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尽的庐山

2011-09-24 12:13 | 作者:红又红 | 散文吧首发

第一次到庐山,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读大学的时候。那是学校中文系组织到井冈山开展国主义教育活动,到九江后顺便上庐山一游。可惜只待一天一晚,且来的也不凑巧,适逢季,庐山云雾茫茫,十步之内莫辨景物,离开时只匆匆在含鄱口看到庐山的一抹霞光,宛若掀起一角盖头的新娘,惊鸿一瞥却又意犹未尽,留下很多遗憾。直到去年的7月下旬,我到江西采访,终于有时间尽览庐山奇秀了。

(一)

七月的天气,山下是热浪蒸腾,酷暑难耐。可是,一到庐山就给人身轻凉爽的感觉,这里是个闻名的避暑胜地。

我们宿牯岭镇的一家别墅式宾馆,宾馆就建在绿树掩映的山坡上,有些偏远,距离镇中心步行需要半个多小时。

地处偏僻也有它的好处。周围尽是挺拔高大的古杉,遮天蔽日,阳光穿过树隙漏下来,斑斑点点地映在人的脸上。站在树荫下,远眺庐山的美丽景色,赏心悦目。到了晚上,四周一片寂静。清风徐来,在银色的月光下,躺在门前的摇椅上休憩,耳边松涛阵阵,眼前树影摇曳,繁星闪烁,尽享这无边的逍遥和静谧。这时,你的思绪不受任何干扰,可以自由飞翔,恍若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夜深了,在外坐久了,还会产生一阵阵的寒意,让人有些吃不消。

送我们上山的是一位九江的中年出租车司机,十分健谈,也很精明。因常年在九江和庐山奔波接送游客,他对庐山的情况非常熟悉,完全像个非正式的导游。

牯岭镇地处海拔1100多米,因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牯岭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是个山中之城,也是庐山的中心。据司机介绍,大约在1896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来到庐山,他用50块大洋租下了牯岭长冲,又把部分转卖给了20多个国家,然后分别兴建别墅,在牯岭也就有了20多个国家风格不同的建筑。这些风格各异的别墅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掩映在万绿丛中。

牯岭镇区地势落差大,道路崎岖,忽而上坡,忽而下坡,虽不宽敞,却十分洁净。牯岭街最为热闹和繁华,它是一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商店、旅社、酒楼等都掩映在绿荫丛中。白天,薄纱般的云雾在青山绿树、白墙红瓦中缱绻徘徊,缭绕不去,给人一种如如幻的仙境般的感觉。当夜幕降临,整个山城亮起了像繁星似的灯光,我突然想起了郭沫若的那首有名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是多么地像是在描写庐山啊!

在牯岭镇,有一家特别有意思的电影院,就是庐山影院。这是一幢古老的建筑,建于1897年,原为基督教协和礼拜堂,曾经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做礼拜的地方。后来经过改造后用做电影院,取名“东谷电影院”,后来又因电影《庐山恋》改名为“庐山恋电影院”。

这家电影院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只播放《庐山恋》一部电影。《庐山恋》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影片,80年代初我就看过。这部由郭凯敏和张瑜担纲主演的影片,不仅因是“中国的第一部吻戏”而备受关注,“帅哥”、“美女”型的演员也吸引大量观众,而且影片中还穿插有大量庐山秀美风光的镜头,给庐山的宣传起到巨大的作用,由此而卷起了一股“庐山热”的旅游热潮,因此,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五岳,却知道了五岳之外的庐山。据说,从1982年开始,《庐山恋》至今已经播放了两万多场,并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电影事业发达,相比于好莱坞大制作或者戛纳影片,《庐山恋》已是“小儿科”,不再引起人们对它狂热的兴趣,但依然有些中年人来到庐山,仍要走进这家电影院里坐坐,或许是为了缅怀逝去的青岁月,或许是为了不曾忘却的爱情故事。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韶华如何老去,也许只有那些美好纯真的爱情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如陈年佳酿,历久弥香。我依稀还记得影片中的那句台词,张瑜斜倚在草地上,脸上透着红光,她对郭凯敏说:“你真傻!傻得可爱!”想想还是令人心动的。

牯岭堪称别墅园林的荟萃之地,现存有264栋形体各异的别墅,充分彰显了西欧各国的建筑艺术风格。这些别墅多已修葺如故,供游客参观,它们每天迎接如织的游人,静静地述说着曾经的故事,展示历史的沧桑。

在这些别墅中,“美庐”参观者络绎不绝。这幢别墅的第一位主人原是英国女传教士巴莉夫人,她在庐山上有不少的房产,后来她把自己住了30年的这栋别墅赠送给了她的好朋友宋美龄,“美庐”因此而得名。从院子外面看“美庐”,普通平常得根本使人无法想象,这就是当时中国最显赫的人家所居住的地方,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富贵人家随时休假的地方。蒋介石接手“美庐”后,经过了一番小小的改造,种上几株宋美龄喜爱的花,栽上自己喜欢的竹子,选了个吉日,乔迁到“美庐”。原来蒋介石是不想搬迁的,但住了几晚后,他就喜欢上了这异常有家庭情调的屋子。如今,“美庐”在庐山依然是人气最旺的,这不得不承认宋美龄是很有眼光和品位的。

毛泽东后来上庐山,也对“美庐”一见倾心。在中国各地的别墅中,只有这个屋子,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住过,虽然两人政见不同、信仰不同、性格也不同,但都看上“美庐”,也算是在“美庐”上达成共识了。

(二)

几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庐山叠嶂九层、崇岭万仞的气势,也伴生出诡峰不穷、怪石不绝的阴柔之美。这里树木苍翠,涧谷清幽,高山云雾瞬息变幻,流泉飞瀑喷泻如练,劲松古杉漫山遍谷,令人心旷神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大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所写的诗句。庐山瀑布数量之多,气势之宏伟世间罕见,其中庐山三叠泉可谓“庐山第一奇观”。我们从庐山的第二高峰大月山腰拾阶而下,石阶仄窄陡峭,只能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行走,一边是乱石横陈的山涧,一边是危崖罗列的山势,远远就听到了隐隐的瀑布轰鸣声。驻足观瀑亭,仰望三叠泉,泉水从海拔1450多米的高峰倾泻而下,落差155米,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三叠泉抛珠溅玉,好似万斛明珠,晶莹夺目;山风吹来,流水如冰绢飘洒,凌空飞舞。不禁心中回荡一股浩然之气,让人叹为观止。

五老峰是庐山最有名的高峰之一。山峰在岩层垂直节理的打造下形成彼此相连又各自分离的5个峰岭,从不同的角度看去,5座高峰如同5位慈祥的老人并坐在一起,或吟诗作赋,或悠然独酌,或凝神打坐……栩栩如生,让人浮想联翩。它们就像是在日的阳光下,静坐在敬老院门口正在晒太阳的一排老人。

到含鄱口的那天,正遇亚洲小姐竞选中国内地华东地区选拔赛在此举行,平添热闹。山顶上、台阶上、空地上,黑压压的都站满了游人,自然风光和人间秀色汇聚,真是美不胜收。站在含鄱口,视野顿开,心胸郭然,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远看鄱阳湖,水光粼粼,气象万千;眺望大汉阳峰,这座庐山最高峰高耸峻峭,形如华盖。据说,这里是观看日出的最佳位置,在下山的前一天,我们就约定要起个大早赶到含鄱口观日出,可是最终大家起得晚了,也就没有看成。

途中多次经过芦林湖,湖水如镜,犹似一颗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这里原本是庐山最大的屯积冰的谷地,解放后拦坝修筑成湖,供庐山1。3万居民的生活用水。毛泽东生前曾多次在湖中畅游击水。沿着30多米高的芦林大坝往下走,一路是石子小道曲径,在排山倒海般的茂密的杉树林中穿行,几乎难见天日。行走20多分钟,就到达一处寺庙,叫黄龙寺。正对寺庙门前,有三棵大树,一棵是银杏,两棵是柳杉,它们聚集在一起,有“庙堂之宝”的称誉,故名“三宝树”。树下有块巨大的岩石,上面刻有“婆罗宝树,僧昙诜手杆”字样,昙诜是大林寺的创始人,由此推算这三棵大树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庐山的镇山之树了。它们虽经岁月沧桑,但现在依然姿态婆娑,蓊蓊郁郁,形同宝塔。来这里拍照的人特别多,因为树木浓荫蔽日,闪光灯闪个不停。从“三宝树”继续向下行走,也就到了黄龙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我们漫步在如琴湖畔,也不知不觉地随同大诗人白居易走入了花径公园。这里草木繁多,花团锦族,睡莲茵茵,还有茅舍和供游人休憩的花径亭。花径亭中有一横石,上刻“花径”二字,传说是白居易亲手所书。徜徉在花径公园,心中默默吟诵着《大林寺桃花》诗,仿佛是穿越时空,与古人展开一番心灵的对话,自然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庐山的主要景点,每一处都令人流连忘返。

(三)

庐山,总使人一半清醒一半醉。无论是大自然的造化还是历史人物的命运,在此都会有种看不清、猜不着、摸不透的神秘之感。

庐山的云雾如梦似幻。雨后,茫茫云雾漫山遍谷地翻腾,波澜壮阔,青山陷落在云海之中,惟有几座突兀的山峰裸露在云雾之上,像是潜艇在海中游弋;晴日,一袭雾霭在山中盘桓,然后款款飘移,随风而去……庐山云雾犹如一个戴着面纱的女子,使人难识她的真容。

庐山山势崔嵬,危崖层叠;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随形就势,变幻莫测。或似雄狮长啸,或如猛虎跃涧,或似捷猿攀登,或如仙翁盘坐……一个个诡异的山峰,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观,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和遐思。

二十世纪的庐山又变成了一座政治山,政治风云变幻,人物命运难料。蒋介石在庐山住的时间长达8年,那时志满意得的他又岂能料到,台湾才是他的最终归宿。更可叹的是,一生戎马倥偬、忠肝义胆的彭大将军却在这里成了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自然界的风云变幻,给人以神奇的美丽;政治的风云变幻,给人以血与火的考验。对于文人骚客来说,庐山是个灵思泉涌的地方;而对于政治家来说,也许这里是个迷离之地。

庐山是飘渺的,也是真实的;庐山是宁静的,也是躁动的;庐山是休闲的,也是争斗的。苏东坡曾经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来,要真正地解读庐山,深刻品味庐山,还需要跳出庐山,借给我一双慧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