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之悟

2016-04-25 06:42 | 作者: | 散文吧首发

生活可以沉重,但生活任何样的沉重,都不应该成为人在地上爬行的理由,要让心灵,让,在心灵的上空,在高天之上,轻盈地飞翔。———题记

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我就觉得旅途其实是一个人的旅途。我见惯了农人辛苦的劳作,目睹了农忙时节挥汗如的收割,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也是一样地挥汗如雨。为走出那个小村,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开始童年孤独的等候,在每一次的夕阳里,静静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开始真正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

不管是离村二里外的乡中学,还是离家四十几里地的高中,以至于后来到北国开始我的大学,再后来,来到大西北,这一程一程里,洒满了太多的汗水。别人玩的时候,自己不能,你得多看些,多背些,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些。当大人们在屋里聊天的时候,就一个人拿本借来的诗书,在灶屋里,借着那木窗,看着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亭。”不懂意思,但对于唐诗,以有了最初的积累。那时候书少,家里又买不起,看的书多是从别人那借来的。一个邻居的小孩,他是新华书店的,常常带回来很多书,每每看着,都很眼馋,巴不得马上能自己拿回家一睹为快。那小孩自己是不喜欢看书的,但喜欢听故事,作为交换条件,我给他讲故事,他的书借给我看,没有故事了,就自己编故事,就这么着,把那小孩家的书基本上看完了。

后来,上了乡中学,每天要跑二里地的路程。别人家可以骑着自行车,我没有,只有走路。有两条路可以到学校,一条是村东头的公路,一条是穿过田野的田间小路,我喜欢走的就是那条田间的小路,去的早的时候,可以在田野里玩一会,看看高远的天空,在麦垛下晒晒太阳。然后等着后来的小伙伴一道,向学校走去,一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哼着《垄上行》,在走过田野后,再穿过一个村庄,再经过后街,就到了乡中学。那儿时澄明的天空,五月金黄的油菜花,返青的麦苗在微风泛起的绿浪,窄窄的小路,村庄里清清的池塘,这所有熟悉的物象,便成为我离开故乡后,最为怀念的具象。

对于远行的概念,也是在那个时候才有的。那一次,家里来了远方归来的堂叔,看看我们家里的情况,在聊天中,给父母建议,家里条件这么差的,别上学了吧,跟我上广东,还能找个活路,混口饭吃,还能给家里减轻一下负担。父亲心动了,但母亲不让,说是孩子能上学,咋着也要让上,这样将来也能有点出息,他们争执不下,我默默地看着,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只好悄悄地出门去,顺着公路,一直往前走,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天已经慢慢地暗下去了,夕阳隐没了最后一抹余辉,我不知道到哪里去,没有任何目标,也没有任何目的。这时,一辆小手扶突突地开过,我听到车上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抬头一看,是同村的一个伙伴,从小一块玩的,他叫司机停下了车,自己下来了,问我为什么天都晚还不回去,我无语,不知道从何说起,他让司机先走了,自己留下来,陪着我,慢慢地走着,在经过一个水渠边上的时候,我们在水渠边上坐了下来,他递过来一根烟,我接过来,点着,抽了一口,很冲的烟味,呛得我一阵阵地咳嗽,我跟他讲了我们家里的事,不知道这件事结果会怎么样。他让我先回去,我真的不想回去,那气氛真的让人压抑,我想逃避,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等我们回去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回到家里,家里正点着灯。父母在我出门后,吃晚饭的时候,才发现我不在,一直等着我回来。最后还是由于母亲的坚持,我的学业得以继续,还能够继续念书,母亲第一次用那样沉重的眼神看着我,我明白那其中的含义,什么都不用说了,我懂,我只有努力,才能对得起母亲那目光里的期待。

上高中的时候,就离家很远了,要到四十里外的镇上去上。父亲弄了一辆自行车,很破很旧,除了铃铛不响,别的哪个地方都响,骑着的时候,又沉又重,很吃力,还没有刹车,需要刹车的时候,只好脚在地上不停地摩擦着,才能停下来。

一直渴望着离开,去远行,去见识别样的人们,在陌生的远方,开拓新的生活,用不断的行走,在生命永不停歇的向上里,为自己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某一处生活的微光里,坚守着生活的信念,为自己,也为我的亲人们,保留着一份新生活的希望,不管生活怎样艰难,都不能没有希望,看不希望的人生,其实心就已经慢慢地开始了最初的苍老,在沧桑里走入了生命沉沉的黑暗。

独特的生活道路,一切难忘的经历,在心里一直无法释怀,那种沉重成为一个心结,埋藏得很深,只在风轻拂的时候,自己悄悄地触摸那依旧疼痛的伤口,在黎明的时候,又悄悄地隐藏起来。这些心灵上的沉重,负载了很多年,日积月累,连自己都不曾察觉,已经堆积如山,有时候几乎让人窒息,当你想倾诉的时候,却发现,这匆匆的人流里,没有会为你停下脚步,静静地倾听你的诉说。

后来,在与一位友人的聊天里,友人说,感恩人世给了你另一种丰厚的馈赠,由于那些独特的经历,你的人生因此而有了厚度,有了质感,那种厚重的质感,让你永远可以看得清自己的路,懂得人生,不肤浅,不脆弱,在生活的夹缝里,象一株植根于崖缝里的小树,迎着风雨,迎着阳光,倔强地向上这对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是很珍贵的。在纷繁的世事里,发现那些闪光的东西,种种的发现里,浓缩人生的真义,不管是苦的还是乐的,不管是悲伤还是幸福,你说你一直背负着一种生活的沉重,一直想做得更好,在心里渴望着成功,你觉得这样才能对得起母亲,对得起关心你的人。其实,一个人是否对得起他和他爱的人,和他是否成功没有关系。好好地活着,乐观地生活着,骄傲地、非常骄傲地地活着,健康地享受阳光和空气,享受你该享受的一切,边走边表达你的发现,一路走一路歌,平安地到达人生的终点,就是成功的人生,这才是你的亲人所希望的。

一个人,生来注定要承受一些生活的风雨,苦难不应成为你沉重的理由,相反倒更应成为你轻盈和阳光的必须。那个年代,人人几乎都历经苦难,于个人而言,从人性的角度而言,我们往往容易放大自己的苦难。就象张爱玲说的: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是的,人应该好好活着,再苦再难的日子都走过来了,人总应该往前走,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迎着满天的朝霞,奔跑。望着窗外的秋阳,忽然有一种走过千山万水之后的解脱和释怀,有一颗悲悯的心,一种经历之后的看透和顿悟,一种放下,一种坦然,更好地行走,努力地生活。

感恩生活,感恩那些苦难的经历,感恩所有让你成长成熟的人和事,人,不能因为沉重而永远在地上爬行。要轻盈地飞翔!轻盈不是轻松和浅薄。是通透,是剔透,是满含感激之心的飞翔,在满怀感激里,释去心灵的重负,向着辽远的地平线,轻盈地奔跑,梦是轻盈的,追梦的脚步也应该是轻盈的。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文学,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这么多年了,一直无法让心静下来,断断续续地写着,断断续续地看着书,但都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静下心来,进行一些文学方面的梳理。当我看完一位友人的文章,对我的触动很深,那一篇一篇的文章,都是很干净的文字,是自己一向所喜欢的风格,淡淡地,却很温暖,浅浅地,却很清澈,温暖温情,象初一股清凉的风,拂过心灵的原野,于是,心灵的原野便透着一种春的蓬勃的生机了。

我真正意义上的顿悟和写作,始于那个秋日的午后。一个秋阳灿烂的午后,缘于那次轻盈的阅读,心河开始慢慢地解冻了,流淌了。生活可以沉重,但生活任何样的沉重,都不应该成为人在地上爬行的理由,要让心灵,让梦,在心灵的上空,在高天之上,轻盈地飞翔。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写说说,慢慢地有了些写作的感觉,卸载一些情感,沉淀一些感悟,记录一段生活,然后再慢慢地整理一些值得记忆的东西,在生命的走过里,留下一些明丽的色彩。

友人说,对一个怀揣文学梦的人来说,写作是渡自己到达彼岸的船。写吧!

于是,我开始校正生命的航船,遥望彼岸,选择了又一次艰难的航程,慢慢地找到了一些写作的那种冲动和动力也有一些表达自己思想和想法后的愉悦和轻松,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看,原来自己也是可以的,还能写一点东西,打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

这个秋日的午后,因了友人的点拨而阳光灿烂了,心通了,心河开了,开始汩汩地向着春天的原野流淌了

我永远都会记得这个晴明的阳光灿烂的秋日的午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