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记忆

2016-05-31 06:37 | 作者:千里马 | 散文吧首发

我是生长于豫南农村,从小对红薯这种食物就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国家看来,水稻、小麦、玉米和土豆是主粮,而在我们中原地区,不生产土豆,大集体时期盛产红薯,自然红薯代替土豆成为主粮,而且成为当家主粮。相当一段时间内,这里流行着两首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泥巴房子泥巴床,泥巴囤里薯干藏,一年四季都吃啥?红薯是宝当主粮”。由此可见,红薯与我们这代人的关系是多么地密切!

我们河南称红薯,是西方舶来品,在我国不同地区又名蕃薯、甘薯、山芋、番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

在我的记忆里,之所以红薯是主粮,是因为大集体时主粮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低,还要交公粮,卖余粮,留种子,其余所剩无几。而我们中原大平原一马平川,最易栽易管易高产的就是红薯,亩产鲜红薯可以上万斤,可以填饱农民的肚子。它全身都是宝,淀粉糖分含量高,人们不但可以蒸煮熟吃,还可以烧红薯、烤红薯吃,薯香诱人。为了改变口味,可以拉红薯丝子、做凉粉、下粉条、吃粉面子。为了易于储藏,可以切开晒红薯干。拿红薯干掺豆面、小麦面可以做杂面条和白面条。为了保鲜,还可以掏地窖把红薯深藏,留作一天天吃。红薯皮可喂猪狗,红薯秧、红薯梗可喂牛驴骡马当饲草,薯干掺豌豆、大麦、黄豆可做牲畜饲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肯定红薯诸多益处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清其另一面,红薯不易多吃,吃多了容易腹胀、烧心,生胃病,不利于身体健康;最不雅的是人放屁多,破坏清新空气,也可以说这是负能量和致命的缺点!

尽管有那么与生俱来不可克服的弊端,但是,为了生存活命,人们还是要年年大面积地栽红薯吃红薯。红薯分春红薯和晚红薯两种,一般春红薯产量高、淀粉含量高,出粉率高,栽种时较之晚红薯所下功夫大。春红薯是由红薯母子经过早春下种,先在红薯园子里和牛驴粪闷在一起,经过一定的温度发烧,把红薯芽子催生出来,然后在园子里育苗,等红薯苗长到有半尺高就要一根一根拔出来,经过剪根须,红薯长出互生四个叶之上,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了。为了红薯长得壮,事先在育种红薯地里上足农家肥,特别是草木灰富含钾,更利于红薯的膨胀生长。然后用牛犁成红薯岭子,“谷”前后再一棵一棵耐心地栽种到自家春地里,还要浇水,保证移栽全苗成活。4月栽种,10月收获。 晚红薯是在阳历6月, 小麦收割以后,犁田冲红薯垄,待雨下大地下透,再从春红薯长长的秧苗上剪枝。一般留两个红薯叶, 半尺左右长,冒雨扦插。经过一一秋的生长,“霜降”过后收获。

大集体时粮食少,中秋8月15日前后就开始刨春红薯吃了。由于淀粉含量高,蒸熟的红薯干面,吃的猛了噎人。而晚红薯相反,含糖量高,蒸熟的晚红薯稀流,手捏着软。正是因为有这些特点,一般春红薯都要切开晒红薯干,晚红薯上地窖,冬藏起来慢慢地吃。那时,我最怕刨红薯干。因为每家都有几个红薯刨子,在一块木板上顶端凹去,其上镶嵌一张锋利似镰刀的铁片,放在高低适度的板凳上屁股坐着它, 右手拿春红薯,像木匠推刨子似的推红薯,一片一片地刨薄;左手捡红薯及时地给右手,手脚要动作麻利,不然的话,右手掌很有可能被刨子弄伤。我学过几次,终因胆小怕受伤没学会刨红薯。每到这时,我的任务就是撒湿红薯干,然后再一片一片摆开晾晒。假若的晴一般三天后红薯干晒干了,就要一片一片地再捡起来。农活一忙,或者是遇上要下雨,那就抹黑也要把晾晒半干的红薯片收起来。假若阴雨连绵,没干的红薯片会发霉,就这也不舍得扔掉,好一点的喂猪,霉透的晒干烧锅,庄稼人过日子比树叶都稠啊!

除了上窖和晒红薯干外,庄稼人想花钱,卖红薯不值钱,可是经过红薯的初加工、深加工就卖上价钱了。初加工是把红薯打成红薯粉,卖粉面比卖红薯贵几倍。深加工是把粉面加工成纯红薯粉条,卖到集市上,更贵几倍,城里人都争相购买。所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呀!

提起加工粉面,还不算难,一人即可。我所知,是把大大小小的红薯洗干净后,经打粉机的机械加工,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可打几缸粉碎的红薯渣。再经过过箩,添水稀释,红薯渣箩上的变成了猪牛饲料粉渣,箩下的经过一昼的沉淀,变成了香饽饽粉面。再晒干可以卖钱花,也可以下细粉(粉条),或者直接用它煎馍吃,改善一下平时的生活。深加工细粉,可复杂多了。首先,这不是一个人的活,必须是集体共同参与;其次,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不然的话,细粉粗细不匀,外观难看,吃着口感差。我记忆中,下粉条都是冬天干的活。先垒个地锅,把水烧开;再把粉面掺水按比例调匀。然后主工匠左手持铁漏瓢,右手用手背捶打小块粉托,下手不间断地给他续粉托,当“啪!啪!啪!”的捶打粉托就会由粗到细下到粉锅烹煮,细长而源源不断的粉条,就会随着另一位工匠用筷子从滚水中捞到冷水中分段冷却,他的下手再接过经清水漂洗的粉条,先后取走挂在事先搭好的晾架上,经过一夜的冰冻再晾干,这时粉条才算正式定型,所以,少说下粉条也需要七、八个人, 这是一项集体分工协作的活动,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要想吃粉条,不是轻易获得,“事非经过不知难”呀!这就是我亲眼所见的最原始的粉条加工过程,现在,估计完全可以机械化大生产啦!

在那个遍地都是红薯的年代,大人们吃多红薯不支饿,不挡饱,干活没力气。小孩子在没有白馍吃饥饿时,在野外,会偷扒集体的红薯烧熟吃,尽管满脸都是黑灰,不卫生,但是,只要能填饱肚皮,也不顾及那么多,还把这种野炊当成儿时的一种乐趣。我就干过几次,后来被父亲发现了,恶狠狠地挨了一顿批后,再也不敢了。不过,改成在自己家烧锅时,雅兴一来,就烧着吃,再也没有挨过父亲的尅了。还有,当大人们冬季下粉条时,我看见他们烧粉疙瘩吃,自己嘴馋,也自觉地跑去帮大人们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大人们看我有眼色,也会烧个粉疙瘩奖赏给我,当我狼吞虎咽粉疙瘩时,仿佛奖励我最啃的猪蹄子,那个粉香味儿,至今回想起来还垂涎三尺呐!

1973年,到了我上高中住校时,每周步行往返60里,都是一支小扁担一头担着生红薯,一头担着红薯干面掺秫面做的馍,这就是一个星期的伙食呀!在那艰苦的年代,正是红薯充当主粮不但养活了我们这一代人,还让我顺顺利利地完成了两年的高中生活,成为家族中唯一的一名高中毕业生这是祖祖辈辈都值得骄傲的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无论是单产还是总产,都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到2000年,我们一举甩掉了解决温饱的帽子,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到了2004年,几千年都要交的皇粮国税从此一笔勾销,种地有国家补贴,买大型农机械有国家补贴,农民看病有新农合可以报销,贫困户可吃低保,甚至60岁以上的农民也有养老金啦,“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现在吃红薯吃杂粮就像是当年吃白面那样渴望,生活完全翻了个,“吃饭讲营养,穿戴讲时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块白面吃全年,兜里不缺零花钱”是当今农民的真实写照!之所以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托共产党的福啊!

红薯作为经济作物还在发挥着调剂生活补充营养的作用,作为主粮它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有伟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以红薯为主粮的特殊年代养育了我,我是幸福的,也是难以忘怀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不忘艰难困苦的岁月,珍惜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永葆艰苦奋斗之本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