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的80年代

2016-07-11 10:26 | 作者:清晨一缕阳光 | 散文吧首发

一阵畅快淋漓的雷阵过后,乌云慢慢的从南边的天边退了过去,天空 一片蔚蓝,快要落山的太阳斜射过来,一弯彩虹架在两边的山头上。巍峨的大山、碧绿的良田、清新的空气。这是一幅画。打麦场变成了集水坑,那些还没有来得急收拾起来小麦和碾场的四轮拖拉机都静静躺在水坝里。中午还在暴晒中卷叶的庄稼苗此刻恣意舒展,晶莹剔透的水珠挂在叶头,闪闪发亮。池塘里青蛙、庄稼地里的蛐蛐儿、树上的小在一阵痛快的冲凉后歌声四起。被阳光爆烤的人们此时因为下雨也放下手中的农活,迎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到池塘里冲洗沉积多天的污垢。夏天的雨说来就来,急促、猛烈!雷声渐行渐远。小河里传来了泥 石流咆哮的轰隆声。

电影队见缝插针,村头小学操场上已经架起露天放映屏幕。刚被雨水浇灭的劳动热情还未退去,电影却又要勾起人辛苦劳作后的精神需求。人对美的追求是吃饱肚皮以后的事情。那个政治宣传、饿着肚皮的年头刚过去,那个不为馒头发愁的时代刚过去,精神上便开始骚动。小伙子们、姑娘们、小媳妇们都忙碌的赶着鸡鸭上架,牛羊入圈。就连往日沉默寡言的中老年们也都蠢蠢欲动,各自盘算着去村头电影场上寻求久违了的心灵上的慰籍。

露天电影,两根高高的杆子上挂上电影屏幕,架起高音喇叭。开映前喇叭里传出来流行歌曲《一无所有》、《甜蜜蜜》、《大约在季》......和最为传唱的《铁窗泪》,山里放羊的、学校上学的、和地里种庄稼的都唱。不知道为什么激动,听这些歌曲就热血沸腾,还没有完全明白很多歌曲的含义,大概因为从物质到精神都经历了长时间的苍白和匮乏吧. 流行,先是新奇,再是泛滥,最后才是吸收传承。现在从那时汲取的也可能只是对生活的热情吧。穷的掉渣,土的掉渣。可记忆深刻!电影演的是《少林寺》,影片里武僧们的武功美轮美奂,李连杰剧中的“能持”两字台词,让多少少男少女心碎,之前的影视作品多偏重于革命题材多显单调乏味,而这部电影给人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片中的牧羊姑娘很漂亮,年少的我们懂得不多,即青涩有朦胧,但是不知哪个情节触动了神精于肢体,那种若有若无,淡淡的情思,却让人很向往。-----懵懵懂懂的恨离愁,那种感觉单纯美好。电影中的李连杰大气、正气,英姿豪爽,演技超越角色,是一代人崇拜的偶像,年少的我也一度向往自己武功盖世、身怀绝技、飞檐走壁、踏无痕行侠仗义走遍天下!

像现在的网络游戏一样迷人的是街头上的台球摊和电贝司“咚嚓,咚嚓,咚咚嚓”的迪斯科的声音。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台球桌,有三五成群的的年轻人在一试高低,着装大概是花格子衬衫,牛仔裤,三角头的皮鞋,留长发,皮带是女人用的红纱巾。即古怪又可爱!可是很流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满大街的人都在装逼,我们当然渴望这种装逼,只是条件不够。

当时的劳动,就是出苦力干活,是农民的主旋律,上山种地,下田割草一样都不能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急切的收获心情让农民们像疯了一样的耕种责任田,

东方微微发亮,我们便准备行头出发。二哥扛着沉重的木犁和农具,我背着水壶和干粮牵着两头小毛驴到山梁上犁地。 绕过弯弯曲曲的山路,人和牲口都有点发热,毛驴哼哧哼哧的,嘴里喷出一股一股的白气。薄雾从山下慢慢的升起,黎明前的山梁上寂静清凉,看不到山下,仿佛置身云端。通常状况是天大亮前便犁地一半以上,等太阳升起,人困马乏,进度也就慢了。我们的分配是二哥赶着毛驴犁地,我拿着锄头挖填被雨水冲出的水坑。

山里的早晨寂静但并不寂寞,在另外一个山头,另外一片地头,有同样和我们一样干活的邻里四舍,隐隐约约的传来吆喝牲口的声音,有时还有伴有地道的陇东民谣或者陇东道情::“石榴开花叶叶黄,我娘嫁我不商量。只说嫁我平川里,谁知嫁我高山上。娃抱三年提笼笼,事办三年没影影。“......

“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高桌子低板登都是木头,走一步退两跷全当没走,有为王坐椅子脊背朝后为的是把肚子放到前头“.....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小鸟儿开始发出婉转清脆的叫声,从这一处飞向哪一处,麻雀群体很大,刚才还在这片地上叽叽喳喳,哗啦一声,又落在了那片地头。天亮了,雾开始从山下向山上弥漫,一个个山头清晰看见,一片片山地上有很多耕地的农民,刚翻开的泥土散发出特有的沁人心底的香气,新土见到阳光,便有蒸汽从地皮上散起,耕地人这时有一种成就感,知道上苍赐予我们这肥沃的大地,她给了我们丰厚的回报。大地很平凡,平凡到我们几乎忽略她的从在。农民很平凡,平凡到几乎无人知道耕地人的存在。我们只是用双手在泥土里抛食。

干完忙碌的几小时,我和二哥吃点干粮然后躺在草地上,看着大雾飘过山头,看着山下公路上的汽车像甲壳虫一样从路的这头驶来,然后又消失在路的那头。村头的炊烟漫过屋顶,飘向被雾清洗过的的蓝天。郁郁葱葱的山川,亮亮堂堂的心情,疲惫会瞬间消失。有时候我们还在草地上追逐刚从草丛里出来的小山鸡,这些小精灵看起来很小,等刚要抓住它的时候,却从脚下窜出一只硕大的大山鸡冲天而去,你惊魂未定,小山鸡却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们很安逸很充实很平凡。正如一个作家所言:“人生就这么平凡。世事纷繁,对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而言,我们只不过为一平凡人物而已,如小草之于烂漫的天,象小溪之于辽阔的大海,更象白云之于无垠的蓝天……毕竟,惊世骇俗者寥若晨星,大多数人,只能走不出平凡,而又乐意在平凡中默默生存。因此,平淡便是我们生活的主流。”感谢我们是农民之于土地。

午间歇息的时间到了,卸了绳索的毛驴互相撕咬着,踢打着,狂放的奔向苜蓿地。对于毛驴来说,不劳动便是自由!驴且如此,何况人乎?我们也休息了,其他田头的乡亲们也休息了。大山恢复了平静,汗水浸湿了衣衫,饥肠辘辘,也是一身轻松。偶尔,会对着空旷的山谷大吼几声,片刻,从山谷里传来几声迷迷糊糊的回音,是那么的寂静和凄凉。天空的雾霾散尽,蔚蓝的天空间或飘过几朵白云。山显得巍峨而高大,每一条小道都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这时候最喜欢一个人在山里的羊肠小道上漫无目的行走。人和山融为一体,因此,知道山上的点点滴滴,哪里长一棵树、哪里有近道、哪里有药草,哪里有野兔......是那么熟悉!

偶尔,铺开衣衫,躺在树荫下,看着一片连着一片的山山梁梁延伸开去,便想,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有着这么一片沟沟壑壑相连的黄土地,又养育那么多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在远方,天地合一的尽头是一条长长的公路,公路的尽头又是什么样子呢?

哦,自由自在的大山深处,多么惬意、安宁、富足!多么宁静、舒心!

干完繁重的农活以后,一如既往的去玩,设想、幻想,曾经无数次的幻想隔壁的那个姑娘就是电影中的那个牧羊姑娘,本人就是那个横空出世的‘觉远’和尚。但是终归不是。每天还是那些不厌其烦的农活。夏天的雷声依然不断,去了来了,来了去了。电影队依然抽空就来。迪斯科依然咚咚不止。

有人说那个年代是迷茫的时代,在应该洒脱的时候承受着沉重和怯懦,封闭又羞怯着,享受着设计师在少年青年时在西方的所见说闻,也享受着脱离政治说教洗脑和饿肚皮。实践着些许阳光和甜头。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个甜头。除了东方就是西方,中国之外全是外国。脑子常出现一些不着调的想法.很闭塞,没喝过啤酒,没看过电视,甚至没吃过大米饭。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家来了一个换大米的,他们以一比三的比例用小麦换了一袋大米,他因为没吃过的缘故,大米饭加咸菜他美美的吃了几天,以后碰见大米饭他都胃痛。他还说,从县城买了两瓶啤酒,结果他喝了一口后大骂他花钱从城里买马尿喝,都笑喷了。赶上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日子。是票证退去的日子,不用粮票可以买饭,不用布票可以穿衣,不用邮票可以打油......离开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衣服不用兄弟姊妹轮流穿。感觉共产主义真他妈快到了。天天乐呵呵的苦逼的活着。任何事物都是新奇的,连街头的爆米花机都是三五成群的围在一块看热闹。

后来,有了春晚、有了《射雕英雄传》、校门口有了小商贩推销的明星剧照,笔记本上也贴上了黄蓉郭靖......,当时的小配角有刘德华、周星驰、周润发、梁朝伟、刘嘉玲等等,后来,再后来他们全成为大明星,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就不会把观看剧作,当时是录像作为自己祭奠青春岁月的一种方式。借助英雄美女,我们把泪水献给了金庸王小波的小说,献给了罗大佑的歌,献给了琼瑶阿姨的故事。还又那部惊心动魄的《上海滩》,都还清楚的记忆着那歌词:

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涛涛一片潮流

是喜是悲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青春啊,在变革中流逝,我们推动了时代的发展,时代也推动着我们前行。如果可回头,便可以封存那些难忘的历史镜头。

苦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