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名士看兼济天下(康有山)——张良陈平与范蠡的比较

2015-12-16 16:30 | 作者:康有山 | 散文吧首发

——张良、陈平与范蠡之比较(副标题)

张良、陈平皆为汉高祖刘邦的得力谋士,在帮助刘邦平定天下、建立西汉王朝的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两人虽在出谋划策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但是,由于他们的出身、思想、经历、目的等方面的不同,所以最后的结局也不尽相同。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初政治家、军事家,西汉开国元勋,史称“汉初三杰”之一。生于阳翟(今禹州市),故居在城南张得乡张得村。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他的父祖都是战国时代韩国的重臣。所谓“五世相韩”,就是张良的父祖先后在韩国的五个君主时代,做“相”。张良在韩国没有当过官,投奔刘邦后,曾封为留候。

陈平(?~公元前178年),西汉阳武(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人。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连媳妇都娶不起),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小时候的陈平因为在里中社为宰,分肉食甚均,很受乡里的称赞。因为陈平的政治道路不是很顺畅的。

两个人在投奔刘邦的目的和过程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张良的目的很清楚,用张良自己的话说:“臣为韩王送沛公”,很明显是报答韩国国君对自己家族的恩德,为韩国复仇。所以曾“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但是遇到了刘邦这样的“言听计从”的明主,自己觉得“沛公殆天授”所以“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没有去投奔韩王的后代景驹)”张良死后谥封文成候。

陈平的过程比较曲折。他先是“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从魏王咎处逃跑后,投奔了项羽。但后来因“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曾用安抚手段稳住了殷国,后来殷国又起兵反项羽)。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又从项羽那里,靠魏无忌的引荐从项羽那里又逃跑到刘邦处。

张良和陈平获取智慧的途径也是不同的。

张良是游到了下邳圯上,受到榖成山下“黄石公”馈赠的“一编书(太公兵法)”成为“王者师”的。而陈平则是“少时家贫,好读书”,就是勤学苦读的结果。

张良和陈平虽同属道家思想体系,但是,两个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很大的。道家淡泊名利、珍视生命的思想促使张良走上了归隐之路。他运用辟谷、导引等道家养生方法自我修炼,达到了超凡脱俗的殊胜境界。

陈平以功封曲逆侯,在临死之前说: “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然其后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原得续封陈氏,然终不得。可见陈平以“阴谋”所招致的“阴祸”是清楚的。他知道“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意为:我这一辈就不行了,也就到头了,也不可能再兴旺起来了)”陈平死后,谥为献侯。

而张良则与之相反,尽是 “阳谋”,下边我们剖析几个事例:

鸿门宴,是刘邦入关后,第一次的风险与考验,也是刘邦生死存亡的第一个关键。这次危机,首先是张良力劝沛公“舍弃宫室、幃帐、狗马、重宝、妇女”等奢侈享乐,还军坝上,避免了军力强大的项羽对刘邦的军事打击。是张良说服了好友项伯,处处保护刘邦、替刘邦说好话。也是他,以重金(金百鎰,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使请汉中地。),宴中,是他使樊哙介入,与“意在沛公”的项庄对舞,保护了刘邦。最后离开时,是张良掩护了刘邦撤退。

荥阳之围,刘邦受困于危城,郦食其为刘邦出计分封六国,以拒项羽。是张良以八大理由劝阻了刘邦,后来以纪信乔扮刘邦替身,刘邦才得以突围。

韩信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稳住了韩信。才没促成韩信与刘邦的决裂。这样的例子,在司马迁的《留侯世家》里有很多。

总之,张良分析、思考问题,注重形势、权衡利弊、具体分析、着眼长远、实事求是。

不搞权宜之计,很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

在“定都长安”、“太子废立”, 黥布谋反、刘邦因病 “欲使太子将”等问题上的分析,都极为透彻。特别能说服人。尤其他的比方“乃令太子将此属,无疑使羊将狼”(意思是让体智相对孱弱的太子当大将,带领那些如狼似虎的刘邦手下的悍将,就像让一头羊带领一群狼一样),说明问题,极为恰当有力。

陈平的计谋,则多是阴谋。

反间计除范增.。项羽之勇,军力之强,刘邦难与争锋。范增出谋划策,是刘邦很大的忌讳。陈平施以反间计。他先是一再向楚营使者宣扬“我们只知范增不知霸王”,还故意问使者是不是亚父(范增)派来的,使者惊讶地说是霸王派来的,陈平马上就做迷茫状,“我还以为是亚父派来的呢”。项羽还真地把范增撵回老家养老去了,范增走到半路就死了,一个著名谋臣,被陈平略施小计就除掉了。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是陈平为刘邦出了“诈游云”的计策,掳回韩信,去其国,贬韩信为淮阴侯。

燕王卢绾反,刘邦下令樊哙以相国将兵攻之。要出发了,有人说樊哙的坏话,刘邦又让陈平传达命令,令周勃代樊哙为将,并下令陈平至军中即斩樊哙头。陈周二人边走边商量说: “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妹妹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而令绛侯勃代将,将兵定燕。

刘邦死后,惠帝命,吕后准备实现自己霸权的目的,欲立诸吕为王,。问丞相王陵,王陵直率说不行。问陈平,陈平说:“可以”。可是到吕后死后,陈平又与太尉周勃合谋,尽诛诸吕,立孝文皇帝,这也是陈平之谋。

陈平为汉王刘邦出谋划策,总是留有很大权变的余地,大有明哲保身的打算,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可见张良与陈平在谋略上,思想与风格等各方面差别都是很大的。

下面,拟和另一位古代的名士范蠡做一番比较。

范蠡,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子少伯。楚国宛城三户(今河南南阳)人。大约生于(前536年——前448年)前后。

范蠡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36年,约于公元前448年无疾而终,享年高龄,接近90岁,他还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

他出生在秋时代的晚期楚国的一个贫寒之家。范蠡出身虽然贫苦,但聪敏睿智过人,韬略奇绝。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史上评论他不亚于诸葛亮。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当国人所了解。

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此后两国结怨,连年相互战伐。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与勾践在夫椒(今太湖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不听范蠡之言,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越国彻底战败。范蠡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前往吴国,献“卑辞厚礼,乞吴王夫差存留越国,旋被扣为人质。他入侍勾践时,忍辱负重,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道理、方法、策略,劝勾践 “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砺而弥坚,君臣同念,共励共勉。

三年后范蠡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施用了“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畔寻访到德才貌兼备的西施,并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深明大义的西施与越国里应外合,与范蠡配合,谱写了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侍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勾践也处处着意,谦恭服侍夫差。到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范蠡还帮助越王勾践成就了霸业,使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最后一个国家。由于范蠡功勋卓著,被勾践尊为上将军。

但是,范蠡并未痴恋于盛名高位,他急流勇退、隐姓埋名,携西施,泛舟五湖(尽管这是西施结果的说法之一,即使这只是一种赴会,也反映了后世人们的良好愿望。现代也说范蠡与西施生一子,曾住蠡湖。亦说范蠡和西施墓在浙江桐庐分水里湖圭峰山腰)。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足够了。他认为“久受尊名,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三年时他又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复归商海。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一带),在 “天下之中”(定陶东接齐、鲁,西临秦、郑,北靠晋、燕,南望楚、越。)是经商的最佳之地。没过几年,因取财有道,又富甲天下,遂自号陶朱公,成儒者经商之鼻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警告文种: “飞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啄,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但文种未能听从范蠡的劝告。不久,文种像吴王夫差对伍子胥一样,被勾践赐剑自杀。

司马迁对范蠡有高度的评价:称其 “三迁皆有荣名”。后人概括他:“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后世赞誉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是十分恰当的。

这三个人(范蠡、张良、陈平),具为古时名士。当然,他们的名望大小、才干高低、学识的深浅、思想方法都不尽相同。

显然,范蠡的学识等很多方面都是最出类拔萃的。

首先,范蠡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其思想的坚定性和意志的顽强性是超乎寻常的,这既是他基本素质决定的,也是他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结果。他在吴国质押期间,所受到的打击和虐待,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都是一般人难于忍受的。但是,他的信心毫无动摇。这就和陈平很不同。陈平因“怕”,“亡魏投楚”,又“亡楚投汉”。而张良抱定“为韩王送沛公”的信念,没有遇到什么波折,也没有受到什么打击。

在选择服侍对象上,范蠡和张良都是看得很准、很确定的(当然,时代背景和所处的环境也很有差异),所以两人都在完成了基本使命之后,选择了离开。他们的原因都是很明确的,即明白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忠臣亡”这个道理的深刻意义和法则。但是,张子房选择的是“从赤松子游”,而范蠡选择的是“泛五湖而经商”,范蠡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做出了有效的延长,这不仅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实现最大化,也使自己的名望和社会贡献发挥到了极致。这也不但说明了他们对自己处境和情势的变化的清醒认识,也充分说明了他们不贪恋“荣华富贵”和“适可而止”的思想与高尚情操。而陈平却做不到,还有文种也因做不到而致杀身之祸。范蠡的高明之处是把勾践的品格看得更透骨、更深刻、更准确、更入木三分。而陈平在临死之前的话,也表达了自己的悲哀与无奈

从出谋划策方面和才干效果上看,张良和陈平的智慧只不过是一时一事地解决问题,只是帮助了刘邦平定了天下,而范蠡的智慧所起的作用是长远的、根本的。由于没有听信范蠡的计策,从公元前473年越国战败投降到公元前222年期间,范蠡不仅帮助越国实现了霸业,而且延长了越国的国祚250多年,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降越君,置会稽郡,越国才算彻底灭亡。而从张良、陈平助刘邦统一中国到更始帝刘玄被杀,西汉的历史总计也不过229年,可以看出范蠡的贡献之大。

三人的后代的情况是“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子共侯买代侯。二年卒,子简侯恢代侯。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弃市,国除。”张良的儿子“留候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范蠡则是生三子,传说少子是范蠡与西施所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仅范蠡的国主义情怀、哀兵必胜、以柔克刚的军事思想是历史上的光辉篇章,同时,也折射出他的政治家的风度。而且他的商品流通、平抑物价、商贸强国的经济思想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意义。他的济贫扶弱,赈济社会“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的思想行为,在中国的中古时代也具有极大的先进性。而这些,都是张良与陈平所不具备的。

康有山2015年12月16日于哈盛和天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