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那些人,那些事

2015-11-14 23:07 | 作者:聆听岁月 | 散文吧首发

的季节,城市的天空有些寒冷。抑或加进朦胧令人窒息的雾霾的雾霾,让人喘不过气来。我披了件外衣站在楼里向楼下张望,楼下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戴着口罩提着饭盒好像是买盒饭。她的身体有些单薄,好像刮一阵风就会倒下,右手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估计是她孙女。小女孩穿的也很少,跺着脚,和奶奶说着话,她的红红的小脸透着纯真。看到他们祖孙两个,让我不禁也想起了故乡,故乡的那些人,故乡的那些事。。。

(一)哑姑

在故乡老家的李家村,在村西头住着一个哑吧女人,我们都叫她哑姑。

哑姑命很苦,三岁死了娘。狠心的后娶了后娘,把哑姑丢在了街上。村里一个善良的老奶奶把哑姑抱了回去。一碗小米糊糊粥,早拍晚睡的把她拉扯大,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学,哑姑却不能,因为她的奶奶年纪大了,她要照顾抚养她的奶奶。给奶奶洗衣做饭,等奶奶病了倒在床上,就端屎端尿伺候奶奶。奶奶觉着自己一天天衰老,腿脚也不如从前,就料理了后事,给哑姑找了个婆家。那年哑姑才六岁,做了童养媳。她的婆家是个富贵人家,奶奶认为哑姑嫁到他家不愁吃不愁喝就享福了,奶奶死也闭上眼了。可是奶奶那里知道,她婆婆家的背景。哑姑每天起早贪晚的侍奉小她三岁的“小少爷”,还要做好多好多的活,就像个奴隶一样。哑姑瘦了,每天头发凌乱,手掌也磨出了血泡,磨破的地方钻心的疼。若有半点不周就要遭到她的“小婆婆”毒打。在那奴役般的生活里,哑姑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总将委屈的泪水往肚里咽。。。

转眼,哑姑长成大姑娘。“圆房”的那一天,给了他生命的老奶奶离开了她。红白事交加,哑姑满村子跑着,呀呀的哭着。好像在诉说太多的委屈,却没人能听懂她的语言。她想把心中的话说给奶奶听,奶奶却听不见了。那天起,哑姑她就没了依靠,尽管他有了新家,有了很有钱的家,可是她一点也不幸福,反而常常受到虐待。

一个漆黑的晚,哑姑挣脱了牢笼般的束缚,逃走了。黑黑的夜,她跑呀跑呀,可她还没跑多远,就被追来的丈夫“逮”住了,抓着头发拖回了家。接着又是一阵“噼噼啪啪”的毒打,哑姑的衣服破了,流了血,她昏了过去。。。

好心的邻居将她抬回自己的家敷了药,又悄悄的把她抬了回去。没有人敢说一句公道话,因为他们都怕那家,怕找麻烦,惹不起,只有暗暗的帮一下哑姑。。。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哑姑在苦与痛的的磨练中变得更“坚强”了。她学会了顺从,开始勤劳的维持那个家。

后来,村里闹瘟疫,那从未过她的丈夫,狠心的“小婆婆”都得了瘟疫,花去了家里的大部分家产相继死去了。哑姑给他们办了丧,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人在打她了,她不会逃了,不会呀呀的哭了,她没有亲属,村里人都伸出温暖的手接济她。可过了一段时间,就没了她的消息。她去哪了,没有人知道。。。

少年过去了,哑姑还是没有回来。村庄的人包括我都无能为力,只有默默祝福,哑姑一切安好,,,

(二)二姑奶

不记得那是何年何月,只记得那天有些特别,阴沉的天空蒙了层薄沙,潮湿稀薄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只认为那是个不祥的日子,在乌鸦的怪叫飞走后,传来二姑奶病逝的消息......

二姑奶一生命运坎坷。她有一个闺女,两个儿子,老伴英年早逝。二姑奶含辛茹苦的把儿女都拉扯大,成家立业了。本该享享清福,却被不的儿子赶出了家门,原因很简单,嫌她脏,老了碍事。二姑奶含着泪到闺女家投宿,可时间一长,又免不了闲言碎语的。要强的二姑奶又迁居了。孤身一人进了敬老院。竞管敬老院的生活不像家里那么好,但每天能和那些与他相仿的老年人说话唠嗑,精神好了许多......

每逢秋收过后,二姑奶总步行几十里到我们家串门。善良的母亲从不嫌弃她,象对待自己婆婆一样,给她洗衣服,给她做合口的饭菜。二姑奶的笑容多了,我和姐姐围着她让她讲故事给我们听。慈祥的二姑奶就喃喃的讲起敬老院的生活,她说她的生活很好。每天吃的细粮,有菜有汤,赶上好天气,出去走走,和老人们聊聊天。从二姑奶的言语里,从她胖乎乎的笑意里,看得出来她的确很好。可从她隐约的眼神里也看的出,她也很想家,想她的儿女,孙子孙女,可一切又何用呢?...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二姑奶的小脚,二姑奶的小脚又瘦又小,脚骨高高隆起,脚趾错位。我们追着问她怎么会是那个样子,二姑奶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都是旧社会在造孽呀!”听了二姑奶的话,我的心好难过,认为二姑奶受了好多好多的苦......

临走时,母亲总要给二姑奶拿些吃的。二姑奶什么也不要,只要那腌的咸的无人愿意碰的腊肉,母亲只好包一块给二姑奶,并要给二姑奶打辆车送她回敬老院。二姑奶高兴的揣起了腊肉,抓住母亲的手直往屋里推。母亲明白了,二姑奶习惯了步行,也不再勉强,目送她上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当大红枣熟的落满地,我们一家人就翘首期待,二姑奶的到来。可那一天,那个满雾阴沉的秋晨,二姑奶永远的“失约”了。只有几只乌鸦喳喳的叫着......

二姑奶您就这么走了吗?您走的时候,您想念的亲人都没在身边。您就这么走了,生活在好转,您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喳喳”乌鸦又在叫。我一气之下拾了石子去打,没有打中,乌鸦飞走了,留下空荡荡的枝悬在空中......

(三)飘零季节里的姜丝辣

“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每每听见孩子们哼起这句童谣,都正值姜丝辣开得最火,最旺。还时不时下些秋,给花儿缀满泪。“这些花每年都要开,每年都要谢”这是二娘的声音。这声因整整飘逝了十年,我也在这流失的岁月里,在姜丝辣飘零的季节里默念了十年......

二娘是我家以前的邻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时的她是那么的慈详,那么的平易近人。二娘有个幸福的家庭,儿女已成家立业,孙子也特别招人喜欢。因为老伴在外地工作,家里的活全靠她一人忙活。种秋收,二娘也忙得不亦乐乎。闲暇的日子里,二娘就到我家串门。她和母亲拉家常,还给我们小孩子讲故事。曾记得,天真的我只知道那些故事好好听......

那时,二娘家养了只大黄狗,村里人都怕它。那时的我更是胆小的不得了,很少去二娘家玩。有一次,我放学在家,正坐在窗前写作业,忽然,从院子里飘来一股清香,我不由自主的放下了笔,去寻香源。香味是从二娘家飘过来的,我悄悄的爬上了二娘家的墙头,“呀,好美好美的花呀”我惊喜的喊出了口。这一声可坏了,被大黄狗听见了,大黄狗汪汪的向我狂叫起来,我被吓的从墙头上掉了下去,顾不得揉摔疼的屁股,逃也似的跑开了......

大黄狗的事我只字未提,却时不时当着二娘的面,夸她家的花香,花美。

“你也想栽姜丝辣吧”二娘好想像猜透了我的心思“喜欢就移一棵吧,我家的姜丝辣好栽,易活,一直开到,冬天,遗憾的是,开了又谢......”说着说着,二娘伤感起来。我忙接过话茬“嗯嗯,我一定栽,不过没关系嘛,开了会谢,谢了还会开呀”“是呀,谢了还开”二娘高兴了,可她的眼里却含满了泪花......

姜丝辣在我家落了户,从此,年年开,开了谢,谢了又开。开的好美好香,令人陶醉......

时光在花的季节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溜走了......

就在一个暴风雨后的下午,我和母亲出去,发现外边积了很多水,二娘家的墙被浸倒了。母亲说,二娘家没人,二娘病了,被送到了医院。听了母亲的话,我难过极了......

一天,两天,三天,依旧没有二娘的消息。那墙依旧堆着,墙内被雨水打乱的姜丝辣依稀可见......

第四天,我盼望的一天,我不该盼望的一天,二娘病故了。凄婉的送葬的仪式,撕心裂肺的痛苦把我的心揪碎了。那一天,我吃不下一口饭,只望着那倒塌的墙发呆。弟弟喊我去看花,说又开了一朵。我默默地走到姜丝辣前,抚摸那刚开的小花,泪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滴在花上,花儿哭了,我忙给花儿擦泪,我的眼睛模糊了,花儿变成了纸花,化成了灰,飞了。“不,不,这不是真的”我捂住了脸......

夕阳收回了一线余晖,天暗了......

......

“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童谣依旧,姜丝辣也依旧,开了再谢,谢了还开。二娘也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

一阵汽车鸣笛打断了我的沉思,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子,西装革履,手里拿着公文包。这时老奶奶也领着孙女也回来了,手里颤抖着拿着盒饭。小女孩喊着爸跑了过去,那个中年男子嗯了一声,再也没说什么。掏出几张百元钞票 递给老奶奶。老奶奶接过钱问这问那,中年男子不耐烦的走开了,老奶奶追着车絮叨着。车开远了,风吹掉了老奶奶头上的围巾,老奶奶打了个冷战。小孙女跑过来捡起围巾稚气地叫着奶奶,奶奶苍老的脸上有了一丝微笑。。。

看到老奶奶,就像看到了我曾失去的亲人,看到了小女孩,想起我的童年。真的希望她的慈祥与善良给她带来好运,也祝福老奶奶晚年幸福,祝福小女孩快乐成长。。。。。

评论