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乡下

2015-11-27 09:17 | 作者:寒心 | 散文吧首发

家在乡下

屈吉平

时光荏苒,转眼我在小城工作生活已快二十年了。在乡下左邻右舍的眼里,我成了城里的“干事的”,可在我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家永远都在生我养我的乡下,它如飞不走的候,每晚都在我的心头歇息。

能走出乡村,是祖祖辈辈父老乡亲的夙愿。尽管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无奈。我在外面的日子有时也很苦很累,有时累得恨不得立刻回到乡下去,永远不再返回城里。

城市意味着富裕、文明、秩序和进步,这里高楼林立道路纵横,酒店舞厅灯红酒绿,漂亮房子一座座、生活垃圾一堆堆。这里天天有眼泪夜有欢歌。听惯了市井街头那些鸡毛蒜皮的争吵,看惯了来去匆匆疲惫的脸茫然的眼,挤进城市的我十分怀念乡下的那些故事

乡下的故事,就像新翻的泥土一样清新。对我而言,那个地方才是我真正意义的家。四十余年的耳濡目染,淳朴的民风让我无法忘却那里的一草一木。怀念露天电影、树荫纳凉和围炉夜话;怀念土墙、老屋,石磨、古井;怀念雄鸡的歌唱、蛐蛐的叫声和蝉的长鸣;怀念躺在软绵绵的麦秸垛上看星星、在荒草萋萋的柿子树下拣软柿子;怀念飞花流莺的自然景致、扭动着细细的软腰在天空轻舒广袖的炊烟;怀念新鲜的果品菜蔬、四季的风声声;怀念泥土和青草混合在一起散发出让人沉醉的芬芳;怀念牛耕人犁、种满目玉秋收遍地金的那片黄土地……乡村是我人生的大本营,也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衣食父母。我相信与我有类似境遇的人,一定也有同样的感受:在城里工作、生活甚至繁衍后代,但心中却老觉得家在乡下。在城市生活,栖居的巢穴只是我们暂时的港湾、临时的栖息地,一如迁徙的候鸟中途歇息。我们都是乡下那个老家放飞的风筝,无论走多远、飞多高,总有一根线在牵着,因为真正的家还是在乡下。

家在乡下,是因为曾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从拾麦穗开始,到割麦、打场、拉粪、犁地、耕作……干过的农活实在不少。当时觉得很累很乏,在长期熬人的脑力劳作之后,回想当年的种种农事经历,回想起自己的农耕生涯,回想起和自然亲密相伴的往昔,反而生出了不少怀恋。特别是在城市里奔波得精疲力尽,让各种被动应付逼得烦躁不堪,还有数不清的信息搅扰得身心交瘁的时候,就巴不得回到乡下,干一段农活,才觉得惬意。

家在乡下,乡下的亲人就成了小城与乡村之间最好的纽带。对每一个来自乡下的孩子来说,美丽淳朴的乡村是他一生的福祉,也是苦生涯最初的受难地。但对我而言,早已习惯春天离开乡下老家,而在夏秋做短暂的回报,去享受那里的阳光雨露和洁净空气的滋润,去帮助年迈的双亲收获地里的硕果,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乡村生活留给我的一个习惯就是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过年阖家团圆更是一年中最大的事。

家在乡下,永远都会生出一份牵挂。我时常惦念着操劳一生、仍在田间劳作的双亲以及被周围新房包围着的老屋,还有那一缕牵动着我的心,我的,淡淡的,长长的,如老酒般的乡愁:父老乡亲在田野里一如既往地点燃希望的火种。和煦的风似纯朴的手指不时地梳理着我的思绪,老屋、场院、古树眺望着远归的游子……或许多年以后,当我这个游子回到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时,我也会体味到古人“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那份苦涩。是的,命中注定,我一生无论在外面漂泊多久,都不会走出故乡的那片天空。

家在乡下,因为那里有我的根啊。双休日、节假日,我都要回到乡下,美丽的乡村对我十分熟悉,久违的气息使我眼潮心热,乡下的一切都使我感到亲切。容貌变了,但不变的是一颗颗滚热的心和埋在心底的纯情,萦绕耳畔的呼唤令我九曲回肠,殷殷的亲情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是呀,家在乡下,乡村才是我真正的家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