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庙记

2016-07-30 06:51 | 作者:文生 | 散文吧首发

羑河纪实之六

泰山庙记

文生

羑河之畔的鹤壁石林镇黑塔村东南头,有一座小庙,名曰泰山庙,没有围墙和院子,直立在路上,庙前就是乡村小路,庙左右及后面是民居,为前后相接的两个三间房室,石砖木结构,前室房顶为弧形,瓦是绿色的,后室顶是传统的人字顶,瓦是灰色的,和平常的乡间小庙相比,没有特色且显得寒酸。前室门柱下有重修庙碑,碑上说清光绪年间修庙原因、重新修庙过程及筹划、主持人等。据传泰山庙是在明嘉靖年间始建的。

遥想当年先祖从洪洞大槐树迁移,在羑河之畔安顿下来后,面对的是羑河水经常泛滥、南山上为野狼占据的现实,经洪武、永乐至嘉靖年间数代人的筚路蓝缕,先是开发塬上,继之开发羑河冲积地,人们也从崖畔的窑洞里走出来,在窑洞前的平地上建瓦房圈大院,形成了村落。村民们的生活差别也大,富者高屋大院,贫者草屋败院。

明嘉靖,就是海端所说的“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某年大旱,青黄不接之际,贫穷的人家已有断饮外出乞讨现象,村人因此找村里读过书的以“善其身”称的贤达,众贤达们见之不忍,商议后与村里三老们及富者们聚会,云本是同根生,奈何如此?当有钱出钱,有米出米以救之。三老们说:此言极是。富者们相顾左右后云:当报县上救之。三老们云:报之不及。如今官场油滑,批下来也只能得到米袋里滴落下来的米粒也,不如自求多福。贤达们云:且报县上显民意,再上达于君,多少可减税。富者们云:穷者自当济之以米,然贫者中有力者也应出力也。三老云:何处出力?富者们云:天旱已久,羑河水涸,掘井水亦不济事,庄稼显绝收之象,救之不及,惟待水到来及时抢种也。三老们云:彼时人已逃光,何人来抢种?所谓救人者,实乃救已也。富者中有人云:修龙王庙,或修祠堂。贤达中有人说:已办祈雨仪式,信息在送龙王路上,龙王知我等之心之后还得待机等下雨窗口,因为风伯雷公电母能凑到一块不容易;修祠堂乃一家之举;不若修泰山庙,出钱、出米、出力者可用在一处,雨水一来,亦能及时抢种也。

泰山庙者,供奉道家之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为民众祈福、求子、求财、保平安之神也。建议一出,众人称善,逐策划及修之。捐钱捐物捐米者众,贫者出力劳作,一日二餐有着落,可省一些粮食以济家人,家人虽不得饱,然亦不用去乞讨。泰山庙建造迅速,上梁立柱之日,老天爷忽下大雨,雨停后人们抢种庄稼,村人以为诚心感动上天也。为感诸神之德,村人在泰山庙建成之后,在众乡贤筹划下,于泰山庙四周置义田,义田出租给无地之民,收入用于祭祀、助学、济困、治病等,后数十年又陆续修水利防羑河水泛滥,修造东、西大寺、村门楼、黑玉塔等,一派乡贤治理气象。现代国家,在经济困难之际,常采用加大公用设施建设的方式,以工代赈,增加就业者就业机会,公共设施亦得到修建。就实际操作来看,吾国乡村早已运作矣,我国乡村无数祠堂庙寺观及水利设施大多就是这样修建的。

文生上世纪七十年代读书时,正值视传统文化如糟粕而批判之异常岁月。真正接触传统文化已相当晚矣,且文生也愚,对传统文化也只了解皮毛。《四书》中〈大学〉中的“三纲八条目”,予以为是传统文化之重要精粹也。三纲乃明明德、作新民、止于止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分阶段为: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三纲八条目虽当述而不作求其本意,然亦应作与时俱进的解释。《大学》产生于秋战国时期,是儒家经典,其中治国、平天下者,当以其时的国与天下之含义解之。时国指诸侯之国,天下当指周朝,意思是知识分子应协助王公贵族们治理好自己的封地,同时使王公贵族们尊敬、服从于周王,维护周王的权威。用现在的话说,治国、平天下就是治理好地方,服务于国家,维护国家统一。达者兼济天下,当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义;穷者独善其身,当有齐家、治国之举。然而无论达者与穷者,都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隋唐以来,经济发展和科举制使文人日益增多,然能中举而达者乃少数人也,绝大多数读书人在穷愁潦倒中度过一生,且封建制为郡县制取代,如何体现知识分子中的“善其身”的使命?隐居山林乃消极之举,宋以后儒家主张耕读结合,参与乡村建设,实现地方乡贤治理,具体形式是正常时期以耕读、教育好族人子弟以修身齐家明理;平时维护乡村秩序,非正常时期有办法与民众共度难关以实现治、平。各类家言由此而出矣。

然而乡贤治理可遇不可求也。乡贤的产生比较难,科举自宋明起走向八股,这样的教育使文人中能胜任乡村贤人责任的不多,就是能守成的人也不足,更有甚者以维护所谓礼教而“以礼杀人”。乡贤能正常参与乡村治理,小局面是村里的乡贤们能形成一个集体,达成共识,尊重人性,以乡村发展为重,大局面则有赖于政局稳定。如政治不稳,官吏油滑乃至官场腐败,读书人中轻者采取不合作方式隐居如道家者流;重者参与起义,成为义军中的智囊;更有不成器者,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以乱收税收费鱼肉人民肥已;此刻有人主张乡贤治理,乡人也大多不认同,乃认为是借机敛财也。

虽然传统中国政治晴明时期不多,但乡村贤者如长之流星,虽发光暂,乃能照亮空间,造福后人,且不绝如缕。许多传统乡村,有一代乡贤依势科学规划即可泽润数代后人,惜后人坐享其成而不知其所以,乃至任性破坏。就黑塔村来说,后来者中能守成的也不多,兼有书院功能的东、西大寺已不存在。对村庄老核心区的观察还能看当初乡贤的苦心,村庄依高高的塬地下而建,但与羑河河沿相比,乃在三层梯田之上,大约高于羑河河沿二丈多高,有防水、防盗、防狼和节约用地的功效。泰山庙地处羑河历年高水位之上,提醒村民不可在其下建筑,不料后人因人口膨胀,在其周围陆续建房,加上控制羑河的河滩年久失修,一遇特大暴雨,羑河泛滥,泰山庙也受其害,周围渍涝,虽说多年不遇,水也退的快,但终究是隐患。

今者,中华走向复兴,羑河岸边的乡村,和全国十几万乡村一样,建设小康社会。建小康社会,村看村,户看户,看的就是党支部。受传统文化陶冶很深者,常将党支部的作用以传统乡贤类推之。一个党支部的战斗力,在于党员们能起到表率作用,在于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村民,尤其是乡村贤达、三老和先富者,科学规划,艰苦奋斗,使乡村青山绿水,农业绿色生产,使幼有学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社会安定繁荣,秩序公平正义,青、中年在外打拼放心。羑河一带的村庄和许多乡村一样,除了土地没有其它资源,村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从众乡村贤能中选举好一个村委班子并监督班子,凭人力资本建设美丽家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民谋福,坚持从严治党,方可使村庄的乡贤治理可持续。

我等平凡百姓,如无意外,起码初中以上文化,按过去的说法,是读书人了,应善其身了,因此说善其身是全民性的。善其身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好学习,薪火相传;了解传统,掌握科学;文明礼貌,尊老幼;家风良好,尊纪守法;维护公平,伸长正义;身有所长,勤劳致富;选举贤能,监督官员;共同建设自己的家乡,为中华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余力则热心公益,帮幼扶老;精准扶贫,共同富裕;野人怀土,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从政则心存敬畏,廉洁奉公;勇于改革,敢于担当;为官一任,服务一方;接受监督,胸怀坦荡;致力于中华的统一和复兴。即新时期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昔者泰山庙修造和重修之后,要勒石刻碑以记之,表彰热心公益者,使乡贤及主事者不敢妄为,泰山庙清光绪重修之后于今安然。今天党有好政策,改革开放顺民心;从严治党作表率,科学发展顾长远;一事一议要公开,同心协力建小康;中华复兴中国,口碑刻在百姓心。

泰山庙非常普通,因其实在平凡,故能见微知著,更有代表性。

打油诗一:山村曲幽静,小庙隐古情;人间桃花源,乡贤同心兴。

打油诗二:碧霞积德厚,泰山聚累土;众人善其身,乡贤长延续。

打油诗三:引领在堡垒,初心是根据;乡贤集群力,小康共富裕。

(羑河纪实系列文章均为原创)2016年7月8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