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的诗篇

2016-07-29 19:25 | 作者:星梓 | 散文吧首发

萝卜的诗篇

记得作家莫言有一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此时,我却想起儿时的故乡,想起故乡的父老乡亲,想起故乡在盛播种的萝卜。

早些年,在老家有一句农谚:头伏荞麦,二伏菜。说的就是这最炎热的季节,恰是种菜的好时候。此时最适合种植的蔬菜有大白菜,萝卜等。

我的故乡在苏鲁交界的山岭之壤。一条宽阔的龙王河从沂蒙山脉源远流经到此。自西往东从村后流过,到了村东头则打了弯向南流,再打个弯,就直接流到大海。正是龙王河在村后的这个弯,致使泥沙淤积,造就了村后河北岸上万亩的沙土良田:土质松软,土壤肥沃,水分充足,耕作方便。那一直是村里最喜欢,最得意的土地。村里人最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就是龙王河滩生长的大萝卜。在那里,每年都要种上数千亩的萝卜,这也构成了早年家乡一道煞是耀眼的风景线。历史上此地有一句地方谚语说的是:“石堰萝卜,界首的瓜,青口大姑娘不用夸。”“石堰萝卜”,就是特指我的故乡—石堰村后龙王河滩上长出的大青萝卜;“界首的瓜”,是指距离故乡西去百里外山东境内一个叫界首的山村盛产好西瓜;“青口的大姑娘”,是说故乡的县城里,姑娘有文化、洋气、漂亮。且莫笑,这句谚语,足见故乡的萝卜名气有多大!

龙王河滩上种萝卜,是一项农种,也是一种文化。在我们村,萝卜种植是十分讲究,是一件盛大农事,每一个步骤都是约定俗成的。一般是,麦收后留好土地,深翻茬口,养着地墒,空闲月余。到了二伏天,再翻耕土地,便开始种萝卜。此前,总要积造农家肥,一般是猪粪、鸡粪、牛粪等拌在土中沤,有时还要放些豆饼之类;发酵后再把肥料打碎,这个工序较为轻省,一般由妇女们来做,叫做“倒粪”。“倒”好的粪干燥松软、颗粒均匀,再由村里的壮劳力装上小推车运到地里,播种时均匀撒到土中。

运送肥料耗时费力,是个大工程。那时,河面上没有,人们都要趟过河去干农活。给种植萝卜的地里运送肥料,恰是盛夏酷暑,趁河水小时,一排十几辆甚至几十辆手推车,要趟河运送一天的肥料。河底是松软的沙子,人的力气推不动一车肥的,就套上牛拉,有时是一车一牛,有时是两车一牛。一排送肥的车队,浩浩荡荡,轻松的时候打趣说笑,吃紧的时候齐声喊号子。一趟接着一趟,像一条长龙,有序、紧张,热火朝天,好是气派。推车的男子汉,大多都是戴着斗笠、光着肩膀,后面的人抬眼看前面的人,结实黝黑的脊背下,裤腰往往是汗湿的。实在热极了,就把车子往河岸一停,顺势躺在河水里。可是惬意不可太久,赶不上队伍要被同伴唤作“懒牛”的!于是一条用久了黑乎乎的毛巾在河水里淘淘,就搭在脖子上,继续推车。时值炎炎盛夏,送肥种萝卜,实在是件十分辛苦的农活。好在生产队也很体谅大家,往往买来很多瓜果给予慰劳。一天送肥结束了,有时,晚上也整几道菜,几瓶酒,大家乐呵乐呵,炎热和疲惫都释放在酒杯之间。而白天劳动时讲的趣话,此时酒桌上再加工一番,往往形成精萃动人的乡村文化,有的让人爆笑,有的令人沉思,都是集体的智慧。

龙王河滩上种萝卜要选好天气,天热不怕,太阳暴晒更好,绝对不要阴连绵。一般每年负责播撒萝卜种子的人,一定要是村里公认的人品好、人缘好、威望高、有力气且儿女双全的男劳力。据说,这样的人播种,长出来的萝卜清脆、鲜甜、水分足。要是脾气暴躁,品性不好的人播种——“絿人萝卜辣”,长出来的萝卜一定梗硬,味辣。所以,谁要是被挑选去种萝卜,那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骄傲。

龙王河滩的萝卜田是一道风景。那里的萝卜种植都是成片成片的,上百亩的相连接。播种、生长、收获时都颇蔚为壮观。播种和收获的时候,遍地是人:各司其职、欢声笑语,孩子追逐打闹、大人边劳动边说笑。人多嘴杂,有逗羞人家媳妇挨骂扎千刀的、有说中姑娘心事被求莫吱声的、有偷懒被队长委婉点名的、有干活有了新发现(比如某个萝卜个儿特大)被大家追捧的……场面热烈欢快。而萝卜的生长期,那是一派宁静诗意的美!萝卜地虽是连片的,但在萝卜田四周都要种两米宽的荞麦。一方面,荞麦是紫红的茎,白的花,和青翠欲滴绿油油的萝卜田形成鲜明的对比,交相辉映,仿佛给萝卜天地镶上金银花边。另一方面,也是防止过路行人,随意顺手拔萝卜,起到一个自然屏障的作用。于是,在河岸放眼望去,真的是“风吹萝卜翻绿浪,白花荞麦俏裙边”,生机勃勃,美丽无比!倘若此时一群姑娘在田间间苗或拔草,那真是人在画图中,美不胜收了。我常因此善意的猜想那上罗敷的太守,不但爱美人,也爱劳动的场景和劳动的人民的。当然,那是一厢情愿的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

故乡家家都储藏萝卜。龙王河滩的萝卜,长得匀称,色青泽润,多汁甘美,营养丰富。早年和大白菜是家乡人主要的蔬菜。每年秋天,秋风劲,霜露白,萝卜收获了,每家都要分得上千斤。家乡的农民有在秋季大量贮存萝卜的习惯,或腌制、或窖藏、或晒成萝卜干存放,以备时节家中无新鲜蔬菜时食用。每年秋天各家各户都要在院子内、房屋边空闲的角落挖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土坑贮藏萝卜。贮存萝卜可不是随意挖个坑埋进去就算完事,那也是十分讲究的。萝卜窖子要选在不容易积水的地方;贮存前还必须先将萝卜头削去一层,然后把萝卜头朝上排放在土坑里,撒上一层潮湿的细土;再排上一层萝卜(视窖子大小和萝卜总量,上下可排三四层),最后才用厚厚的土埋好。这样,冬天保暖,萝卜不会冻坏,又有泥土保持湿润,使萝卜保鲜。为什么要将萝卜头削去一层呢?因为萝卜生命力极强,在贮存的过程中见土仍会发芽生长,虽长势不明显,但却足以耗尽其体内的水分。水分被排空后,原本水灵灵的大萝卜会变成糠心萝卜,那自然是不好吃了。萝卜头削掉一层,就能有效减缓萝卜的生长速度。为此,从深秋到初,萝卜窖子还要翻几次,把长出芽子的萝卜用刀再削去一层,覆盖萝卜的土也再搞松软一些。

故乡人人都喜欢吃萝卜。家乡人把萝卜当做秋冬的水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十月萝卜赛人参” 。冬天,繁劳了一年的人们围坐在暖烘烘的炕头上或火炉旁,如果口渴、上火、消化不良,便随时从地窖抠出几根萝卜,切之咀嚼,“嘎吱,嘎吱”, 只要生吃下来,不适很快摆平。邻居串门子,进门招待一块上好的青萝卜,那是热络而家常的;亲戚来走亲,如果饭后再切萝卜招待,那就是把招待工作做细了,相当于城里人餐后水果的意思,足显待客的殷勤。家乡人吃萝卜,都知道青头下二三刀最好吃,分萝卜的把这块给了谁,谁的身份必然很受敬重或喜爱。家乡吃萝卜有多种多样:切条、切片、剁块;可炒、可炖、可凉拌,可烧汤、可煮豆、可包包子做饺馅……据说,萝卜不但含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八倍。难怪故乡人大都长寿,这与长期同萝卜为伴必有联系。

真的怀念故乡的龙王河滩,真的想念故乡的大萝卜了!看不见,吃不到,就把往事想一想,心里也是甜润润,清爽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