤其怪诞的是婚嫁习俗,男人不娶岸上女子,姑娘不嫁陆地丈夫,因为晕岸而无法生活。海洋古船文化长廊展示出历代王朝、民族英雄及部分海盗战船、商船船模,其形状怪诞、造型奇特、功能各异,令人目不暇接。神秘聚落区里民族民俗、民风、民情交融,让你拍案叫绝——焚身、黑牙美、吃土、甩发舞、抢亲、江边裸浴、喝生血、生吃小动物……奇特生活模式与稀有民族生存方式给人们强烈视觉刺激与心灵震撼。

我的家乡处于大山森林中,是侗族集聚地,与疍家同属小数民族,不少风俗、习惯均带有憨厚、蛮淳特质,沐浴着疍家独特生活模式与稀有生存方式,亲切感觉扑面而来,仿佛在异地找到了故乡。

回返当天,我与儿子六点半起床,收拾停当才七时整。父子俩走上海滨宾馆顶楼。此时太阳初升,旭日染红了朝霞,染红了大海,染红了浪花。晨光辉映下,海面上仿佛有颗颗珍珠闪耀着璀璨光芒。阵阵巨浪挟风雷之声涌来,如万马奔腾。远处风帆、小岛金光闪闪,美丽可爱。此时,大海妩媚极了。

蓦然间,我觉得眼前景物好像在哪儿见过?波涛、海岛、礁石、海滩、海鸥、渔船、霞光、红树林……如此熟悉,能激荡起心灵回音。是的,是《海岛女民兵》里的大海,是电影《海霞》里的镜头。正是少年时这块幻影,支撑我寻找了三十年,终于找到了远方的“家”,抓住了梦绕魂牵感觉,沉浸于精神故乡的温馨中!

拉住梦中家乡的千千结

对我来说,最感兴趣的电影、电视剧只是一遍味,二遍就淡如水了。《刘三姐》就格外,每次观看,均有新感觉。第一次接触电影是三十年前,读小学四年级。也许是机缘契合,也许是刘三姐这位砍柴姑娘与八岁开始砍柴的我经历相同,镜头里竹笋似的茶山群峰、漓江清澈背景就是我家乡罗汉坡与门前碧波荡漾清水江的复制,清晨的漓江水和江岸山峰映入九岁清纯心灵,便定格为永久图像:那是另一个家乡。

缘于此,每次打开影碟机,少年头脑中朦胧故乡便在心灵回放。

三姐美丽、勤劳、聪慧、灵巧、坚贞、纯情,阿牛哥憨厚、大胆、机智、嫉恶如仇,李老头爱憎分明、不畏强暴,舟妹清纯、勇敢,歌迷豪爽、率直、幽默……这一群人格组像正是我少年行囊中的精神形象,它伴随渐渐朝“人”完善的我走向大写的圣山与对形而上偶像的追求。接触他们,便是心路历程回溯,是对故乡塑造游子的眷恋,是手拉情感千千结线头的品咂!

二零零七年三月三十日,我踏上了前往桂林的旅途。

接近桂林时,正值清晨,四月晨雾缭绕中,一尊尊葱茏秀美擎天大柱拔地而起,时隐时现。巍然的如大象,安详者似骆驼,飘逸的像骏马,轻捷者如绵羊:三十年的梦幻近在眼前。车行高处,极目远眺,周围山峰突兀挺拔,竹笋般群峰于湛蓝天空映衬下,碧绿青青,我跌入一幅青绿山水画中。

那水呢,缠绕于山峰玉柱间,蓝晶晶地,好似九天瑶池琼浆泼落人间,温温柔柔,清澈见底。水边的山峰石壁倒影水中,地上一座山峰,水中一座石壁,构成一幅立体图案,春风过处,涟漪荡漾,水下倩影被揉碎,成了块块翡翠,涵蕴成一个滟滟的梦。水边杨柳依依,千万条绿丝绦在微风中飘动着柔软腰肢,与青波恋恋,美丽无限。那蓝汪汪的碧波映衬着秀丽山峰与空蒙晨纱,古韵悠悠,怕不是从民歌里流淌出来的诗情画意?

导游是位二十来岁地道广西小阿妹,身着天蓝色镶边壮族姑娘服饰,俊美漂亮,声音清脆,如莺和鸣,给我们介绍桂林山水及远古传说,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介绍结束,为了活跃气氛,她采用问答方式,车内跃雀。“各位旅客,桂林最著名的是什么?”甜蜜蜜脆音开启了我头脑中的灵感,马上脱口而出:“刘三姐”,话音刚落,阿妹莺语接茬:“那位‘阿牛哥’真是心有灵犀!”我心弦振动,灵台契合:“那你就是刘三姐!”车内轰隆:“一个是阿牛哥,一位是刘三姐,就应该对歌!”“对就对”我接过话筒。“刘三姐”爽快地答应了,拉开颤音,一曲茶山对歌美妙流出:“哎!什么水面打跟头?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二十八年前的电影镜头迅速在脑海中闪烁,刻骨铭心的记忆如漓江之水,奔腾而来,我进入了角色:“哎!鸭子水面打跟头,大船水面起高楼,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挟带着轻松,依贴着美好感觉,在此起彼伏的对歌声中,我们向漓江扑去。

车到江边,我犹如一条跳跃于波涛间的鲤鱼,又像经历磨难到达西天的唐僧。漓江兴坪段是当年拍摄《刘三姐》镜头的现场,又是二十元人民币背面风景,她不仅代表漓江的美,成为桂林形象,更是中国风光的象征,享有辉映后世的盛誉。两岸孤峰突起,似骆驼,像美女,酷奔马,如僧人,姿态万千。山峰下有丛丛竹林,青翠葱郁,绿荫茸茸,清风拂过,哗哗作响。竹丛旁,田园畦畦,菜花飘香;或野草绵绵,春意盎然。漓江如一条飘带,从群峰间蜿蜒而来,缠缠绵绵,水尤清洌,可见江底。水中鱼儿翕忽,竟与游人逗乐。偶尔,飘来几只竹筏,身着壮族服装的渔人手把竹杆,一边撒鱼网,一边放鱼鹰,动作飘逸、娴熟,仿佛“阿牛哥”现身。

“哎!山顶有花山脚香,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上河涨水水推沙,小河鱼儿摇尾巴。打得鱼来街上卖,换得油盐换得茶。”

“姐学梭来妹学歌,姐妹二人梭对歌。砍柴姐姐渔家妹,患难与共情意合。”

……

什么声音?如此飘缈、婉转、悠扬!比山莺清脆,似流水绵绵,挟带着令人陶醉的美,回荡心灵,三日不绝。近了!近了!竹筏飘来了,脚下葡萄藤,手中青竹杆,山的清秀与水的灵气合融的精魂——刘三姐,从上游飘来。

“砍柴过岭又过坡,岭上山鸡尾拖拖。岭上山鸡尾摆摆, 展翅飞过虎狼窝。砍柴莫砍岭上松,小小松树有大用。待到松树长大了,能挡东南西北风。”

“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刀切莲藕丝不断,斧砍江水水不离。”

这是天籁之音,是性灵的回响,是灵犀碰撞出的心声,是深情直至地老天荒的归宿。它激荡了我三十年,让活泼的生命对真、善、美不竭追寻!

真切体验,童贞回味,我变成了真正的阿牛哥,茶山是灵魂,漓江是血液,三姐是偶像,我回归到了少年梦中的家乡,找准了那位三十年前清纯、率真、勤劳、冲动的少年人,双手牵住了一万一千多个日夜的梦幻。

寻找心灵第二故乡

带上旅途最重要东西是美好心情。心情美好来自山光水景物态的愉悦,来自当地人文底蕴对他乡异客陶冶。二零一零年一月三十日,我带着这种渴望踏上了海南岛。

第一个景点是万泉河飘流。

记得刚上小学,便唱着红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心目中向往圣地出现于眼前,情绪那个激动哟,仿佛沐浴火红年代感觉与少年憧憬的激越。河面宽百米,微风细浪,漾漾可爱!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往来穿梭。江岸是椰林和红树林,高大笔直与簇生错落,优美别致。万泉河发源于五指山,原名石岭河,蒙古十三帝突天木尔做太子时,其父为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将他密秘流放于此,他在这里“动心忍性”三年,后入京为帝,感恩疏放地,留恋母亲般河流,于是赐名——万泉河。万泉河从五指山逶迤而来,流经百花岭、白石岭,注入南海,入口就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出处,很具历史渊源与财运。漂流河段水面平静,竹筏摇晃,十分惬意!船主洒脱,给每人发了一把水枪,南来北往的游客于是童心大起,互相打水仗,激烈乐呵,半小时下来,人人成了落汤鸡。没有生气,无人退却,伴随的是激情与欢悦。

万泉河不仅以独特美丽陶醉着八方来宾,更以其历史厚重感涵蕴着追慕者灵犀,用“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唤起无数中年人火红感觉与纯真回味。

万泉河,是我少年心中的故乡河。

大东海海湾给了我萌生寄居的冲动。

与以往相同,我不太喜欢受导游控制,热衷自找景点,自选角度以乐身心。二月一日下午,景点就是大东海海湾游泳。畅快击水后,便与儿子离众来到滨海公园漫步。海滩边尽是椰子树,高大的似巨伞,为游人奉献着阴凉;矮小者亭亭玉立,仿佛戴斗黎族笠姑娘。海风阵阵,如蒲扇般的芭蕉叶片哗哗着响。榕树如篷,根须下垂,好像百岁老人胡须,海风拂过,轻轻摇摆,一副悠然自得样子。三角梅红中带紫,艳丽非常,攀树蔓架,将鲜艳点缀至树杈绿草间。大丽花红胜火,朵朵点缀在珍珠矮之间,让绿化带青红错杂,好不妖娆;宽大的老来俏像红霞,越老越火红,簇生于绿色草海桐之中,也是红绿分明;只有芭蕉树,长大发黄叶子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小巧玲珑的草坪绿地毯般,按照一定图案设计,新颖大方,不拘一格。草坪中间或一簇三角梅或一棵楠木或一株椰子或一座假山,绝不雷同,绝不单调。透过树隙叶缝,遥远处,波涛滚滚,海浪冲击,海鸥展翅,渔帆点点,水天相接处,天蓝蓝,海蓝蓝……

走着走着,心里产生一种渴望:能够长久在此漫步下去,该多好啊!

是的,阳光下,在海水中畅游后,沿这十里长廊散步,既散身体,更散心灵;工作闲暇、写作之余坐在花坛边石凳上,沐浴海风,享受阴凉;亦或是泡一杯下午茶,一边品咂一边捕捉灵感,这是诗意生活。做个海边人,人生不老!

对美景渴望、对淳朴民风之追求,乃人性使然。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县,三年浸润,写出了“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的依恋,可见海南民风魅力。苏东坡把心融会进去,与黎族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以无限旷达与落拓,将四海为家,铸就了大境界!我站立椰林下花带中,面拂海风,身子缭绕花香,心灵沐浴着美妙感觉,蓦然间,大脑滋生出寄居于此想法——少年的梦幻,青年的热情,当下的奔波,不就是寻求一个归宿么?一个能够让身心愉悦、产生美妙感觉、可以激发大脑灵犀与人生热情的地方,便是自然人最好归宿和心灵皈依的芳草地。

东坡居士,你有意于此,终未如愿,驾鹤北归。千年后,一位仰慕你的书生在这块土地上找到了你的感觉,我也把心融会进去,用感情磨合黎族民风,借你的旷达,来涵韵我第二故乡!

作为一名游子,我不孤单。带上美好心情上路,携着寻美的行囊前行,沿途拾到的是少年梦幻,青年向往,壮年豪迈,装入行囊的是旷达、落拓,提升的是心胸、境界,进入感觉的是天涯处处皆故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