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

2017-02-20 13:49 | 作者:极地风 | 散文吧首发

礼 佛

正月初三,我们一家去东莞观音山拜佛。

进入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坐上观光车,顺着盘曲的山道上行。一路的近山突兀,远山逶迤;一路的苍翠满眼,清风拂面;更有一路的车来车往,行人络绎。

距山顶约一公里,到达停车场,我们下车徒步登山。一家人停停走走,大约花了半小时,终于远远望见一尊偌大的佛像屹立山顶。

走到广场,瞻观音佛像,须极力仰视。佛像高达33米,由999块3300多顿花岗石雕刻而成。菩萨端坐须弥莲座之上,头戴宝冠,身着天衣,左手持净瓶于胸腹,右手结成无畏之印。

广场上人头攒动,烟雾弥漫。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面若桃花的少妇,亦或是黧黑的青壮之汉,莫不手持香火,或望佛祷告,或闭目祈福,亦莫不是一脸虔敬满怀寄望。

敬完香火,我便去读刻写在佛像底座之上的《般若波罗蜜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经的意思说,宇宙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天地山河、花虫鱼以及我们的发肤身体,都是有形有相的,我们身体的感受、思想、行为、意识(所谓受想行识),却是无形无相的,这些外在的有相和内在的无相蕴合一起,就是色。

而无论是外在的有相或内在的无相,都是因缘合和成的,是没有独立自性实体的空幻,所以佛说色与空没有两样,色本身就是空,空也是色。举例说一块有相的布,是由纱线纺织而成的,但纱线本身不是布;纱线要靠棉花来纺成,棉花本身又不是纱线;棉花不能自有,要靠种子;种子不能自种,要靠人工天时地肥等等。布是由天时地肥种子人工众多因缘和合而成的,布本身不过是一个空幻的名称而已。所以布这个色体不过是一个无自性的空幻的不实之体,所谓色即是空,但也不是绝对的空,而是有着众多因缘的空,这个空中也有色,是谓空即是色。又举例说一人睡在天的凉席上甜美至极,无我无心。忽而被蚊虫叮咬而醒,心便有了叮咬的觉得。这个无相的觉得之色便是由我身与蚊虫集合的因缘而起,是一个因缘而生的无形的空幻,但这个色空也不是绝对的空,里面有着我与蚊虫的因缘。

佛经说,有着受想行识和色身的我们由四大合和而成。地成就了我们的毛发和骨肉,水成就了我们的血液和分泌,火成就了我们的体温,风成就了我们的呼吸。而我们因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生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来,又因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贪且不知满足而又生嗔、痴,从而使人生长出无数的烦忧堕入苦海。

佛与肉眼凡胎的我们区别在于佛是参透一切的,知道一切皆是镜中花一般的不实之相,放下一切所有,得了了然自在。而我们却把一切空幻看作实在,企盼唯我所有,终究得到的只是满心的挂碍。

似懂非懂地默念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从庞大的佛像底座上拾级而下,走远了,抬起头,再看观音佛像,便从她极静的眼中和慈悲的面容上看出一丝笑意来。佛笑我心中满满,不知放下,反来求取,许下种种的心愿。

在观音山顶礼完佛,小憩,而后随着接踵的香客沿着极陡的石阶下行。

观音在身后,在头顶,仿佛随我而来,驻进心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