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秋愁

2016-10-28 09:26 | 作者:汪斌 | 散文吧首发

国庆后这阵子,假忙假蹿,在九江范围内东奔西走、南北瞎逛;天天起早摸黑,忙得屁颠屁颠的,连周末都没完整地休过一天;却似碌碌无为,心绪愁秋,便接近月底了!

上周六晚,居然还蹿到南昌来了,从火车站打车前往青山湖边的培训基地。刚出火车站,的士居然还不好打。一的哥看似非常热情,盛情邀请坐车,得知目的,便表明不打表,要价40元,是正常费用的近2倍;我不赶时间,就没理会,便向前行再问,有一位愿意要价30元,但还要等同方向的打的客。我摇了摇头,放弃密集地堵在出口处的一堆出租车,再前行。此时,老天下起了毛毛细,也是一个愁字了得。约行30米,刚过公交站,便顺利地打上了一台车,几经弯道,便到了青山湖边。驶在这段公路上,倒是很惬意,两边绿树成林,在灯光的照耀下,全无秋意,竟有些意盎然!到了目的地,洗涮之后,再工作一阵,不知不觉接近凌晨1时。凌晨6时半,生物钟准时叫醒了自己,继续以往的习惯。6:58出门,四、五十米后便来到了青山湖边,眼见景观石阴刻套红“青山湖”三字非常醒目,掩映在绿树丛中,掏出手机取景,很是美丽。十米开外,便是湖水,一群钓者高谈阔论,充满笑意。刚走近,便见一位钓上一条3两左右的鲫鱼;阵阵鱼腥味异常刺鼻。站在水边,环顾一下,选择的路线是先走一圈丹霞岛,便逆时针而行。人行道很宽,而人并不多,其中晨跑、健走的更少。这片湖畔,按说是熟悉的,因为2004年也是在这儿学习过一周,也曾多次在这湖畔散步。但时过境迁,竟然没留下什么印记了。似乎感觉两边的楼高了、水脏了。

沿着湖湾很快便来到通向丹霞岛的曲栏处,只见一人身穿防水服,坐在皮划艇上向湖内慢慢地安放渔笼,皮艇上小半桶已捕获的小鱼也很显眼。丹霞岛不大,树木稀疏处,从这头可以看到那头。岛上樟树、岸柳较多,水杉、桂花也有,还看到了一处芭蕉,还有一片不知名的正在绽放的花朵,近似锦带花。沿岛岸走,亦有钓者,少有晨练者。岸边基本没有硬化,但明显铺了一些乱石,因水质较差,水葫芦开始生长,有的已经成片了。这种绿色越多,是不是说明水氧化越厉害?很快就绕岛一圈,重回入口处,那位“渔民”开始在收渔网,每隔30-40厘米便可见一条小鱼在网上扭动。返回到湖边,林荫大道有一叟一妪在路两边相对摆放蔬菜出卖。因为路人少,我走过时,也被询问是否需要?心想他们是否选错了地址?还是因为这里没有城管的干扰?或许还没到当天的人流高峰?真希望他们生意兴隆,以安慰那消瘦、苍老憔悴的面容,真心希望不会出现当前网络上传出的一位84岁老者为补贴生活从香港携带6件毛衣当成走私被抓的情形。我不想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事;身为这样的老者,仍在为生活奔走,坚持自己打拼,不成为社会的负担,不以礼待,晓以法禁?!

回到“青山湖”石刻处,时间尚早,便继续顺时针朝前行,路两旁的绿地更宽阔。路边离水边约5米,由低矮的灌木+草坪隔离。我在想,为何不直接临水建人行道?让人群近距离地接触水域,就像九江的南湖边人行道,隔着栏杆,依水弯延而去,人影随水,相映成趣。想想之后,我武断地认为是因为水质不好,间以近5米的距离,令人水相离,由距离产生朦胧美,不至于直视到变脏的水。继续前行,见一立牌,上述:“禁止钓鱼,违者重罚,落款:(生态水质修复)江西鸿吉生物”。两边明显还有正在整治环境的痕迹,那辆黄色的工程车正停留在那里,岸边还躺着正在等待树立的花岗石栏杆,刨出的黄土正在期待草坪和灌木丛的覆盖。临水而立,秋风起,湖水愁眉皱起,破碎了倒影的,期待不久的未来,绿化美、水澄清…...

2016-11-27汪斌于九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